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东方早报》、《伊周》明年正式停刊,下一个将是《北京晚报》?

来源:梅花网  发布日期: 2016年12月12日 09:56 

  2016年以来,纸媒停刊的消息几乎以每月一个的频率刷爆朋友圈,10月份梅花网MICE发过一篇《京华时报》将停刊的报道(《京华时报》被曝将停刊盘点报刊媒体的生存现状),文章中指出纸媒的日薄西山被传媒业关注已不是一天两天,而今年一连串停刊事件的轮番轰炸,尤其是几家颇具影响力的市场化纸媒或拥有强大背景的官方媒体的关停,将传统媒体人的危机感推向了极致。

  《伊周》明年正式停刊,连时尚杂志都没能挺过寒冬

  近日,国内知名时尚杂志《伊周Femina》(以下简称《伊周》)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新一期杂志卷首语。这篇由《伊周》杂志出版人邓堪亲自执笔撰写的卷首语开篇即表示:"相信很多即使不是传媒或者时尚行业的读者朋友,也通过各种渠道听说了《伊周》即将停刊的消息。"

  邓堪在文章中表示,"是的,在2016年的冬天,我们将结束与千千万万潮流女生一起探索自我和世界的旅程。"上述这一文章证实了《伊周》即将停刊的消息。

  对于《伊周》停刊的具体原因,文章透露,"不可否认,在整体经济以及纸媒的寒冬,我们努力创造新模式的改革进程并不顺利,《伊周》在整个中国时尚传媒的历史进程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留下了自己的故事。"

  

  《伊周FEMINA》曾经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女性时尚周刊

  有多名《伊周》杂志工作人员表示,杂志团队将会继续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届时将会一并公布相关信息。

  《伊周》创刊于2008年5月,曾经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女性时尚周刊,其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优家画报》和《红秀GRAZIA》等。2009年由双周刊改为周刊出版,隶属于赫斯特媒体广告集团(中国)旗下。《伊周》在其官网上称自己为"国内No.1国际潮流周刊",开拓了平面杂志、iPad电子杂志、网络社区、移动终端,发行量巨大,覆盖国内一线及二、三线城市。

  目前,《伊周》除了纸质版杂志之外还有iPad电子杂志、网络社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业务,不过上述杂志内部人士并未透露这些新媒体业务是否会在明年1月一并关停。

  

  《伊周femina》最新期刊封面

  纸质杂志的收入主要依靠广告,据梅花网广告监测数据库的统计显示,广告主对杂志投放的预算逐渐缩减,2016年上半年的中国杂志广告市场较去年同期大跌29.4%;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微信公号、以粉丝经济推送的KOL市场逐渐壮大,也让传统杂志压力剧增。时尚杂志市场面临下滑,这是不可逆转的全球趋势。

  《Marie Clarie嘉人》运营层面也存在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广告业绩下滑,《伊周FEMINA》停刊或将只是赫斯特中国重组的开始,而赫斯特媒体广告集团(中国)旗下的另一本时尚杂志《Elle世界时装之苑》也于此前宣布改版。

  有知情人士透露,旗下另外一本主要杂志《MarieClarie嘉人》整体的营收状况较过去出现了明显下滑,赫斯特美国总部有高管明确指出该刊物在运营层面存在问题。

  

  据梅花网MICE搜集到的数据显示,《伊周》的停刊是继去年底《外滩画报》和《瑞丽时尚先锋》杂志停刊,今年8月份《芭莎艺术》与《新视线》停刊后,又一主流时尚杂志的停刊。

  "上海早报双雄"之一的《东方早报》明年停刊

  12月5日,认证为"报纸媒体人,纸媒研究者"的博主"传媒老王"在微博发布消息,"上海的《东方早报》确定停刊。"句末加了一个蜡烛的表情。从8月底起就传得沸沸扬扬的《东方早报》于2017年1月1日停刊的消息,在年末得到了证实。

  

  这份由当时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创办于2003的一份定位高端的报纸,强调对主流人群影响力,以深度、国际、文化等报道见长,曾在报业市场创下极高的口碑和影响力,被誉为"上海早报双雄"之一。

  上海报业集团停刊颇具影响力的《东方早报》,虽是互联网时代纸媒江河日下的无奈之举,但作为断腕式改革中的一环,也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传统媒体应对媒体融合大势、寻求转型的明智之举。

  香港《文汇报》北京新闻中心执行总编辑凯雷也转发了这则微博,并评论道:"上海,是中国31个省市区中第一个果决放弃纸媒的省份。",其言语中的态度明显是赞同《东方早报》停刊的决策。

  

  其实,早在今年的8月24日,"上海NO1"微信公众号就发布了一则《关注上海报业转型:传统媒体全员转型去做新媒体,行得通吗》的文章,文章透露明年上海报业市场将酝酿着巨震:上海早报双雄之一的东方早报,已确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停刊,员工整体转入澎湃新闻网。这一消息使得原本就危机四伏的传统媒体人对纸媒的悲观意识更加强烈。

  

  下一个将会是《北京晚报》?

  如果说《风尚周刊》、《心理月刊》、《YES!》、《风尚志》、《都市主妇》、《生活新报》、《外滩画报》、《瑞丽时尚先锋》、《新视线》等都市类、市场类期刊的停刊,还只是给实力较弱、陷入生存危机的纸媒敲响警钟的话,那么,《京华时报》、《东方早报》、《中国青年报》等强势纸媒放弃全部或部分报纸业务,就是捅破了垂死挣扎的纸媒最后一层窗户纸,"留给纸媒的时间与机遇真的不多了"。甚至有网友明确指出,下一个将会是《北京晚报》。

  

  11月中旬,"看电视"曾报道"首家中央级媒体纸质版部分停刊",《中国青年报》放弃周末纸质报纸、向全媒体转型的消息。这家中央机关报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都作出了构建全媒体平台的改革选择,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大报纸"们,更是纷纷加入到网媒、自媒体掀起的这场媒体革命中来。

  《京华时报》、《东方早报》无疑是其中的典型。这两家立足于北京、上海两大中心的强势纸媒,在当地所占据的超高市场份额令其他媒体羡慕,今年却依旧难逃停刊的厄运。当然,他们停播背后的根源、逻辑和目标都不完全相同,业界对停刊的评价也有所出入。

  《京华时报》被曝元旦休刊后,员工对于转岗交流的"安置"措施有所不满,这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京华成为"烟云",引发的更多的是业界的喟叹,而《东方早报》的停刊,却因为后续改革策略的支撑,得到不少媒体人的肯定,甚至让员工们看到了曙光。

  《东方早报》所属的上海报业集团,应该算是对新媒体冲击感知较早并作出应对的传统报业集团。2013年,上海报业集团组建后就发布了新闻APP"澎湃新闻",主动拥抱新技术和新渠道,谋求新出路。如今,"澎湃新闻"的创收能力早已超过《东方早报》,《东方早报》停刊后由"澎湃新闻"接盘,实现纸媒向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无缝对接,这也是上报集团提前布局互联网的结果。

  《东方早报》的雄心壮志:纸媒未死我们邀你读到地老天荒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0月,《东方早报》头版报纸刊登了2014年征订广告,既表现出了当今纸媒的生存困境,也表现出了《东方早报》的雄心壮志。广告词称"纸媒未死我们邀你读到地老天荒"。

  

  但如今看来,《京华时报》、《东方早报》、《中国青年报》等强势纸媒放弃全部或部分报纸业务,都在宣告着纸媒的没落和艰难。但是就像梅花网MICE对危机的解读,有的时候,危机就是机遇,好的危机决策能帮助企业化险为夷。无路结果如何,《东方早报》的停刊,确实成为无数不多的为媒体圈带来改革希望而非绝望情绪的停刊案例。媒体人石扉客就评论称,东早停刊不仅不是问题,还是绝对正确的战略决策。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