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实践基地开展活动 来自温州媒体界、设计界等20余位专家探讨人才培养 日前,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学生蔡舒娴在“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获平面广告类金奖,学生周雨潇获铜奖。再加上此前学院获得的“2021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一等奖,能将这些奖项收入囊中,与温州商学院高质量人才培养息息相关。 日前,来自温州媒体界、设计界与温州大学、温州理工学院的20余位学界专家齐聚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针对新闻传播学和设计艺术学各专业人才培养展开热烈讨论。 将设计与商科融合 让学生浸染温州非遗与设计艺术优势,培养既有艺术禀赋又有商业创业创新精神的特色应用型设计传播人才,是温州商学院人才培养“艺商融合”的一大亮点。 会上,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胡文超教授认为,温州商学院设计学科的人才培养将设计与商科融合,课程设置具有前瞻性。高级工艺美术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徐志通也提出,传统工艺在面对创新的同时,“回归传统性”也是业界的一种新趋势,温州作为“百工之乡”,需要有更多的设计人才将温州传统工艺文化发扬光大。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黄良齐博士指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是“规定动作”,在落实实施国标的基础上,温商院的“商科 传播”特色应得以凸显。 “艺商融合”的培养模式,也体现在该学院的专利成果上。仅2021年,学院发明专利授权23项,实用新型专利102项,发明专利实质性转让8件。内容包括时钟、老年人用拐杖、散热型景观灯、铜器的加工方法、新能源指示牌等。 此外,学校也积极将温州非遗与设计艺术相融合。以工艺美术专业为例,学校引入温州市瓯塑项目非遗传承人张红姬、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叶小鹏等专家,学生在校就可以上到大师课,对引导学生产生专业兴趣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 将实践基地引入校内 温州市委网信办网络传播处处长吴烨认为,新媒体技术驱动下的新闻传播实践发展迅速,新闻传播前沿课程需要面向未来;温州商脉遍布全球60几个国家的同时也带来国际传播实践特色,在温高校应充分利用其优势拓展产教合作;直播基地、抖音电商产业园区对直播传媒人才的需求缺口大;亟须对网络热点有把握能力、有项目策划能力、会讲故事的文案能力、新媒体产品生产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温州商学院在产教融合方面下足功夫,将不少实践基地引入校内。去年9月,浙江之声高校记者站落户学校,依托这一实践人才培养平台,由新闻传播学三个专业的在校学生负责采写和制作的发生在各大高校的新闻,通过浙江之声及浙江广电集团的多个新媒体平台进行发布,让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到实练感。还有像面向地方产业的设计、传播融合培养的瓯海眼镜数字化设计与传播中心,面向教学实践、科研人才培养的新华网无人机学院温州基地等。 会上,浙江广电集团温州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李晓华列举温商院在校学子在“浙江之声高校记者站”实践中直接进到会场采访的实练感悟,指出新闻传播学科实践属性的重要性。温州都市报副总编、高级编辑刘旭道提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要建立真正的“强链接”,可尝试“精讲理论”与“大讲实践”结合的课程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积极与周边的特色小镇合作,让实践项目进到课堂。像与盘云谷文化艺术村搭建劳动教育基地,建立温州市景观设计师协会实践基地,与瓯窑小镇合作等。 为文化温州建设输送更多人才 未来,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将在学界业界专家的专业建议基础上,将设置更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全力打造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为文化温州建设输送更多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秉持课程思政之本,汲取温商精神之魂,精准培育传媒与设计艺术各专业金课,夯实文化温州建设后备人才的精神内核,以传媒与设计艺术所特有的可见性、展现性与公共性建构具有精神想象力与大众影响力的文化温州形象。融合多样态艺术品质、跨学缘设计元素、智媒体塑造手段、沉浸式传播路径,搭建文化温州的多维时空展演格局,以传媒与设计艺术所赋予的深度感受性、情感性与连接性建立文化温州的独特品格形象。根植文化温州基因,让传媒与设计艺术人才在未来大有作为。(通讯员 闫欢/文 图片由学校提供) (来源:温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