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思颖 《芸辉一隅》是上海青浦朱家角小学(以下简称朱小)校长吴根华的教育管理专著。全篇文笔朴实,徜徉在笔墨间,仿佛静静聆听一位学者将多年的教学经历化为经验之谈,伴随自我感悟缓缓道来。朱小生于一片47平方公里的折扇形热土,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校,由芸辉初等小学堂与一隅小学堂合并而成,《芸辉一隅》的书名就是由此而来。古镇里灵动深邃的气息培育出了聪敏生动的人。 吴校长在这所学校工作了15年,他在自我总结好校长的标准时讲到了高远眼光,创新能力,办学理念及引领水平等种种,但是,他认为这些只是片面的。一个优秀校长应有自己的要求与标准,他尤其强调了全体师生的认可与支持。在书中,我走进朱小,听吴校长娓娓道来。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朱小以勤为根本,倡导“课读之余,不忘耕植”,由教师带领学生团队走访老教师,挖掘校史材料,并将其编入校本教材,让每一个朱小人都带有名为朱小的烙印。在勤奋朴实,脚踏实地而又志存高远的一代代教师教导下,朱小也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校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为社会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熠熠生辉。 教师,是学校最大的财富 校长从教师而来,自然不能与教师脱节,要不断了解他们,为他们创造机遇,提升归属感,成就感,达成“双向认同”。 吴校长坚信学校应有一种凝聚力,那是能让所有身处学校的人都能感受到实在的幸福,充实的力量。对于凝聚力的建设既有领导的带领,也有集体的力量。集体中的每一个角色都不可缺少,各自发挥所长。一所学校的优秀背后必定是一个优秀的团队在支持它的经营。校园中一个个匆忙的背影,他们课堂上展现出的欣慰的微笑是对集体力量的最好诠释。教师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值得穷其一生来追求的事业。教师自古以来便有极高的地位,为人师表不忘学习也是书中常被称颂的美德。进步途中自然会产生抱怨,但不应止于抱怨,而是把它转化为行动,敢于创新,走出熟悉的环境,才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的作业不宜过多,老师的“作业”也一样。吴校长提出了为老师减负的想法,让班主任能够轻松度过午休,休息时间不必为教案,批作业所困扰,在成绩公布时也不再为排名焦躁。压力不同程度影响了工作质量和状态,甚至危害健康。教师的压力不可小觑,职业幸福感也与其息息相关。在食堂就餐这样一件小事上,朱小力求种类丰富,菜肴可口,供应时间合理,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 吴校长相信青年教师隐藏着巨大的潜能,就教学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多研究教案,学习大纲,同时要认真写教案,听课。除此之外,在课堂中实践,积累相应经验,参加教学活动时,虚心求教。他相信年轻教师在朱小提供的平台和机遇下,能够迅速成为高端专业的人才。吴校长十分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他认为,教师应该要做好一个倾听者,在了解学生的难处之后,才能“对症下药”。倾听不仅是教师要做到的,也应该是教授给学生的良好品质,毕竟获得尊重要从尊重他人开始。 为了让青年教师快速融入,教师培训不可缺少。培训包括学校需求、教师需求和外部需求,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教师需求,被教师认可,贴合教师自我要求的培训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培训。朱小由此考虑设计与“教师形象”相关的礼仪课程,深受教师喜欢。培训提升了教师由内而外的气质。 在电子设备横行的当下,静心读书是一个遥远的记忆,教师中能够通读《红楼梦》的人寥寥无几。吴校长经常组织教师开展阅读活动,他常说,读书是教师可贵的生活品质。书的力量是强大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与文人们交流的机会,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自然形成的习惯,是积极的生活方式。读了书,才会去想,去记录一些内心的想法。在读书中学习,在感悟中成长。 学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一所好学校,一流的师资与管理必不可少,现代教学设备也很重要,然而这离理想的学校还是差了很多。学校的教学方法的成功与否都不能由一个人决定,学生是反映教学成果的窗口。一个现代的学生应具有自信,坚强,创新等品质,在不断打磨中为将来在社会中立足定下基础。因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教授书中的内容,也应顾及实践,结合生活,使学生的知识面更立体。 小学的学习经历定是生命中一段美好的回忆,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平台就是课堂。吴校长认为,做好常态课堂,也就是达到了优质课堂。做到优质的关键在于教师,常态课堂是自然的师生互动,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教师之间要有交流,切磋,设置合理恰当,符合学生水平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扬长避短,符合自身。课堂是学生探索求知的场所,舍弃一点完美,多一点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课堂也是培养师生感情的地方,教师们饱满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朱小俨然是学生们的第二个家。 教学手段随着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朱小紧跟时代脚步。英语课上让外教与学生互动,感受更地道的英语,而不局限于书本上的字句,让学习服务于生活。吴校长提出了一个颇为新颖的想法:通过电子设备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让教室不仅是一群同龄人聚集的地方,而是一个有温度的、有深度的,能够守护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场所。 优质课堂当然少不了好的课程设置。朱小的校本课程不仅贴合学生的需求,更带有朱小的独特印记,带有朱家角古镇的特色,成为无可替代的校本材料。课程内容上,朱小增添了对地域资源,校史资源的介绍,在历史积淀中找到学校立足的基点。朱小的课程多样化且质量高,学生大多兴趣盎然,以兴趣为动力,从中受益匪浅。 学生在“课植文化”的熏陶下,校外有组织地进行古镇文化研究,自发为古镇征集广告词,把保护旅游资源的金点子寄给镇长,学做古镇导游;校内整理编辑了《古镇文化探究300问》,培养了小导游的口语表达能力。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了古镇文化的魅力,在学习与欢笑中传承千年文化。 家长,是学校亲密的伙伴 吴校长从多年来的实践中得出一个带有兵法特色的结论:在家校合作的漫漫征途中,有一个槛,越过或不越过,看到的景象是截然不同的。这个槛便是: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味地推给了学校,推给了老师。这变成了家长自觉或不自觉的心理和行为,并且由来已久。而“家庭教育的绵薄无力以及家校合作的似是而非”,的确是存在的。怎么破这个槛呢?朱小的不懈探索已经积累了独特心得。 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小学生的70后、80后父母,正处在事业打拼最关键的年份。年轻的家长容易忽略孩子的情商,而只注重智商和成绩;尤其是父亲,在对学校的沟通中常常难得见到身影。然而,家长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陪伴时间最长,教导生活经验(包括如何与人相处)最多的人;所以,吴校长强调教育应该是学校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学校教育作为一个服务部门,应该更好地更合理地服务于家长的需求。而“我们做教师的,沉浸在一轮又一轮的课程改革之中时,却还有着一个任务,那就是,伸出我们的手,搀起家长的手,为了教育好孩子,携手合力,永不停息”。有了这样的情怀,相信再多的槛也能跨过。 与此同时,家长们在各自的领域各有成就,通过家长的帮助,学校可以建立起更多彩的课程。如微信朋友圈里经常议论的隔代教育问题,也可以通过实践来丰富我们的思维;朱小课程中就曾请奶奶辈的家长来教授孩子们如何裹粽子。裹粽子,还要学吗?粽子、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粽子,发端于中国的江南;二千多年来从未发生过什么疑问。直到前几年,韩国人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场合跟我们在争夺“端午祭”的文化遗产,才引发高密度的反思。为什么韩国人不和日本人去争夺寿司的发明权呢?因为日本的小学课程里就有“寿司制做”的内容。如果我们的孩子不会“裹粽子”,江南的乡愁就会苍白许多,屈原也只是一个单调的符号。何况从引伸的角度来看,学习和“裹粽子”一样,是一点点积累的结果。 毫无疑问:家长的积极介入,使得传统文化的教学变成生动的活化记忆。家长对学校了解越多,则与孩子就走得越近,这无疑是对学校教育的一大帮助。而朱小提倡的家长开放日同家访一样,是家长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环境的好机会,也是打破家长对学生固有看法的机会。分餐盒、搬椅子等小事处处体现着学生的素质,教育并非都是老师的工作,生活中家长是学生素质指导的最好老师。 合上书,我不禁羡慕起了朱小的学生们,他们有一位有温度的校长,他把朱小当做是一株萌芽的绿植,细心呵护。学生,教师在他的感染下追寻朱小历史根源,立足根本,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勇闯未来。一代代朱小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多个领域留下闪光的足迹,成为新一代朱小人的榜样。做校长是一件难事,但吴校长却把它做成了一件乐事。他看到负责任的保安会感动,他浏览辉煌的校史会自省,他写下一位位教师优秀事迹时会带有自豪。他的感情是如此真实,仿佛身临其境;他的语言是如此地有感染力,写尽办学苦乐。作为朱小的领军一员,吴校长凭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实践出校训“勤朴”和“课植”的内涵。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