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句“不转不是中国人”是朋友圈多么硬气的存在,几乎是跨越了所有行业边界,沾点必霸屏。这几年间,这几个字虽悄悄隐匿了,可它的功力却丝毫未减弱,而且大有借尸爆发之势。
听过区块链没有?如果听过,那你也应该晓得比特币暴富的神话吧,如果不幸都中招,那么,只能说明你接收信息的功能完全正常,并且正身处这场全民狂欢的营销秀中。 任何时代都游荡着一夜暴富的玄学,任何时代也从来不缺编织白日梦的预言家。 一、区块链从哪里来?
投资人与媒体的合谋 按照常理,第一个问题难道不应该是“区块链是什么”? 没错,按照“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西方哲学逻辑,笔者应该先将区块链的百度百科精简版奉上,可是没办法,来回读了好几遍,发自内心的怀疑每一个字的意义。 于是只能站在一个MKT边缘从业者的角度,来捋顺这些天区块链野蛮生长的日子。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对区块链最早的认知可能来自徐小平在内部投资群里鼓吹它的截图,或是号称“比特币首富”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有之路》,亦或是朱啸虎、陈伟星、蔡文胜的朋友圈论战。 诸多投资大佬的区块链讨论,被有意无意传阅,并被媒体报道刷屏。
在区块链被吹捧上天的当下,媒体人+投资人的组合拳功不可没。投资大佬自带光环,撕逼也好,站队也好,都是传播的底料。而媒体,除了日常更新区块链的入局者动态,还有一部分则获得了资本的青睐。数据显示,仅今年1月就冒出至少50个区块链自媒体,有公众号成立两周就拿下融资,估值千万。 不过,这也仅是极少数,大多数入局者并没有这么好运。他们的商业模式单一,仅靠广告和培训。和动辄几个亿的造富神话比起来,他们的收入非常之微薄,这也就造成了不少自媒体迫于生存压力去为某些真假难辨的区块链项目宣传。 于是乎,我们可以想象,区块链媒体的爆发未必是件好事,在争夺话语权的战场上,某些媒体依然能靠专业取胜,但大部分迫于生计,难免会向利益低头,这其中,有多少浮夸言论可想而知。 二、区块链到哪里去?
碰瓷互联网,颠覆或取代 一场碰瓷营销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碰瓷的对象是否足够强大。 在区块链上位的整个过程中,它几乎是踩着互联网的尸体走过来的。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引入连接了一切,也改变了一切,联想到现在的共享经济、O2O、移动支付等,人们由衷地对这一技术产生敬畏之情。 而区块链刚出场就宣称,它不但会成为下一个互联网,而且终将颠覆互联网。布道者给出了一些基本的认知:比特币(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可以直接兑换大多数国家的法定货币,既无从监管,也无从追查;在这里,没有通货膨胀不用担心它因过度发行而贬值。 微妙的是,BAT等一众互联网巨头也从未缺席区块链的战场,迅雷一年前就被推出了玩客云、网易推出区块链游戏招财猫、就连半死不活的人人公司,也推出了区块链项目“人人坊”以及代币“RRCoin”,借机涨了把股票。 “知道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比谁更好”,这就是所谓的比较定位,通过操纵人们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如果巨头们纷纷入局属于认怂,那区块链这场碰瓷真是不战而胜了。 三、如何入局区块链?
保持饥饿:一币难求,人才稀缺 在关于比特币是否有投资价值的问题中,回答是这样的:“因为它的总量有限,只有2100万个。”换句话说,随着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较晚入局的玩家挖出的比特币可能还不够交电费。 网上还曾流传过这样的新闻,说是某区块链自媒体年薪60万招作者,推荐者可获得iPhone X一部。 这两条未知真假的信息无疑都透露了一点,即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越早入局越好。这是典型的饥饿营销玩法,通过控制产品的数量,来营造出一种稀缺感,让人们产生出产品供不应求的假象。类似的成功案例有小米、喜茶、鲍师傅等。 想要饥饿营销最大的发挥效用,就要考量自身产品及品牌的具体情况。其中,优质的产品是大前提,而由产品优质衍生出来的口碑传播更是饥饿的底色,消费者再冲动也不会购买毫无用处的产品,或者说,即使有了第一次,也再也不会有二三次了,这就是口碑的崩塌。 谈及区块链,关于它的产品体验,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一夜暴富了,这点会在下面具体讲到,而这点也是迄今为止,最神秘、最难考察的一点,听说过那么多的暴富神话,但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玩家太多且分散,无从考证,只有金钱的酸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薅羊毛者。 四、前脚踏进区块链,后脚一夜暴富?
社会证明:5年1000亿美金,绝无仅有的“造富”神话 这些年,区块链的刷脸历程总是伴随着相爱相生的“暴富”传奇,以至于人们天然的在区块链和暴富间划上等号。 八年前,一个名叫拉斯洛·汉耶茨的人用1万比特币买了两个比萨,价值约25美元,没想到,到现在,它们的价值竟然翻了80万倍,现值是1.6亿人民币。中国版的比特币改变钱途则由李笑来担当,他自称2013年入局比特币圈子,目前有6位数的比特币,是当之无愧的“比特币首富”。 试想一下,如果用咪蒙式的选题风格来评判这两起新闻,无疑都是超级爆款。用她的话来说,热点、金钱、暴力、性是绝对的爆款母胎,而金钱,放到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自带吸睛特质。 由此也可以得知区块链自媒体爆发的最重要原因,流量+跟风效应,人们总是会下意识的将别人的行为作为参照,在自己面临相同情境时不自觉模仿,即所谓的“社会证明”。 在区块链爆发的整个过程中,很难说,不是这种心理在发挥作用。投资人怕错过风口、媒体怕错失流量,而大众呢,怕错过暴富。 五、请回答2018: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媒体太多、事实太少,信息不对称下的传播真空 说到最后,你认为区块链最谜的一点是什么? 笔者以为,是事实太少与观点太多之间的信息落差,在我们接收到的关于区块链的新闻中,大多数都是带有强烈个人倾向或者利益倾向的说法,至于事实的原貌是什么,鲜少有人来说清,或者也根本没几个人能说清。 最早的技术传播者,成了区块链的狂热布道者;而大部分投资人,除了一茬又一茬的割韭菜,他们的根本意图是什么,或许只有自己知道。 说到底,一个新技术的成长与壮大总是伴随着否定、再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无论是在摇篮里早夭,还是在更新迭代中安乐死,我们都应该留给它足够多的时间来呈现本真,而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从业者的坚守则显得弥足珍贵。 正如美团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所说,“区块链撕裂了中国互联网,转移了中国互联网的主要矛盾:从巨头与创业公司的矛盾转变成古典互联网与区块链之间的矛盾。” 巨头尚在犹豫,我们普遍小老百姓们,还是且慢且斟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