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是早些年咱们国人最熟悉不过的汽车广告词。丰田汽车是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汽车制造商,常年稳坐世界汽车销量前三,有时候甚至还能登顶榜首,成为业界龙头。比如在过去的2021年,丰田汽车全年的汽车销量达到1049万辆,是当年全球唯一年销千万辆的汽车集团。 那么这样的一个汽车巨人,到底是如何开始的呢? 1867年3月19日,丰田佐吉降生在静冈的一个普通木匠家庭。那时候的日本手艺人远没有今天这么讲究,属于是社会的最底层。所以丰田家并不富裕,佐吉刚小学毕业就辍学回家跟着父亲学起了木匠手艺。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佐吉虽然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但却由此开启了新的人生。 佐吉的家乡盛产木棉,所以很多家庭都把织布作为副业,佐吉家也不例外。佐吉的母亲每天除了要下地劳作外,还得要抓紧时间挂机织布贴补家用。佐吉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到母亲每天这么辛苦非常心疼。尤其是在辍学之后,更加意识到了父母的不易。所以他一直都希望自己能想出办法,帮助母亲分担一下。 当木匠的都有一双巧手,佐吉也不例外,平日里没事就喜欢鼓捣手里的工具,搞搞小发明。所以佐吉选择从织布机入手,想要通过改进提高织布机的效率,来减轻母亲的负担。 带着这个想法,佐吉猫在谷仓里鼓捣了很多年,也请教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嘲讽后,他终于在1890年弄出了自己的改进版丰田手摇木织机,把双手织布简化成单手操作,一举将织布效率提升了近5成。 佐吉的发明得到了国家的认可,那一纸来自日本特许厅的专利书打了所有人的脸,自此没有人敢瞧不起这个小木匠。而且发明手摇织布机之后,佐吉的人生还迎来了一个小高潮,他甚至靠着这项发明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小工厂,摇身一变成为了小老板。不过对于佐吉而言,这仅仅只是他辉煌人生的开始。 当时佐吉的手摇织布机虽然高效,但始终还是需要人力驱动,效率瓶颈非常明显。对于自己发明的缺陷,佐吉显然是不满意的,他想要的是完全解放双手。于是他又花了6年的时间,于1896年鼓捣出了用柴油机当动力的木铁混制动力织机,这是日本国内的第一台动力织机,可以由一名挡车工同时照看3至4台机器,使劳动效率提高了20倍以上。 而就是在这一年,佐吉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儿子——丰田喜一郎。只是此时的佐吉可能想象不到,他们家的这位大儿子会在几十年后,将丰田家族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丰田佐吉在动力织机问世之后,事业迎来高速发展期,投资合作的商人几乎踏破了丰田家的门槛,甚至连三井财团这样的日本商界顶流,也对佐吉非常看好。而佐吉则是不骄不躁,继续专注于自己的发明。在此后约三十年的时间里,丰田佐吉接连推出了自动换梭装置,环状织布机以及著名的无间歇换梭式G型自动织机等诸多发明。 其中G型自动织机在当时已经是做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连英国普拉特兄弟这样的行业龙头都眼馋不已,一个劲的请求转让专利。 1926年,丰田自动织机制造株式会社成立,标志着丰田家族正式扬帆起航,而丰田佐吉也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日本纺织大王。直到今天,丰田自动织机株式会社都还是全球顶级的织机制造商,许多产品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 那么丰田一个搞纺织起家的公司,又怎么会和汽车扯上关系呢? 1930年,丰田佐吉去世,享年63岁,丰田家族的担子落到了长子丰田喜一郎的肩上。按理来说,丰田喜一郎此时应该是子承父业,将丰田家族的纺织产业发扬光大。不过丰田喜一郎对于纺织这个行业实在是不太感兴趣,他想要来点更具挑战性的东西,比如说汽车。 事实上,丰田喜一郎作为家中长子,长期都是被当做接班人培养的,就连上大学也是选的和家族事业相关的机械制造专业。而在大学毕业之后,他更是直接进入到了家族公司培养履历,为日后的接班做准备。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丰田喜一郎应该是板上钉钉的纺织大王二代目。然而一场出国考察,却改变了这个年轻人的一生。 1921年,丰田喜一郎被父亲派到国外学习考察。在近半年的时间里面,他接连走访了旧金山、伦敦、马赛以及上海等城市。在见识到国外先进纺织技术设备的同时,丰田喜一郎也逐渐接触到汽车这种交通工具。欧美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使他受到强烈震撼,而汽车更使他热血沸腾。 当然起初丰田喜一郎对此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搞好家里的织机厂才是正事。毕竟在当时的日本,汽车制造还是一个十分新鲜的行业,街上连汽车都看不到几辆,更不要说去造汽车了。然而在上世纪2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福特和通用两大汽车巨头的先后进军日本,日本的汽车产业开始活跃了起来。 看着街上越来越多的汽车穿梭,丰田喜一郎逐渐回想起了昔日出访英美所看到的车水马龙的盛景。此时的他十分确定,汽车将会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主流,有着比纺织行业更加宽广的市场。 于是丰田喜一郎下定了决心,他要进军汽车行业,为日本造出属于自己的国产汽车。当然想法虽好,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毕竟丰田喜一郎这属于是半路出家。一个搞织布机的突然去转行造汽车,而且还是去从事一个自己压根就不熟悉的行业。 要知道当时在日本造车不比咱们现在国内玩新能源,随便挂个招牌就能出来割韭菜。那时候日本的汽车产业刚刚起步,大量的技术配套都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丰田喜一郎这边几乎是一片空白,怎么看都不是太靠谱。 好在父亲丰田佐吉是个开明的人,压根就不吃日本传统手艺人万世一系那一套,毕竟自己当初也是从木匠转行成了发明家。所以对于儿子这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丰田佐吉不仅没有反对,反而还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为了能让儿子有着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汽车研发上,他甚至在1929年转让了G型自动织机的专利,让英国普拉特兄弟捡了一个大便宜。 在父亲的强力支持下,丰田喜一郎得以顺利开启了自己的造车之路。但比较可惜的是,丰田佐吉去世得早了一点,没能给到丰田喜一郎足够的保护。 当初丰田佐吉去世后,由于丰田喜一郎转行去玩起了汽车,织机厂的事业就落到了家中女婿丰田利三郎的身上。这位来自三井财团的兄弟加妹夫,相比于丰田佐吉就要保守许多了,他不愿意把钱投到一个看不到太多希望的项目上。作为上门女婿,他认为能够守住岳父留下的家业就是自己最大的成就。 所以他并没有给予大舅哥太多的帮助,仅仅只是拿出了一间仓库的角落给划作汽车研制的地点。不过喜一郎也并没有太计较,毕竟搞技术的理工男在这方面永远斗不过打算盘的商人。1933年,随着丰田汽车事业部的成立,丰田家族算是正式拉开了汽车生产的序幕。 丰田家造车也是从山寨开始的。当时喜一郎还专门购买了一辆新的雪佛兰作为样车,然后他和自己的团队通过反复的拆卸和重新组装汽车,逐渐去了解和熟悉汽车的制造过程。 最终在1935年的夏天,喜一郎的团队造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原型车,名为“A1型”轿车。在这款车上我们能看到许多老牌汽车制造商的影子。比如发动机是基于雪佛兰设计,而底盘则是复刻自福特,至于外观造型则是走的克莱斯勒的流派。 当年8月,继“A1型”轿车出炉之后,喜一郎和他的团队又很快推出了G1型卡车,部门的流转开始逐渐步入正轨。到了1936年,随着汽车制造商的授权许可到手,丰田汽车也正式开启了量产,并于年代实现了量产车的下线,接下来便是销售赚钱了。 看到喜一郎的事业蒸蒸日上,丰田利三郎不知是出于嫉妒,还是真的保守,他依旧不太支持汽车部门的发展。但对于喜一郎而言,此时正是事业的上升期,需要加大力度投入,各种卖地建厂搞生产。只有汽车的产能上来了,自己才能在市场上拥有冲击力。 由于存在分歧,妹夫和大舅子之间也逐渐产生了矛盾。既然始终尿不到一壶去,那就只能是选择分家了。最终在1937年,喜一郎选择将汽车部门从织机厂分离分离,成立了单独的丰田汽车株式会社,专注于汽车制造。丰田汽车从此踏上了自己崭新的历程。 喜一郎这下算是彻底自由了,然而这单飞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当时来自大洋彼岸的经济大萧条正在无情地摧残着日本的经济,所有人都在捏紧钱包过日子,没有人愿意花钱买汽车。惨淡的市场让丰田汽车公司陷入了资金荒,厂房建不起来,设备买不进来,各种生产的原材料更是异常短缺,公司运转陷入停滞。 开门的这一手当头棒喝,算是打了喜一郎一个措手不及。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就选择放弃,而是拿出自己所有的家底继续强撑。而就在他快撑不下去的时候,来自军方的一纸订单,给了丰田公司存活下去的希望。 当时日本已经开启了战争模式,在东亚范围内各种搞事情。而为了供应战争需求,日本开始在国内加大对制造产业的扶持,将丰田公司纳入了军需工业品生产商行列,主要从事军用卡车的生产。这里面军方原料订单一把抓,工厂只管躺着挣钱就行。 凭借军供体系带来的红利,丰田不仅满血复活,还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有数据显示,到1937年为止,丰田汽车的中产量不过才四千出头。但到了1940年,丰田汽车的年产量却达到了1.5万辆。 然而战争终究是要结束的,随着1945年日本的战败投降,丰田汽车公司也过完了躺赚的舒服日子。战后的日本是一个烂摊子,经济崩溃,物资短缺,民众连吃饭都成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丰田汽车自然也是举步维艰,每天都在承受着巨额的亏损。 为了把厂子维持下去,丰田喜一郎选择通过裁员以及像财阀银行借贷这样一种开源节流的方式,来补充公司资金上的缺口。然而财阀们的钱不是白借的,而被裁员的员工也不是好打发的。 最终在1949年,丰田汽车终于扛不住了,不仅爆发了丰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会组织罢工,还遭到多家债主上门逼宫。内外交困之下,丰田喜一郎不得不辞去社长职务,交出丰田汽车的控制权。 虽说丰田汽车这下算是保住了,但它已经不再属于丰田家族。而作为丰田汽车创始人的丰田喜一郎也因此而备受打击,在退休两年后黯然离世。当然了,对于丰田汽车而言,或许这又不算是一件坏事。毕竟各大财阀银行们的加入,能够给到丰田汽车更为坚实的经济基础。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是资金缺口。 丰田喜一郎退休之后,石田退三成了丰田的新任社长。比起丰田家的男人,这个“外姓人”的运气似乎要好上许多。他这边刚刚上台,就碰上朝鲜战争爆发,昔日的军供红利再度袭来。这场被丰田人称为“上帝礼物”的战争,给丰田汽车带来了大量的订单,瞬间翻身农奴把歌唱。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丰田汽车便扭亏为盈,再度焕发荣光。 当然石田退三这个人不单是运气好,作为丰田佐吉的得意弟子,他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比如他曾为丰田制定生产设备现代化的五年规划,为丰田汽车整体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比如立足于自主研发的“国产车”方针,更为后来丰田汽车走出国门提供了保障。 总而言之,石田退三是个全能人才,对外能够抓住机会,合理有计划地进行开拓经营。对内能够团结大众,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伶俐才智。有着这样一个出色的领导,再加上良好的外部环境,丰田汽车自然是无往而不利。 1961年,石田退三从会长位置上退休,但他却把好运留给了丰田。当时日本的经济已经完全恢复,正在经历史上最为迅猛的经济增长阶段。而丰田也趁机搭上了这波快车,好好享受了一把时代的红利。 到了1971年的时候,丰田汽车的年产量已经高达200万辆,名列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世界各地都设有丰田的组装厂或合资厂。许多当前咱们所熟知的车型,比如什么陆地巡洋舰、科罗拉、皇冠、花冠等等,在当时就已经是风靡世界的爆款了。 当然盛世之下总会潜藏着危机,没有人会想到,就在丰田汽车开始高速发展的时候,一场席卷全世界的资源危机即将来临。 1973年,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缘故,以沙特为首的中东石油国家宣布石油禁令,以此来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全球油价因此而大涨。这对于石油资源几乎全靠进口的日本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果不其然,日本经济很快就遭遇到巨大冲击,二战初期那种恶劣的通货膨胀再度袭来。而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为烧油的汽车买单的。对于丰田汽车而言,二战之后的崩溃,似乎即将再度袭来。 不过幸运的是,此时的丰田汽车有着一个十分优秀的掌舵人。他叫丰田英二,是丰田喜一郎的堂弟,于1967年接班猝死的中川社长执掌丰田汽车。丰田英二是一个十分有才能的人,他能够坐上这个位置不是因为他姓丰田,而是凭借自己的出色能力和业绩。 面对这次石油危机,丰田英二抓住石油资源的有限性,打了一手漂亮的“节能”牌。让汽车尽可能往节省能源,降低成本的方向上靠。在现代社会中,汽车终究是一种必需品,很多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这东西。而在石油资源压力巨大的现实环境下,丰田的“节能车”自然是更具吸引力的选择对象。 最终丰田汽车不仅成功在石油危机中打开局面,还化劣势为优势,从众多汽车厂家中脱颖而出,由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甚至从90年代开始,丰田还成功攻占了北美市场,和福特通用这两大巨头一较高下。 想想半个多世纪前,丰田公司还是一家纺织厂的时候,福特和通用把汽车工厂开到了日本,霸占着几乎整个日本的汽车市场,又怎么会想到自家老巢居然会被日本给端掉? 当然被丰田支配的不仅仅是北美,90年代丰田汽车的分公司就已经遍布世界各大洲,不管是经济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到欧洲、北美以及澳大利亚这样的经济发达国家,都能看到丰田汽车的标志。 很明显,又一尊制霸全球的汽车巨头出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