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被各种APP占据,每天都会接触到碎片化的文字、图片、链接等广告信息。 过去的媒体单一集中,信息量少。广告主只要用传统媒体轰炸广告,效果应有尽有。 现在的媒体碎片化,加上信息过载。用户的媒体选择太多,导致时间被严重分散,注意力不集中。 这个时候,商业信息也容易消失在碎片化中。 广告在失效,品牌主也在无效流量上浪费预算。 归根结底,大家认为广告失效,是因为觉得钱花出去了,却看不到实际效果,没把钱用在「刀刃」上。 面对越来越失效的投放,广告主就越期望找回那浪费的80%广告费。 为了不让广告失效,行业就为大家提供了「精准营销」的方案,但精准营销真的对吗? 我认为:广告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建立品牌。品牌通过广告引发关注,引导需求,进而促进销售。精准营销,是直接冲着目标消费者,冲着销售去的。在对的时间,提供对的产品,给对的人,这一部分的广告一般人均费用偏高,但是转化好。当然还有一部分是为了广而告知,这类的广告人均消费低,只追求大量曝光并不需要成交,是增强用户的视觉认知和品牌认知。 有人说:“广告是需要适当浪费的,投放广告,就是为了广而告知。” 品牌的建立的确是需要强大的声量,才能把自己的品牌、产品推销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广告的声量,决定了品牌的声量;而媒体的覆盖面,决定了广告的声量。 最典型的例子,非奢侈品品牌莫属,反而越注重品牌声量。 奢侈品天生服务于少数人,只有少数人买得起,但人人都向往拥有奢侈品。 它代表的是身份符号,满足有钱人对社会地位的划分需求。 我们对于消费奢侈品人群的认知,也是通过社会对有钱人的认知,所建立起来的。 所以说,奢侈品广告不只是投放给目标群体看,而是给所有人看,让人人都知道。 如果只触达买得起的人,只有买得起奢侈品的人知道这个广告。那么即使有消费能力的人,也不会去买了。这个时候拥有奢侈品,不再是一件可以比较的事情。 所以奢侈品品牌也要做大众传播,需要品牌声量的。 面向大众群体的「广告」,才能有效帮助品牌塑造声量。 也有人说:“广告就是商品推销信息,结果导向,东西卖不出去不就都是为广告平台打工吗?” 对于初创型企业和小企业来说,广告可能是业务的唯一渠道来源,如果广告效果不景气,公司业务大幅度下滑,生存都是一个问题,哪里还管得了品牌啊。 所以一般企业主都会考虑把有限的预算精准投放,实现精准流量和快速转化。 为什么精准投放呢,因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的社会属性,就决定了社会地位的划分。 商品本身就是物化的「人品」,代表人的品味和标签。 当我们在选择某品牌、某商品的时候,就是在选择自己的品味和生活方式。 我们每个人也是根据别人的衣食住行,来建立对他人的认知,形成自己的圈子。 以买手机这件事,就可以看到不同的圈子。 选小米手机的「米粉」,多是互联网程序员。 选美图手机的,爱美女生居多。 选择苹果手机的「果粉」,是因为看中流畅的苹果系统,还有它满足了「装逼」心理。 选华为手机的「花粉」,可能是因为有一种国货情结。 ...... 总结一下: 如果你投广告,只是为了在短时间就能见效,我希望你慎重考虑一下,因为你可能还没搞懂,做广告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见过很多客户投广告来了很多询盘但是成交转化率却低的吓人,也见过很多人做广告只是为了广而告之,形成品牌视觉锤。 想做品牌的人,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一定要敢于去投广告,广告从来不会浪费,他的每一次展现都会形成一次视觉锤,经过无数次的千锤百炼方能深入人心。当然还是初创的公司或者是小公司,一定不能把所有的业务担子压在广告上,打铁需要自身硬,做好产品,做好渠道供应链,你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老干妈几乎不做广告,却火遍全球,被誉为国货之光,当然大部分品牌都在广而告之,重点前提是你有一个能支撑你发展的产品和平台,要不然都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