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8日下午5:28,《云南信息报》官方微博终于就业界热议的停刊关门传闻作出正式回应:“云信君今天听到好多关于《云南信息报》的传言,向大家报告一下,云信君好好的,时下内部有调整,是基于担当和责任,为的是和这个时代一起走得更远。”消息发布后,多位报社员工也在这条微博下面留言,并称报社还在。 消息发布后,多位报社员工也在这条微博下面留言,并称报社还在。 微博认证信息为“《云南信息报》时事新闻中心副主任徐蓉”,在转发这条官方微博时评论:我很庆幸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热爱的工作和一个历经辉煌的媒体,任何行业都有兴衰起伏,看你如何看待自己曾经的选择。境由心生,卑鄙之人生卑鄙之心;懂得感恩之人自会感谢这段历程。 17年,从开始到现在,它的辉煌它的低谷我一直都在,现在以后我也还在。瘦身是为了更好前行。 我还在,自会努力。 与此同时,一些员工看到其它微博上有关《云南信息报》要休刊之类的消息后,也专门在下面进行回复。“云南信息报记者冯蔚”在微博上回复网友时称:问题是我们还在啊?没停刊没垮台。并随后在自己的微博上感慨:标题党害死人,真不是盖的。 事实上,让媒体圈内人士认为“云信”将要停刊的直接原因最早来自4月25日和26日连续两天的《云南信息报》头版出现大幅留白,并登出“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的字样。 随后,从昨天至今,一些自媒体的文章内容又坐实了“云信”有重大变革的传闻。今天,一篇据称为该报经营系统在职员工的写的《再见!云南信息报!》一文,在朋友圈广为传播,引起媒体圈的议论纷纷。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虽然今天下午报社微博明确否定“云信”已死的传闻,但并没有止息人们关于“云信”经营不善、发展前景堪忧的猜测。 之前有该报社前员工向蓝鲸传媒透露,报社从去年年底就开始了资产清算,在“闹分家”。“前几天说要裁员,裁的幅度很大,在我看来对整个架构是一个伤筋动骨的事,能够留下的人也不多,所以才出了这样一个东西。” 这名前员工还透露,“整个报社经营部门差不多都裁完了,摄影部门没留几个,采编部门要留的稍微多一些”。 公开资料显示,云南信息报成立于1985年,前身是《云南经济信息报》,后改名为《云南信息报》。1999年初,《成都商报》注资600万元,派员在昆明合办《云南信息报》。 有消息称,成都商报这一举措“激活”了昆明的报业市场,并形成了《春城晚报》、《都市时报》、《生活新报》和《云南信息报》4家分食昆明都市报市场的局面。 2003年,成都商报撤资,云南信息报主管单位改为云南省新闻出版局。 2007年,四处扩张的南方报业出资重组了云南信息报。南方报业“挺进”后的云南信息报给云南本地生态带来了许多改变,《云南信息报》提出“办云南一流的政经主流大报”的战略,直接移植了许多南方都市报的内容,新闻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 但从去年开始,一直波澜不惊的昆明报业市场频现危机。去年6月份的一场“讨薪”事件,首先把《生活新报》推上风口浪尖。去年6月30日,《生活新报》“休刊”。 名为“休刊”,实际上只保留了刊号的象征意义,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留存价值。 而据时任《生活新报》总编辑的李克炎去年所写的一篇内部文件,昆明四家都市报广告收入均已减半。《云南信息报》靠过去留存的2000万利润维持。 此次出现异象的《云南信息报》是靠过去留存的2000万利润维持,并在去年,取消了各州市的《读本》。这两天的头版大幅留白,虽说是“明志”,但更多的应该是无奈与无力吧。 对于《云南信息报》如今的遭遇,云南电视策划网主任、微博“云南写手风之末端” 也在微博上感慨:今天《云南信息报》在内部调整遣散人员了。这张创造过云南本土媒体很多辉煌的报纸,和我个人有太多的关联。在它的全盛时期,我曾同时在上面一周开三个专栏:时评,美食、历史掌故——它的稿费高于其他媒体。最长的一个专栏开了整整五年。也是它首先报道的“躲猫猫”事件和其他一些新闻策划,我个人也深度介入了。它的一些新闻报道,我曾用来做教材培训编辑。没想到今天走到这一步,我心里百感交集。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