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论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

来源:《新闻实践》  发布日期: 2010年6月24日 14:30 

 10年前,《玫瑰有约》舞动着“玫瑰”大旗,每周一次演绎着浪漫的情调,给予人们无限的宽慰与憧憬。10年后,随着《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的相继开播,新一轮荧屏婚恋交友大战在2010年初春悄然拉开。这一轮交友节目因应了当下社会 “剩男剩女” 的热点现象,直接被冠之以“相亲”节目之名,凸显其功能性特征。

  然而,就像“选秀风”、“故事风”、“麦霸风”等每一次电视节目风潮一样,这次的“相亲风”在掀起收视热潮的同时,也陷入了全社会的争议与声讨之中,沦为“相亲”节目不像“相亲”节目、“娱乐”节目不像“娱乐”节目的境地,似乎中国的电视节目永远摆脱不了被指责的命运,似乎探讨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话题永远是一个伪命题。这当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结果。针对“相亲”节目热播的荧屏现象,本文在剖析其存在问题的同时,着力于探讨中国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以期对中国电视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亲”节目走俏荧屏

  4位老人,父母两人,一个孩子,80后独生子女的“421”家庭结构,使他们的情感婚恋成为整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头等大事。然而现实状况是,在传播和沟通手段越来越发达的同时,人与人之间实际的交往却越来越少了,因此,通过相亲打开社交圈被广泛接受,这就是目前热播的“相亲”节目兴起的社会基础。

  2010年1月,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开播。一时间,“相亲”节目成为荧屏新宠,短短几个月,出现了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安徽卫视的《缘来是你》、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重庆电视台的《凡人有喜》等“相亲”节目近十档,收视率也屡创新高。《非诚勿扰》开播两个月就迅速占领了娱乐节目收视率第一的宝座,超过了连续十几年的收视冠军《快乐大本营》。数据显示,《非诚勿扰》“元老级女嘉宾”马诺被选走的那期节目,收视率竟高达3.76%。

  同样打着“爱情”的旗号,这一轮相亲节目与10年前的婚恋节目相比,在目标人群和功能定位等方面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

  从70后到80后

  如果说10年前以《玫瑰之约》为代表的婚恋节目的主角是70后的话,那么10年后《非诚勿扰》掀起的相亲节目风潮则把视角投向了80后。节目嘉宾主要以一代大城市独生子女这个具有特殊成长背景的断代人群为主。

  从服务到娱乐

  虽然缘起于社会的“剩男剩女”现象,但与《玫瑰之约》等婚恋节目相比,相亲节目在娱乐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相亲的服务功能被淡化。因此,有观众认为,相亲节目是“变质的相亲”,并非“成人之美”,而是沦为“秀”的舞台。

  令人堪忧的几个争议

  争议1:造假

  不少网友指出,《非诚勿扰》中部分长相靓丽、伶牙俐齿、戏剧冲突效果较明显的“剩女”,都是导演组为求得高收视率和节目效果刻意安排的。一些嘉宾也不讳言,参加相亲节目并不是为了找男友,而是有其他目的。来自北京的平面模特、20岁女生马诺就大方承认,她就是想借参加这样的节目争得进入娱乐圈的机会。虽然马诺的坦白遭遇了网友抨击,但马诺的博客日点击率超过万次、工作邀约陡增、迅速上位成为红人却已是不争的事实。此外,相亲红人“富二代”刘云超、宁波“口罩男”也都拥有了一批粉丝。

  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为找到另一半而去的?在天涯、猫扑等网络讨论区中,接近7成的网友对节目真实性表示怀疑,一些网友留言“相的不是亲,是出名,没有诚意”。除了“假相亲、真出名”等嘉宾参与的目的受到观众指责之外,相亲节目中嘉宾身份的造假问题也被放大到社会诚信的高度受到谴责,认为相亲节目的“造假”,对于那些真心寻找约会对象的参与者,以及投入真情收看节目的观众来说,都是重大伤害。

  争议2:拜金

  相亲节目为适龄青年提供了一个在大庭广众之下寻找爱情的机遇,然而,从2010年的相亲节目中,观众却充分领略了部分80后青年严重扭曲的爱情观。赤裸裸的拜金主义爱情观,以及节目刻意对媚金炫富心理进行张扬的情节,让习惯了欣赏含蓄、凝重、悲怆、幽怨的“中和之美”的“内倾情感型”的中国观众大为咋舌。比如,一位爱好骑自行车且无业的男嘉宾问马诺:“你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吗?”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宁愿坐在宝马里边哭,也不愿意坐在单车座位上笑”,从而被称为是“史上最刻薄拜金女”。

  争议3:恶俗

  相亲节目为单身男女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服务平台,但迫于收视率压力,对伦理、导向的把握偏离了尺度,电视荧屏上出现了种种恶俗表现。比如,一个“富二代”大肆宣扬自己曾谈过七八个女朋友,女嘉宾则回应说:“还没有我的零头多呢!”

  最让观众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嘉宾的雷人语录。“你的胸毛好性感”、“我不介意你的年龄,但我担心你的女儿会不会和我争零食”等一些麻辣语录出炉后,迅速成为热议的话题。

  从已播出节目来看,一些处于弱势、收入低和长相一般的男嘉宾,其经济能力、容貌、职业和社会地位等无不成为女嘉宾的调侃对象。一些节目中明显表现出嫌贫爱富、轻视普通劳动阶层的不良现象。

  相亲节目热的冷思考

  毋庸置疑,电视节目制作者都希望自己制作的电视节目为观众所喜闻乐见,但相亲节目的热播却令人喜忧参半。节目切合了时代脉搏,受到了观众喜爱,但同时,“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相亲节目失去曾经鲜活的艺术朝气,出现迎合的媚态,求取收视率和广告的功利性显见突出,从而使自己沦为又一个娱乐世界的浮世绘。因此,作为一个舶来品,相亲节目的本土化,首先引发了笔者关于“文化自觉”的思考;其次,电视媒体是大众文化的领头羊,相亲节目的大行其道与热议纷纷引起了笔者关于电视媒体在消费时代究竟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的思考。

  本土化的重点在于“化”

  针对观众对于相亲节目“造假”的争议,打造出《带我走吧》(Take me out)等约会节目的英国Fremantle Media公司中国首席代表邢文宁说:“其实,越是发达的国家,节目里的托越多。不是说他们结过婚或者其他什么,应该说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来交友的,但是同时抱有其他目的,比如要出名。以日本为例,可能在一个节目的30个嘉宾里,有28个是托,但是这种托,是一种开放式的,是观众都知道的,大家把这当作一档娱乐节目来看,附带有一些相亲的诉求。但是,不能伤害到人,无论嘉宾还是观众。”

  上述说法预设了一个逻辑起点,那就是,在西方的相亲节目中,嘉宾造假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必须的,因此,中国观众就应该接受相亲节目中的造假。发言者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跨文化传播以及其中的“文化自觉”问题。

  与10年前《玫瑰之约》等婚恋节目克隆自台湾节目《非常男女》不同,2010年的相亲节目浪潮发源于西方,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就是购买了英国相亲真人秀《带我走吧》的版权而推出的。3月底,继一年前《谁敢来唱歌》和《挑战麦克风》的版权纠纷之后,湖南卫视还因《我们约会吧》和《非诚勿扰》的版权问题,将江苏卫视上诉到了国家广电总局。改革开放以来,境外节目为中国电视人打开了一扇学习境外多元的电视艺术形式的窗口,促进了中国电视工作者观念与创作方式的转变。境外节目本土化,丰富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内容和种类,提高了中国电视文化的整体水平。但是,在境外节目本土化过程中,也存在着文化冲突、克隆带来的同质化、版权带来的法律争议等诸多问题。

  境外节目本土化要具备足够的“文化自觉”意识,要对西方节目形态中承载的那些西方文化价值观念进行解析与重构,吸收那些团结、乐观、坚强、刚毅等合乎中国文化价值要求的部分,而对那些博彩、过度竞争、暴露隐私等显然与中国文化价值不兼容的观念元素,谨慎地进行剥离。比如,境外相亲节目中大多数嘉宾是“托”的现象并不能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可,因为大多数中国观众是带着对爱情的美好期待以及对嘉宾配对的真诚祝愿收看节目的。假如欢声笑语过后不过是一场闹剧,显然不能令观众接受。

  近年来,许多电视节目排斥电视文化所透射的意义与价值,淡化传统综艺节目的教育导向功能,对纯娱乐性极度推崇,在无深度但轻松流畅的情节和场景中,在令人兴奋而晕眩的视听时空中,消解了时间感、历史意识以及与现实生存的真实性联系,使观众获得短暂的、浅层的快乐。荧屏上的低俗化甚至恶俗化现象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由此导致的媒体公信力下降,媒体文化走向粗俗、粗糙的现象令人担忧。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