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结婚是人生大事,可同样结婚前需要准备的东西也不少。 远的不说,就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父母他们结婚,标配是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 然后到了八九十年代就是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了。 而到了21世纪,什么电脑、房子、车子、盛大婚礼......这些都进入了结婚必需品,也就是结个婚成本变得越来越高。 当然除了这些东西,还有一样东西也会特别在意,就是金银首饰。 只不过像六七十年代,那时大家条件都差不多,对于这些装饰品也就没有特别的欲望,毕竟可以戴的机会也不多,所以基本也都是家里老一辈传下来的一两件小东西。 可随着大家生活条件好了,除了生活必备,一些外在装饰品就越来越被重视。 中国人之前都是黄金、玉石、珍珠这些,特别是黄金,会有各种花里胡哨的款式,金器准备多少也就代表对这门婚事的重视程度。 毕竟黄金是硬通货,从古到今,它的价值一直是稳定的,有着保值的作用。 可随着改革开放,国外的一些新奇东西进入了中国后,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我们的观念。就比如“钻石”这个东西。 现在只要谈到结婚,男人给女人准备一枚钻戒变得越来越重要,似乎没有准备一枚钻戒来求婚就不能证明男人爱这个女人,钻石就是爱情的象征。因为它稀少,所以它很珍贵。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要知道我们好像都是被一句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所影响吧。这句广告词正是全球最大的钻石开采公司戴比尔斯为了掌控市场的一种洗脑式的销售套路。 南非副总统莫特兰蒂曾在2011年访华时,说过一句话:“钻石只是人们虚荣心的产物,它只是碳而已。” 钻石的故事要从200多年前讲起,在那之前,钻石只在印度河流域和巴西丛林中被少量发现,一年也就出那么几公斤,所以物以稀为贵,价格也就在贵族们的争夺中炒了起来。 后来到了1870年,南非发现了巨大的钻石矿,每年可以有几吨的产量。开采商在高兴之余有了担心,担心产量太高了,流通一多,这些钻石就变得不值钱了。怎么办? 当然就是掌控市场钻石的数量! 所以当时拥有那个南非矿石的英国投资人,不断合并市场上做钻石生意的那些个体户,并成立了最大的钻石贸易公司,也就是戴比尔斯。 这家公司在最高峰的时候,掌控了市场90%的交易量,控制和垄断了钻石的交易市场,也就对钻石的价格有了定价权,赚多少都是他们说得算。 一直到了80年代,在苏联的西伯利亚又发现了一座比南非还要大的钻石矿,经过这座矿的开采,迅速市场上流出了大量的钻石,这无疑让钻石开始贬值。 这下戴比尔斯急了,他马上开出了各种条件,要跟苏联人合作,并签下了长期协议,就是为了控制钻石的开采量,同时还派人把已经流出去的钻石都回收了进来,然后控制在了自己可控的范围内。 可想而知这里面的利润,就完全由戴比尔斯说的算了,谁让这些东西都掌握在他一家手里呢? 在欧洲,因为钻石已经被普遍认为是贵族的象征,所以戴比尔斯把市场转向了美国和亚洲,他们很看好这个巨大的市场。 为了开发新市场,他们找了一家广告公司,给这一颗小小的钻石赋予了爱情的力量,因为它的稀少,所以就格外珍贵,因为珍贵,就象征着爱情的天长地久。 钻石有了故事,他们还给年轻的女性宣传某些观念,让男子用钻石来证明他们之间的爱。 后来,戴比尔斯进入了中国市场,找明星代言,创作故事,让女性对爱情的浪漫跟钻石紧紧捆绑在一起,很快就攻占了女性的内心,变成了结婚市场上不可缺少的东西。 现在看看,哪对小夫妻结婚前不会被问道,“你们钻戒买好了吗?”“他给你买得有多大啊?” 好像越大,纯度越高就代表这个男人就有多爱你,可要知道,那个所谓的钻石各种评级标准也都是戴比尔斯公司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也就是整个钻石行业者都是由戴比尔斯公司从头到尾策划的销售套路。 在营销史上也流传着这么一句经典:“商品服务消费者只是中低端的理念,商品教育消费者才是最高成就。” 可见戴比尔斯公司做得可相当成功啊! 就是因为戴比尔斯控制着钻石的产量,让钻石变得格外珍贵。而说穿了钻石只是碳晶体,而且近些年科学研究发现,钻石其实在地球的深处有着几千万吨,所以根本没那么稀少珍贵。 可为什么我们那么多人还这么相信钻石可以来证明爱情呢?我觉得一方面是受社会上的主流思想所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女性对自己的爱情缺乏安全感。 受社会上主流思想影响: 在《社会心理学》这本书里提到过一个谢里夫的实验,实验很简单,就是让参与实验的人员坐在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然后他们对面会出现一个亮点,起初亮点是不动的,接着就开始动起来,结束时问参与实验的人,亮点动了大概多少米。 其实在黑暗的地方根本不知道动多少,大家只是各自猜测一个数值,这个数值的差异性会很大,有人说5厘米,有人说20厘米,但连着几天做同一个实验后,参与人员所说的数值都会相互影响着,最后就会发现大家所猜测的数值就越来越接近,最后变得一致。 可实际最后一天那个亮点根本就没有移动,这个实验就很明显证明个体是很容易受暗示的。 后来美国西北大学在这个实验基础上又做了一个实验,就是在一群实验的人员当中放一个他们自己的人,这个人说了一个很夸张的数值,而其他的人在回答时也会受这个夸张数值的影响,讲了一个很接近的数值,在几天实验后,错误的数值最后被大家统一并一致认同。 这个实验证明“有时错误观念会因文化规范而得以延续”。 整个实验过程可以发现周围的看法会影响着自己,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扩大,从而自己给自己产生了一种暗示,所以为了迎合主流思想,自己也就接纳了这种思想。 说回钻石,其实钻石刚进入中国市场也是这个流程,他们不断用广告宣传暗示着大家,再设置一些故事场景,再赞助一些明星,然后举办一些活动,让群体来影响个体,然后个体再不断调整自己的想法去接受这些观念。 当身边只要有人买钻戒来结婚了,渐渐地大家也都会开始模仿起来,你就会发现身边买钻戒结婚就形成了一种规范,而且只要结婚就会去买钻戒,不管大小,有钱的买的大,没钱的买的小,反正有一颗钻戒结婚就对了。 那些结过婚的男女,你们回想一下是不是在结婚前会被问道:“你们钻戒买好了吗?” 或者是没结婚的,你们看见身边亲戚朋友在筹备婚礼的时候,你们是否也会情不自禁地问道:“你们钻戒买好了吗?” 女性对自己的爱情缺乏安全感。 爱情更多的是情感寄托,但生活是需要物质基础的,当男女热恋时哪怕一起在路边摊吃碗小馄饨都是幸福,可是当热度褪去后,少了那份激情,女人就想要找到一个可以证明男人还爱自己的证据。 男人说爱自己,可怎么证明呢? 男人说他的心都在自己的身上,可怎么证明呢? 用物质呗!有时即使女人不说,男人的潜意识也会觉得只要自己愿意为这个女人花钱,就能让女人觉得自己对她是上心的。 而当感情走到结婚这一步的时候,一枚钻戒就成了一个许诺。因为钻石被赋予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力量,所以男人要证明自己的爱就要献上这枚爱情的代表,此时这个钻戒就是男人的心。 男人这么做不但可以证明自己的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他只是在执行一个从爱情走到婚姻的步骤而已。 可女人在接受男人钻戒的时候,也像是对他们感情的一种安全保证。毕竟男人说爱自己,光用嘴说没有实际行动,会让敏感的女人患得患失,男人用一枚钻戒锁定了自己,也就有了一定的安全边界。 只是这个安全边界并不是男人给的,而是社会的主流思想给到的。 想想这只是一个碳晶体,“代表爱情”?这些代表的含义都是人类强加上去的,难道没有这个东西,就证明不了爱了吗? 当然不是!身边没有钻戒还很幸福过日子的夫妻还是很多的,说来说去都还是出在每个人自己身上,跟这个钻戒丝毫没有任何关系。 就是因为现在社会上的诱惑太多,对家庭的责任感减弱,导致离婚率上升,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婚姻失去安全感,而这个时候钻石被赋予的爱情力量就成了一个安全护栏。 我观察身边那些曾经炫耀过钻戒的女生,她们在炫耀的同时也在告诉大家:“我未来的老公他很爱我,这枚大钻戒可以证明。” 不过有点讽刺的是,大部分这类用物质来炫耀“爱“的,基本婚后没几年,婚姻生活就出现了大问题。 我一直觉得用物质来喂养的爱情是有着潜在的危险。物质当然是生活的必需品,可当物质需求凌驾于自己的能力,甚至感情一有问题就用物质解决,而不是坦诚地沟通和相互理解对方真正的需要,最终两人还是会散的。 毕竟钻石是冰冷的,人心才是暖的。 (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2021年的No.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