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新剧观察
作者丨纯真年代
万万没想到,如今在百度检索VLog,出来的第一个关联词竟然是康辉。
一年之前,18岁的欧阳娜娜在VLog上积极营业时,可能怎么也想不到,47岁的央视主持人康辉,如今只用两支VLog,就“抢”走了她当红VLog博主的江湖地位。
康辉应该无心与欧阳娜娜就第一VLog博主的江湖地位争个高下。康辉太忙了,一边忙着参加央视主持人大赛,一边忙着完成央视爸爸下发的非强制性但最好务必完成的季度KPI。
根正苗红的央视也要紧跟时尚
作为卫视平台的龙头老大,又红又专的央视于11月20日上线筹谋已久的短视频APP“央视频”,希望用“生动新鲜、轻松快乐”“用户喜爱”的媒体平台,争取20——45岁非传统电视收视人群的注意。
头脑清醒的央视主动在传统电视收视人群与20——45岁用户之间做出了清晰的界限划分,言外之意其实是既希望将传统电视收视人群留在电视机前,又希望招揽新一批20——45岁人群成为电视台忠实用户。
省级卫视与央视拥有同一个美好的愿望。
今年以来,已经有深圳、陕西、河北、安徽在内的四家电视台,陆续成立融媒体、新媒体工作室,期望以年轻网络用户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平台内容价值。
抖音、快手、“优爱腾”等视频平台,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崛起,分流了一部分电视观众,是不争的事实。以往坐在客厅里跟长辈抢遥控器的年轻人,现在可以随便找个地方坐下,用“葛优瘫”的姿势,随时随地刷抖音、刷微博。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大势所趋,传统电视台历史再悠久,办台经验再丰富,也不可能逆流而上。主动顺应潮流变化,与年轻人站在同一战线,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故事,才是正经事。
康辉是新闻节目主持人,对大多数不爱看新闻节目的年轻观众来说,第一步是要粉上康辉这个人,接下来才有可能在追星心态的驱使下,关注康辉做了哪些新闻节目,并且都在新闻节目里“聊”了些什么。
两支出圈的VLog已经让网友自发为康辉安上了牛X又接地气的人设,下一步,央视是时候出动撒贝宁、朱广权、董卿等明星主持天团,拜托他们为年度KPI的达成贡献绵薄之力了。
坚定不移地抢夺年轻人
央视与五大一线卫视为代表的省级卫视,都希望得到年轻人的“宠爱”。
五大一线卫视为代表的省级卫视,眼下都承受着巨大的收入压力。
根据今年4月2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规划财务司发布的《2018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电视广告收入958.86亿元,比2017年(968.34亿元)减少9.48亿元,同比下降0.98%;网络媒体广告收入491.88亿元,比2017年(306.71亿元)增加185.17亿元,同比增长60.37%,占广告收入总额的比例从18.57%提高到26.38%,网络等新媒体广告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今年以来,省级卫视召开招商会的步调明显积极了不少,例如浙江卫视,下半年已经发起过两轮招商推介会,希望赢得广告主青睐。
省级卫视自身能够获得的办台资源有限,如今想要从外部市场获得补充资源,必须提供给广告商一些非投放不可的理由。网络媒体广告收入之所以一路上扬,主要助力因素还是抓住了年轻人市场。广告商看重消费潜力大的年轻人市场,渴望广告收入的省级卫视自然也要在这方面达成一致。
央视与省级卫视的情况有一些区别,不能说央视差钱,但央视瞄准年轻人市场,也有自己的理由。
娱乐办台不是央视的最高追求,但主流价值观输出是央视义不容辞的责任。
年轻人的思想是进步、自由的,但网络舆论环境的复杂,导致年轻人成为变量因素巨大的特别群体。主流价值观输出必须面向年轻人,央视正在努力将这件事情做得更好。但目前来看,对于央视这样历史悠久的传统电视台而言,争取年轻人注意,实在是一项令人焦虑的课题。
内容不够活泼、节目形式古板、画风土气、官方属性浓厚,都导致年轻观众婉拒传统电视台,投向网络视频平台怀抱。
电视台没有理由放弃年轻观众,为了与他们打成一片,只能进行年轻化改革。
央视的典型表现是主动向年轻人靠拢,向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流行文化靠拢。
接纳流量艺人,充分利用青年偶像在年轻人中的庞大影响力,是央视向年轻人喜爱的流行文化靠拢的表现之一。
犹记得2015年之前,流量艺人的粉丝,都将自家偶像登上央视平台视作一项引以为傲的实绩。
众所周知,央视是一贯的高冷,在遥远的2008年,选秀节目出身的李宇春参加央视直播的奥运倒计时100天晚会,因未获得镜头,一度让粉丝愤慨不已。
直到2015年时,央视对待流量艺人的态度也还是严格的。当年,四大流量之中的鹿晗、吴亦凡为春晚五度彩排,最终还是被刷下,没有在大年三十晚上与全国观众见面。
第二年,四大流量之中的另外两位——李易峰、杨洋顺利登上春晚,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官方对青年偶像的认可。
近几年,央视主办的各大节庆晚会,几乎已经成了流量艺人的大杂烩舞台。现在,也不会有粉丝再将自家偶像登上央视舞台,当作一件多么大惊小怪的事情。央视的套路,粉丝已经摸清了——请我们哥哥为官方活动代言,不就是想要我们的关注吗?我给就是了,反正我也没多大损失。
省级卫视的危机感
省级卫视今年以来一直在尝试工作室制度改革,通过成立主持人工作室、导演工作室、自办节目工作室,为体制“解绑”,解决不断冒出来的新问题。
湖南卫视是省级卫视中较早进行工作室制度改革的电视台。2018年以来,已成立12个下属工作室,包括陈歆宇、徐晴、王琴、刘伟、安德胜、沈欣、刘建立、王恬、秦明、洪啸、孔晓一等11个自办综艺节目导演工作室,以及卞合江后期工作室。
湖南卫视已经算省级卫视中比较能把握年轻人口味的电视台,青春进行时剧场也做出过一些成绩,可即便如此,也还是有强烈的危机感。在分两批次成立的12个工作室中,年轻化趋势是比较明显的。
徐晴工作室、刘伟工作室、沈欣工作室、王琴工作室,都由80后、90后挑大梁;洪啸工作室三位95后导演,也已产出过综艺作品;王恬工作室已经有00后实习生参与工作。
年轻人总是最了解年轻人的,只有通过工作室改革,将台内资源下放到冲劲更强的年轻创作者手里,才能更好地与年轻内容消费者形成默契,各取所需。
卫视工作室制度附带的另一项好处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流失问题。
近年来,电视台人才出走,担任视频平台高管或成立个人创业公司,都是数见不鲜的事情。
普通员工的离职与跳槽,尚且不是电视台最头痛的事情,但核心人才的流失,往往会成为电视台心头不可言说之痛。
五大一线卫视中,以电视届黄埔军校自居的湖南卫视,对这个问题拥有绝对发言权。
《爸爸去哪儿》总导演谢涤葵,《花儿与少年》总导演廖珂,《快乐男声》制片人龙丹妮,《快乐大本营》导演易骅,《天天向上》制片人张一蓓,原芒果TV董事长聂玫,都在湖南卫视任职多年后选择离开。
电视台如今积极成立主持人工作室、自办节目导演工作室,目的当然是希望与优质人才形成捆绑,缓解近几年的人才流失危机。
今年7月份,湖南卫视发布的2.0版工作室制度中,就提出工作室签约成员须签订《特殊人才保护协议》,遵守竞业禁止和竞业竞争条款。相应的鼓励制度是,每个工作室7名核心成员可分享全工作室70%项目价值奖,加强对头部人才的保护。
一线卫视中,浙江卫视虽然没有明确官宣成立频道下属工作室,但近来也在积极打造厂牌概念。本季度召开的招商会上,曾将陆浩、吴彤、金磊、姚译添、蒋敏昊作为5大厂牌,重点推出。
积极改革、求变的初心是好的,但在一系列猛烈的改革之后,传统电视台是否真的能迎来下一个春天,还需耐心观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