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省政府2月27日批准铜川市印台区等29个贫困县(区)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陕西所有贫困县全部摘掉贫困帽子,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为进一步总结和展示这些县(区)在脱贫攻坚中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和典型做法,即日起,西部网、陕西头条客户端特别推出“秦奋有新貌——陕西29个县(区)脱贫摘帽”专题,邀您共同见证陕西人民脱贫攻坚之路,一起感受三秦儿女不懈奋斗之美。 西部网讯(记者 刘望 通讯员 王伟)秦巴山区,绵延千里。立春刚过,位于秦岭南坡的山城略阳山花烂漫,一片葱茏。经历“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区域性扶贫”等多场硬仗后,略阳几代山里人最迫切的愿望——消除绝对贫困终于实现。而这背后的故事,更值得侧目。 脱贫有实招:特色产业绘出脱贫“亮色” 青泥岭下的白水江镇是过去蜀道上的重要水陆码头。诗仙李白《蜀道难》中描绘的“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的古道险峻就在这里。在历代文人的诗词歌赋中,略阳的美被广为传颂,但险峻的自然环境却限制了产业发展,成为制约全县脱贫摘帽的最短板。脱贫攻坚以来,略阳积极探索整村推进、整镇推进和流域连片开发等扶贫模式,贫困人口逐年减少。 脱贫攻坚群众大会。 从完善机制入手,略阳出台以《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十条意见》为核心的“1 19”行业部门支持项目方案,明确提出“党政抓统筹、部门抓保障、产业为核心、搬迁为抓手、镇村为关键、群众为主体”的思路,在全县形成脱贫统揽、党政同责、全员推进的工作格局,全县上下集中所有力量汇聚脱贫攻坚一线。 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思路,略阳县坚持把产业就业作为促增收、稳脱贫的根本之计,多措并举,既对接有一定发展规模的“三支柱、四区域”传统农业产业,又因地制宜选择符合村情民意、适销对路的项目,打造可持续发展产业链条。 略阳县农户养殖的略阳乌鸡。 略阳乌鸡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全县贫困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尽管全县存量巨大,但销售半径却不大,产品附加值也低。怎样破题?办法还得自己想。2019年,略阳乌鸡成功跻身央视国家品牌计划,乌鸡广告一举登上央视7个频道,并与多家企业达成4亿元的投资协议,产业开发瓶颈一下子被消除。 精准扶贫,不只是瞄准区域,更需瞄准个体,找准一家一户的幸福短板。自2019年6月起,略阳接茬开展了两次百日攻坚行动,从“百日会战”到“百日决战”,彰显决心之外,两场战役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的靶心问题,逐户攻坚,逐村见底,确保实现高质量摘帽。 略阳县两河口镇村民在采摘香菇。 围绕“精准”二字,略阳牢固树立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少一人”的理念,明确提出了贫困村摘帽“1 3”计划,既一村一个脱贫规划,一户一本脱贫台帐,一人一个帮扶措施,确保“扶贫之水”浇灌到最旱的“庄稼”上。 几年间,围绕中药、乌鸡、干果“三支柱”和食用菌、烤烟、茶叶、蔬菜“四区域”农业产业和务工产业,略阳创新实施了产业奖补、经营主体扶持和农业产业保险三重配套政策。2016年以来,全县中长期产业贫困户达10757户,参与带贫经营主体256个,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3754户。 数据看发展:6万多人顺利脱贫 脱贫故事汇:新家园更美丽持续加力奔小康 迎春花开的时候,正是播种的季节。当清晨的阳光刚刚唤醒山间的草木,白水江镇大沙坝村村民卢有已经忙活开了。趁着立春天气转暖,合作社20户贫困农户正在去年新载的120亩枇杷园内,进行浇水、除草、修枝等常规管护。枇杷是村里人脱贫的主导产业,这一轮新栽的琵琶管护好,年底就能有收益。 乐素河大柒垭村是孤悬略阳行政版图之外、地处甘肃境内的“飞地”,这里还是大骨节病的高发区域。村两委活动场所不远处,坐落着专门为改善地方病患者生存环境而建的安置点。全村36户地方病病区居民两年前就搬进了政府免费提供的新居。 略阳县群众正在田间劳动。 “扶贫政策再好,关键还在自己。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34岁郑建军是乐素河镇桃园子村王家山组村民,4年前还在一场家庭变故中愁眉不展。如今通过各级帮扶,郑建军的家庭农场已经走上正规。圈养的50多只波杂山羊个个健壮,28只母羊去年底刚产下了11只羊羔。喂草、观察羊子的健康状况、冲洗羊圈、给羊圈消毒,成了每天他最开心的事情。 “2016年我从山上搬到这里,不仅住得舒适,家人上学、就医也很方便。”徐家坪社区就业扶贫公益岗人员吕林霞从去年10月起负责社区楼道和护栏的卫生。谈起自己的新岗位,她说:“现在小区就是我的家,我要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 略阳县易地扶贫移民安置点。 坐落于嘉陵江畔的徐家坪社区移民搬迁新区,是全县规模最的大农村社区,560多户2200多名群众在这里生活。驱车沿着江边公路行驶,一栋栋安置楼以及配套的农贸市场、幼儿园、社区工厂、文化广场、灯光球场等一字排开,现代化集镇的雏形初显。 王德仁正在放羊。 46岁的王德仁,以前是接官亭镇亮马台村出了名的光棍汉。王德仁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从2016年6月开始,县教体局干部侯晓平便成了王德仁家的“常客”。侯晓平第一次到王德仁家走访时,得知其父亲常年卧床不起,考虑到照料不细身体会生褥疮等实际,很快买来“气垫床”让给其父亲换上,并不定期帮助收拾整理屋里屋外的环境卫生。帮扶干部的细微举动,让王德仁深受感触。 王德仁经过一番思考,觉得当地山坡草地资源丰富,养羊成本低、疾病不易发生,羊子价钱高,销路又好,就决定在养羊上大干一番,早日摘掉“贫穷帽”。 王德仁的养殖目标一确立,帮扶人就帮助他向当地信用社申请贷款2万元,之后购回种山羊23只,买回饲料粉碎机,维修改造了羊舍,请来兽医进行饲养和疾病防控技术传授。经过3年苦心经营,王德仁的羊群累计发展到80多只,除陆续销售商品羊30多只外,还存栏40多只。他靠养羊先后领到1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不仅还清了贷款,还购置了农用旋耕机和三轮车。 “每年除公益性岗位收入6000元外,利用养羊空闲时间跑三轮、给别人旋耕农田,年收入5万元不成啥问题。”王德仁去年终于摘掉“贫穷帽”。今年,经人撮合,王德仁还在5月结了婚,终于结束了光棍生活。如今,在侯晓平的精心帮扶下,老王家新修了厕所,硬化了院场,屋里屋外常常被妻子打理得井然有序。 蓝图变现实,愿景变实景。略阳从“穷山恶水”到宜居乐土,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日益提升,在新家园里笑着生活变成一种常态。 (略阳县委宣传部、略阳县摄影家协会 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