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45年的倩碧经典黄油,在2013年7月首次升级了配方,并更名为倩碧天才黄油,后来又在2018年中旬推出了油皮专配透明黄油,而在2019年的迎新之际,重磅推出个性化新品“Clinique ID倩碧定制版黄油”。 定制版黄油分为5种颜色,不同颜色将为不同肤质,不同时期的皮肤状态和护肤需求的人群提供与之匹配的卓越润肤露。 这样一来,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定制专属自己的护肤乳。 绿色(舒缓抗刺激),蓝色(调理粗糙,毛孔粗大肤质),白色(均匀肤色),橙色(提亮疲倦气色),紫色(抗皱)。 要知道,做定制版护肤品可不止倩碧这一家。此前,黄圣依的定制版护肤品在网上引发热议,堪称是全球最贵的护肤品NLab定制。 如今,护肤品大牌都已开始纷纷看中定制这个市场了。 01 准备好发力的倩碧 “倩碧黄油”,这个堪称全世界卖得最快的明星产品,平均每2秒钟就有一瓶被售出。 此次定制版黄油于2018年12月1号在美国倩碧官网首发,价格为39美元。目前中国地区定制版黄油正在天猫首发预订,价格为396元,非定制款则便宜100元。不过,定制版黄油还未开始在线下售卖。 预定活动于1月29日上线 根据天猫官方旗舰店的客服回答,定制版黄油在2月26日会发货,截止发稿前,天猫上已有921人预订此产品。 作为全球第一个由皮肤科医生研发的美妆品牌,自1968年创建以来,倩碧一直致力于打破行业陈规,是世界上最早创建皮肤诊断仪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的品牌。 但由于较早进入中国市场,倩碧近年来开始受到同类后来者冲击,意识到这一现状后,倩碧近年来提升了对于年轻消费阶层的关注。 2018年4月,倩碧宣布签约中国知名艺人井柏然成为首位亚太地区品牌大使。据《化妆品财经在线》了解,这是倩碧第一次在中国市场启用男性代言人。 当天上午,倩碧官方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投放由井柏然出镜的保湿面霜广告,并发布微博话题。宣传片发布短短几小时内,在官方微博上就达到了80多万次的播放量。当天,此款72小时保湿面霜预售达到了1300多件。 2016年10月,倩碧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开始启用新生代女演员关晓彤作为其中国区品牌大使。这是雅诗兰黛集团继宣布迎合年轻化消费群体后的又一大举措。对此,业内人士纷纷表示看好。 此外,根据雅诗兰黛集团在2018年8月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和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财报显示,2018财年,雅诗兰黛集团净销售额同比大涨15.72%至137亿美元,创十年新高;净利润为11.08亿元,同比下降11.29%。 根据第四季度财报,护肤品部门实现销售额13.79亿元,同比上涨9%。护肤品净销售额在每个地区都增长了两位数,其中欧洲、中东和非洲、旅游零售和中国的增长尤为强劲。就品牌而言,雅诗兰黛、海蓝之谜和倩碧品牌是最大的增长贡献者。 02 被商家看好的定制市场 定制在各行各业落地开花。近年来,在美容行业更是形成了一股浪潮,各大知名品牌相继推出相应的服务和产品。 日本日化巨头花王集团在2018年底曾表示,将在2019年推出基于基因信息的定制护肤品。 花王集团将根据核糖核酸中携带的基因数据,检测顾客的皱纹和其它与衰老相关的情况,还能预测在皮肤疾病等方面的风险。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再为顾客配制保持健康肌肤的产品。集团暂未敲定这一产品线的定价和销售渠道。 花王集团一直采用大规模生产和大众市场营销战略的方式,但消费者正变得越发挑剔,需求也更多元化。在市场环境的促使下,花王这样的综合集团不得不改变商业模式,这样的趋势在美容行业尤为明显。 不过,看好定制市场的当然不是花王一家。 2018年3月,资生堂集团推出个性化定制护肤系统Optune的测试版,意在为消费者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定制护肤品。 另外,日本品牌POLA也开发出了定制的APEX—I系列。在对顾客遗传信息进行分析后,POLA会免费为其提供一套试用品,用户可在试用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而欧莱雅集团旗下科颜氏在2017年宣布于全球店铺内推出私人定制护肤解决方案。 可以说,在定制这条路上,后来的韩国科玛以及国内的栋方股份,均采用了唾液采集的基因检测方式。据说栋方股份15天就可以发送检测报告,然后从28000个化妆品配方库中制定一对一的个性化产品。 近两年来,关于定制的讨论未间断过。 高盛研究认为,“千禧一代”购物变得更加精明了,不会轻易购买一样东西,而个性化定制、私人化定制的产品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问题。 另据美国著名研究机构ComScore的统计显示,中国大陆25-34岁主力消费人群占总人口比例早已超过30%,远在世界和亚太地区平均水平之上。他们更加注重品质与服务,追求个性化、新鲜刺激多样化、高品质、体验式消费,由此引领了一波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兴起。 03 定制护肤品有忧虑 2018年,在推出定制系列 Beauty Hack的美国天然护肤品牌SheaMoisture母公司Sundial的首席执行官Richelieu Denni说过:“如今的消费者喜欢有参与感,他们不喜欢照单全收,也不喜欢千篇一律。” 定制护肤品逐渐成为一种消费趋势,但对于中国来说往往对于这种定制产品来说也并不多见。在很多欧美市场中已经开始在专卖店内开始了这种自主调配的产品,在中国这种护肤产品并没有进入到消费者们的消费视线中。 根据专业人士之外对于这种定制护肤品虽然可以达到消费者们更好的护肤保养,但是在整个的过程中也是存在着很多的需要控制和规范的方面的,并不是很容易操作。 有消费者对定制产品的安全性和效果表示过质疑:普通的产品配方都是通过多次试验,在产品安全性和效果都达标之后才会批量生产投入市场。而定制化护肤品的生产周期通常只有一周甚至更短时间,那么产品的安全性和效果是否有保障? 也有业内人士从必要性和安全性的角度提出了对定制的质疑:“对于化妆品而言,换一个含量0.001%的东西都要做上半年的测试才能通过”,所以,其认为,“定制护肤品过程很难,也不一定有这个必要。” 除了市场需求本身,在尚不完善的中国市场,法规扮演了更多主动干预的角色,频频曝光的产品抽检和飞行检查已经让企业力不从心,“整改”成了日常必修课。 特别是一些品牌采取的在门店现做产品的方式,甚至有部分商家还允许消费者亲自参与,虽然这种方式能让消费者与门店很好的互动,但是卫生方面却很难保障,这样环境下制作的产品消费者有担忧也不难理解。 不过具体的国家标准能否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呢?这或许需要一定的时间。韩国此前曾公布一项以定义个性化定制化妆品和新设个性化定制化妆品销售业为主要内容的化妆品法修订案,其中相关个性化定制的内容,还要到2020年才执行。 (以上部分内容综合整理自华丽志、界面、化妆品财经在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