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儿童专用”乱象难除

来源:《法人》  发布日期: 2017年1月5日 13:49 

  摘要: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家长在选择儿童用品方面更加注重天然和安全。同样的配方,添加一些非必需元素,贴上“儿童”标签,商品就备受家长青睐,价格更是水涨船高。对于高价无高质的儿童食品,有必要健全、完善国家标准,从根本上治理当前的市场乱象。

  “儿童专用”乱象难除

  对于高价无高质的儿童概念食品,有必要健全、完善国家标准,设置专门的监督检验机构,尽快将婴幼儿及儿童食品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从根本上治理当前的市场乱象

  同样的配料和成分,添加一些非必需的微量元素,只要贴上“儿童”标签,这样的商品就特别受家长的青睐,价格更是水涨船高。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家长在选择儿童用品方面更加注重天然、保健与安全。儿童饼干、儿童面霜、儿童洗衣液??各种“儿童专用”的商品亦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消费场所。然而,这些打着“儿童专用”旗号的商品,真如介绍的那样靠谱吗?

  “目前儿童食品市场乱象多,大多‘卖概念’,不仅价格虚高,还不见得更有利于儿童的营养吸收。”外卖O2O平台干净么创始人刘鹏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

  儿童食品多为“噱头”

  “给宝宝买儿童专用的,会觉得更放心一些。毕竟大人和小孩的体质不同,尤其在食物方面最好还是区别开来。”在北京某大型超市里,正在为女儿挑选儿童挂面的肖女士告诉《法人》记者。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儿童挂面,肖女士最终选择了一款儿童加钙挂面。

  “这儿童挂面真有加钙的功能吗?”面对记者质疑,肖女士说:“我也是第一次购买,所以也不太清楚具体效果如何。不过应该有一定的功能性,要不然不会在食品外包装上写着‘使牙齿、骨骼更强健’。”

  据一位营养专家介绍,目前很多食品都宣称对儿童发育和健康成长有更好的功效。这应该分两方面看:一方面,添加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确实对儿童健康有一定的益处;另一方面,添加的营养素能不能起到实际的效果,主要看儿童需要哪种营养素和营养素的含量。很多商家宣传的“儿童专用食品”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实际含量太少,几乎起不到作用。

  一位超市工作人员告诉《法人》记者,家长在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经常会询问是否适用于儿童,而往往“儿童专用”这类商品也是最受家长欢迎的。

  据《法人》记者了解,这些儿童食品不仅种类多,在口味和口感方面也更符合孩子的喜好。而且在包装设计上更加“卡通化”,造型可爱,销售时还常常赠送小玩具。

  不过跟普通食品相比,儿童食品价格明显“高出一筹”。以打上了“儿童专用”标签的挂面为例,一袋重350g的儿童高钙挂面售价为18.4元,而普通面条900克才售10.8元。除了外形上比普通挂面看起来更小、更短之外,对比“儿童专用”挂面和普通挂面的配料表以及营养成分表,两者并无太大差异,只是有的儿童挂面里添加了所谓的营养强化剂。

  对此,食品饮料战略定位专家徐雄峻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儿童食品的出现是现实需求,也是市场精细化的表现。如今家长对于儿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使得儿童食品非常紧俏。很多商家就抓住消费者需求的痛点,从包装、品质甚至价格上标榜儿童食品更安全,或者更适合儿童食用?

  “确实有一些品牌做儿童食品很成功,但大部分可能噱头更多一点。”徐雄峻表示,本质上说,儿童食品成分与普通食品差异并不大,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一些不法商家打上“儿童专用”的噱头做卖点,卖高价。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更直言:“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儿童专用’,一些所谓的儿童食品不过是用多加点糖、多加点香精、在包装上画点卡通人物之类的手法来吸引孩子,对健康没有任何额外益处。”

  “儿童专用”监管真空

  据了解,目前我国对婴幼儿食品的监管尚处于真空状态,并未出台关于儿童食品的针对性法规及标准。食品生产厂家在生产儿童产品时,执行的多是成人标准。

  因为没有明确的规定约束,才给了许多生产厂商可乘之机,使他们游走于法律法规的灰色地带,开发出诸如儿童面条、儿童芝士、儿童酱油、儿童牛奶等一系列“儿童专用”产品推向市场,并以高价获利。

  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刑事法律事务部主任、高级合伙人郑传锴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目前我国尚无专门针对儿童产品的安全标准,所以到底何为“儿童产品”,没有明确的定义。

  2010年3月17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发布了“儿童产品”定义解释条例提案,进一步解释了《消费品安全改进法》(CPSIA)对“儿童产品”的定义:“为12岁或以下儿童设计或主要使用的消费产品”,须符合更严格的铅含量限值、追踪标签、测试和认证要求,以及CPSIA规定的其他要求。

  郑传锴表示,从CPSC发布的解释提案来看,“儿童产品”应该是制造商利用科技手段,生产出更为适合儿童使用、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且有别于一般用途产品的“专用产品”。但现实中的部分生产企业和商家,以谋取利益为目的,将不具备儿童产品用途或功能的一般用途产品贴上“儿童专用”的标签,按照“儿童产品”的价格售卖,这不仅欺骗了消费者权益,也违反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徐雄峻亦表示,虽然一些食品没有明确标明“儿童专用”字样,但是,生产厂家在外观和包装上打上儿童卡通形象,也是进一步引导消费者这是属于儿童消费的食品,这在监管上也是空白的。

  郑传锴同时认为,尽管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儿童产品安全标准”的相关法律法规,但这绝不是企业可以投机取巧、趁机牟利的借口。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要求生产厂家和商家要诚信经营,不得虚假宣传,不得欺瞒消费者。

  根据现有法律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将不具备儿童产品用途或功能的一般用途产品贴上“儿童专用”标签售卖的行为属于虚假宣传行为。

  而消法亦明确指出,商家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采取文字或广告变相吸引消费者购买,让消费者误以为自己买到的是儿童产品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行业标准亟待确立

  对于高价无高质的儿童概念食品,业内专家们认为有必要健全、完善国家标准,设置专门的监督检验机构,尽快将婴幼儿及儿童食品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从根本上治理当前的市场乱象。

  专家指出,如果长期对那些营销噱头、虚假宣传和销售行为坐视不管,久而久之,伤及的只会是孩子们的健康。

  “要真正解决好儿童食品安全问题,立法部门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法律法规来加强市场规范,是必要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引起重视,对儿童商品的质量严格按照制度标准来执行。”徐雄峻特别强调。

  刘鹏亦对《法人》记者表示:“出台标准是遏制乱象的前提,但不是全部,有了标准还要看标准合不合理,监管严不严格。”

  “现在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打假只能让真品受伤害。规范乱象就要建立标准,提高门槛,建立壁垒,把好的商家突出,让好的商家好做生意,达到良币驱逐劣币。市场只要能做有效区分,自然而然会规范。”刘鹏说道。

  此外,徐雄峻还指出,家长们在选择“儿童专用”食品时,要谨防不法商家打擦边球。对没有标注“儿童专用”字样但是打上儿童卡通形象的包装食品,应仔细查看成分标识、营养配比和成分来源,要擦亮眼睛去识别商品是不是合法的、安全的。

  在理性消费的同时,家长还应该对打着“儿童专用”食品噱头的虚假宣传和销售行为依法进行打击。一旦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等侵权事件,要尽可能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和举报,维护孩子们的权益。

  “对企业来说,最好的财富是诚信,最高的法律是良心。”郑传锴说。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