《电子报》2008年广告价格




更新日期:2008/10/28 13:27:31

版位
版名
纸张印刷
每平方厘米(元)
指导面积(厘米)
规格提示
价格(元)
1版
新闻言论版
轻涂纸彩色印刷
90
23.5*8
1/4版
16920
轻涂纸彩色印刷
 
9*6.5
报眼
8000
24版
消费版
轻涂纸彩色印刷
60
23.5*8
1/4版
11280
2、23版
消费版
轻涂纸彩色印刷
45
23.5*8
1/4版
8460
3、4、21、22版
消费版
新闻纸彩色印刷
32
23.5*8
1/4版
6020
5-6、19-20版
消费版
新闻纸单色印刷
28
22*8
1/4版
4930
7-10版、15-18版
技术版
新闻纸单色印刷
28
22*8
1/4版
4930
1-24版中缝
 
轻涂纸彩色印刷
40
3*34.5
整条
4140
1-23版中缝
 
30
3*34.5
整条
3100
5-20版、12-13版中缝
 
新闻纸彩色印刷
20
5.3*34.5
整条
3660
 
5.3*17.2
1/2条
1830
 
5.3*8.6
1/4条
910
 
5.3*5.7
1/6条
610
6-19版、7-18版、8-17版、9-16版、10-15版、11-14版,中缝
 
新闻纸单色印刷
18
5.3*34.5
整条
3290
题花广告(除报眼、报眉任一位置,一版须连刊52次)
 
轻涂纸彩色印刷
 
4*2.5
 
600
 
新闻纸彩色印刷
 
4*2.5
 
450
 
新闻纸单色印刷
 
4*2.5
 
400
报眉广告
 
轻涂纸彩色印刷
 
6.5*1.5
 
650
 
新闻纸彩色印刷
 
6.5*1.5
 
500
 
新闻纸单色印刷
 
6.5*1.5
 
450
配文广告
为技术类文章文尾广告,其广告按12元/字收费(不足40字按40字计费)


公司简介:《电子报》社
《电子报》创办于1977年6月。1981年由月报改为半月报(四开四版),并正式通过邮局向全国发行,从而成为国内第一份公开发行的电子技术专业报纸。 

  1982年改为周报;1993年由原四开四版增为四开八版;1995年开始每月增加月末版;1997年再增为每期四开十六版。 

  电子报社现有在编人员27人,招聘人员15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5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6人。报社另聘有特约编辑42人,均为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电子专业工作者。 

  《电子报》虽为地方科室级专业小报,但发行量(含年度合订本)保持在80万份左右(最高纪录为100万份)。四川省报刊发行局曾多次在有关发行工作会上把《电子报》誉为省报刊中的“拳头产品”,在全国100多种电子类(含电脑类)报刊中,发行量亦居前茅。这对于一个地处内陆省市的地方小报来说,的确算得上是一大“成功”。但可贵的是,职工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宿感强,团结互助好,干群关系融洽,较重视远期利益,这些都有利于加强科学管理,有利于长期稳定发展。 

  《电子报》在经营项目、业务、工作成果等方面,曾在中国电子类报刊产业界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例如: 

  1《电子报》是全国第一份公开发行的电子技术专业报纸。创刊于1977年6月,公开发行于1980年10月;6年后国内始有其他电子报纸出现。 

  2《电子报》是全国“缩印增补式”报纸年度合订本的首创者。1983年编辑出版“缩印增补式”《1983年电子报合订本》,迄今已连续出版发行15年。近年,全国已先后有11家电子类报纸以这种模式出版发行年度合订本。 

  3《电子报》不仅是四川省所有报刊中出省最多的报纸,也是全国100多种电子报刊中发行量(含邮局期发量和年度合订本)最大的专业媒体之一。邮局最高期发量为57万份;年度合订本最高发量为75万份。其中,93%发行省外,故四川省邮局称《电子报》为报刊中出省的“拳头产品”。 

  4《电子报》是全国报刊中开展电子制作有奖竞赛最早和最多的新闻媒体。从1982年2月率先开展“全国电子爱好者十大专题制作有奖竞赛”以来,迄今已先后开展了40多次项全国性竞赛,对推动我国电子技术的普及与提高功不可没。 

  5《电子报》是全国所有新闻媒体中举办全国性电子技术交流会暨产品展示会最早和最多的媒体。自1983年3月主持召开全国“首届卫星电视接收技术交流暨样机展示会”以来,至今已先后主持召开过30次类似全国性大型会议。其中,尤以“卫星电视接收”和“国产音响”的展示交流会最具规模和影响。 

  6《电子报》是全国电子报刊中第一家实施“多元化”战略的报纸。在创办“系列报刊”方面,除《电子报》外,于1984年至1985年间,先后创办了《电子天府》杂志、《软件报》、《实用电子文摘》杂志(现更名为《实用影音技术》)、《电子信息》杂志(内刊)、《青少年电子报》(内刊)。在“多种经营”方面,除广告业务外,从1983年至1989年间,曾创建了“电子图书编译委员会”、“电子专利咨询部”、“电子科技成果商品化研究所”(1986年工商局批改为“成都市电子技术研究所”)、“周末电子科技茶座”、“《电子报》信息咨询部”、“电子书报刊联合发行中心”、“电子书屋”、“《电子报》电子元器件服务部”等。其中,尤以电子图书编译业务最具规模和影响。迄今,已先后编辑出版电子图书五六十种,总发行达百万册以上。 

  (一)报刊业务方面 

  电子报社现在主要拥有《电子报》和《实用影音技术》杂志两大媒体,都是国内同类报刊中发行量最大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报刊。 
  《电子报》:属普及为主、兼顾提高的实用性电子技术专业报纸,技术难度中等偏下;读者定位,以广大电子爱好者、家电维修人员、中初级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电子产业营销人员等为主;重点版面内容:各种家电实用维修技术(重点是影音产品维修)、电子制作、音响和家庭影院技术及其发烧技巧、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网技术、电子新闻及商品信息等。 

  《实用影音技术》:属技术为主、兼顾“发烧”的中级技术杂志;读者对象:以中高级影音发烧友、影音技术人员、影音营销人员为主;重点栏目及文章内容:国内外名机评析、国外影音实用技术、名机电路剖析、玩机及摩机心得、名碟欣赏、影音业界信息、争鸣讨论园地等。 

  (二)电子图书编辑出版方面 

  由于《电子报》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图书营销策划能力较强,加之发行量较大(即图书宣传能力较强),故《电子报》所编辑出版的图书,总是较为新颖实用和畅销。 

  1优等稿酬征集实用电子技术图书,特别是影音电子产品维修技术图书。 

  2愿与名优国产家电品牌企业,联合编辑出版旨在提高企业和品牌知名度、改进售前和售后技术服务的维修技术系列图书。现进行编辑的“系列图书”有:“全国名优彩电维修技术系列丛书”、“全国名优激光影音产品维修技术系列丛书”、“全国名优音响维修技术系列丛书”、“全国名优家电维修技术系列丛书”。已经出版系列丛书分卷的企业有:长虹集团、康佳集团、熊猫集团、牡丹公司、新科公司、万利达公司等。 

  (三)承接电子新品推广策划和广告宣传策划业务 

  电子报社具有优良的新品推广和广告宣传的策划能力和成功经验。尤其在音响器材和家庭影院系统的推广和宣传策划方面,更具有强大的优势和条件。除拥有一报一刊的宣传优势外,还拥有标准影音视听室、会议大厅等物质条件,另外,更团结有一大批全国著名音响专家和资深发烧友。 

  近两三年内拟开展的重大活动有:1国产音响器材新品发布会;2国产影音器材专家评赏会;3国产家庭影院系统最佳配套评析会;4国产影音器材在性价比上向进口品牌进行对比的“挑战赛”;5音响器材和影院系统的企业品牌展示会。 

  发展规划及其社会需求: 

  电子报社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往多元化和集团化的电子媒体发展。2000年前发展规划中的主要项目是:1筹建国际互联网上的“影音发烧(专业)网页
联系方式:
该公司其它媒体
·《电子报》2008年广告价格
·《电子报合订本》2008年广告价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