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厉害了!“神十一”航天员成为“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

2016/10/17 11:56:00 

  

  原标题丨厉害了!景海鹏、陈冬成为"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升空。

  飞船在轨运行期间,两位航天员将首次以“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身份持续发回报道,形成全媒形态系列报道产品“新华社特约记者太空日记”。

  据了解,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17日升空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期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

  此次两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在完成既定任务之余,将作为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对他们的太空工作、生活情况,通过文字、音频或视频等方式进行报道。

  “很憧憬从太空看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祖国。”陈冬说,把任务完成好之余想“拍拍照,多看看窗外的风景”。景海鹏说,他第一次执行太空任务时忘了拍照,第二次才得以如愿。他们在太空期间拍摄的照片也会由新华社播发。

  同时,这两位航天员将首次与受众互动。

  新华社各新媒体、网络终端将广泛征集海内外受众的提问——比如在推特和脸谱上发起话题标签“#提问中国航天员(#AskTaikonaut)”——整理网友最想知道的问题,发给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

  这些内容将被加工制作成文图通稿、融媒体页面、H5页面、视频短片等,向媒体用户播发,并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新华网等终端呈现。

  “新华社特约记者太空日记”系列报道是新华社在媒体融合方面的又一次重要尝试。

  

  10月16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景海鹏(左)、陈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席记者见面会。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相关阅读: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33天,航天员有啥保障

  文丨张素 来源丨中新社

  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在太空飞行33天,时间长度已属于中长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发布会上说,将采取四方面保障。

  武平说,随着飞行时间增加,太空环境对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心血管功能减退问题愈加突出,还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肌肉萎缩和骨丢失。

  她说,为此需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确保两名航天员健康生活、高效工作。

  首先是医监医保。飞行期间将综合利用医疗询问、基本生理指标检查、尿常规检测、心肺功能检查等手段,定期对航天员实施健康状态评估。还将更加注重舱内微生物控制,配备预防治疗药品和相关医疗器械。

  “任务中将首次建立起天地远程医疗支持系统,通过天地协同会诊,解决航天员在轨‘看病’问题。”武平说。

  其次是失重生理效应防护。通过配备防护装备和锻炼设备,尽量降低失重对航天员带来的不利影响。

  武平举例说,航天员可以使用套带来解决飞行初期出现的头晕、鼻塞等不适反应。还有通过拉力器和自行车功量计锻炼,在工作时穿着企鹅服,均可对心肺功能下降、肌肉萎缩和骨丢失等进行综合防护。

  第三是营养健康保障。这次任务携带的航天食品种类近百种,食谱周期达到5天,膳食结构更加科学。“这些食品可以满足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的能量摄入和营养需求。”武平说,同时也考虑了一些个性化需求。

  第四是针对本次飞行任务时间长的特点,加大心理支持力度。

  “在专业心理医生支持、亲情交流和航天员团队支持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技术手段。”武平说,比如研制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心理舒缓系统,升级了天地信息交流系统,方便航天员与地面双向沟通,以此缓解他们的压力。

  -完-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