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去台湾,当地有很多美食,凤梨酥便是其中一味。凤梨和菠萝其实差不多,但口感更好,没有菠萝的入口之涩,也容易削皮。菠萝需用盐水浸泡去除里面的菠萝酶,否则会刺激口腔黏膜,吃多了嘴巴会痛,凤梨就没有这种顾忌。 凤梨通常个头要大,三四斤一个的很寻常,切成块足足一盆,虽说粗纤维利于消化,结果却是吃上个几块已经有了饱腹感。水果切开后为保持营养和口感,必须要尽快吃完,吃不了的即使放冰箱密封冷藏,如离根之花,终究是失了颜色。于是,熬成果酱是很好的方法。我想大概台湾人做凤梨酥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台湾传统的凤梨酥是冬瓜馅和凤梨馅混在一起,讲究点的就用纯凤梨,即所谓的土凤梨酥。制作点心,口味和成本都要考虑,难免会有添加剂,比如加了明胶或者色素之类,馅料看起来晶莹。这几种我都吃过,便宜点的口感更像饴糖,甜得有些腻了,馅料打得很细,基本尝不到凤梨的味道。土凤梨酥要好上很多,用料也实在,当然价格也水涨船高。有名的“微热山丘”凤梨酥小小的一块,吃到嘴里,看到价格,总觉得差了点意思,或许就是信价比带来的心理落差。 凤梨酥也不难做,买来的凤梨,切成小丁,放不粘锅内小火熬,加麦芽糖,熬的水分蒸发粘稠变色,能闻到凤梨加热成熟之后特有的果香。这样熬出来的凤梨馅果肉并不细腻,有颗粒感,吃时偶尔会有果肉块,属于质朴实在的感觉。套用一句广告语:凤梨酥,是真的凤梨酥哦,里面有果粒耶!一边说一边咬到一块,还扯着丝,真真切切。 人就是这样,没有的时候都能凑合,一旦吃到好吃的,原来的便弃如敝履,再难提起欲望了。我自打动手做了纯凤梨酥,对各种正宗非正宗的凤梨酥牌子,没有多看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