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 周学泽 说起“山东好品”,你会想到什么?是北京冬奥会上为保障滑雪运动员训练参赛立下赫赫战功的智能雪蜡车?是烟台苹果、章丘大葱一串数不完的特色农产品?是高速磁浮、海工装备大国重器?一千个人或许有一千个答案。“山东造”不胜枚举,衣食住行无所不包,论起好品的输出能力,山东的确“能打”。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是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超过万亿元的省份,以占全国约1%和6%的淡水和耕地资源,贡献了占全国8%的粮食、9%的肉类、10%水果、11%蔬菜、13%水产品和16%的花生,是全国当之无愧的“菜篮子”“米袋子”。 山东是工业大省,山东的制造业好品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品质过硬——既有每小时600公里的磁浮列车、热效率超过50%商业化柴油机这样的“大而强”,又有金雷风力发电机主轴、三元赤藓糖醇这样的“小而精”。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山东有145家,其中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09家,数量稳居全国第一。 “能打”的产品,需要一个“能打”的品牌,把质量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海量商品,消费者拥有巨大的选择空间,选择谁,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除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好酒”还要靠“吆喝”,才能走出深巷,走进消费者的心里。尤其是区域公共品牌,只有下大力气、长时间培养才能见成效。 近年来,全国区域品牌竞争日趋激烈,各省市纷纷加快推进区域品牌建设。要让众多的山东好品在众多同类中崭露头角,自己的公共区域品牌不可或缺。以“好品山东”之名统领山东好品,能让消费者对山东好品形成清晰、明确、稳定的品牌认知,信赖并主动选择“好品山东”品牌,对于山东产品、工程、服务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五花八门的产品,需要清晰明确的顶层设计,为好品“出圈”聚指成拳、引航领路。山东地大物博,好品种类繁多,分散在各部门、各系统、各区域的品牌形成聚合效应,离不开对品牌周密完善的顶层设计。山东提出“共建共享‘好品山东’,形成‘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品牌体系”的重点任务,2021年印发《关于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总体任务、主要措施、组织保障三部分共12项内容,提出了两个阶段目标、六项措施、四项保障的总体思路。打造“好品山东”品牌的体系完善,步骤清晰,目标明确,对统筹各方面、各层次要素,有效集中资源,实现山东品牌提价增值,助推山东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目标具有基础性意义。 层次不同的产品,需要个性化的扶持发展方案,不断壮大好品梯队。除了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口碑的产品,还有很多处于成长期,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希望加入“好品山东”的行列,这就需要给他们开辟发展的空间和路径。《措施》提出滚动实施五年行动计划,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开展“好品山东”培育工程,有助于让“好品山东”接续不断,常有常新。 输出“好品”,是山东的传统。“好品山东”广告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好客见真情,好品凭厚道”,道出了山东好品的底色。从“三致千金三散千金”的陶朱公,到“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的孟洛川,再到怒砸冰箱的张瑞敏,齐鲁儒商“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追求千百年来一脉相承。正是一辈辈山东人以仁义、诚信、创新、和合、规矩、担当之精神锻造精品,才有了山东好品遍天下的今天。山东出好品,归根结底还是浸润在山东人血液中的大儒之风。 今天,好品是山东的名片,消费者选择“山东好品”更中意的是“好品”。而通过“好品山东”建设,我们期待,未来消费者选择山东好品更看中的是“山东”——山东出品,必是精品,“山东”二字本身就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振 周学泽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