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文明》杂志打造“让世界读懂中国”新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 2017年3月14日 10:22 

  摘要:如何让我们的期刊走向世界,怎样提高我国期刊的国际地位一直是个热门话题。现在我国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攀升,受到了国际认可。本文是《传媒周刊》特别策划“期刊走出去”话题,请期刊社分享走出去的经验和思考,以飨读者。今天我们来介绍的就是一本带有民间色彩的杂志——《文明》。

《文明》杂志打造“让世界读懂中国”新模式

  近年来,有关期刊走出去的话题一直被国内业界广泛关注,如何加快我国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如何提升我国期刊的国际地位?如何在挑战中找准机遇?随着我国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攀升,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期刊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得到国际认可,取得越来越卓著的成效。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期刊走出去的难题,也正成为业界的必然选择。为此,本期《传媒周刊》特别策划“期刊走出去”话题,请期刊社分享走出去的经验和思考,以飨读者。

  一本来自中国,带有民间色彩的杂志,竟多次收到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等人的贺信或称赞。这本杂志就是《文明》。

  自2001年创刊以来,《文明》15年间共得到3次国际奥委会全球授权,向世界展示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奥林匹克精神。自此,《文明》跻身国际高端传播平台,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奥委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6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馆共同认可的合作伙伴。由《文明》积极推动运作的借力奥运文化、文明交流等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为融汇中西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的借鉴模式。就此,《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专访了《文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娄晓琪。

  植根中华文明 交流共促发展

  由娄晓琪担任“掌门”的《文明》,已传播到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然,这不是娄晓琪生命中的第一次“敢为天下先”。

  1993年年底,在娄晓琪的策划推动下,北京开城市问题实践之先河,掀起了文明工程大型公益活动“公厕革命”,通过公厕问题研究一举推动政府与社会开始关注城市发展的最基础、薄弱环节的改造,使北京当时的如厕难问题得到解决。借此机会,由娄晓琪发起的由中央和北京20家媒体联合主办创立的“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也应运而生。2001年12月,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创办了《文明》杂志。

  谈到《文明》的创办初衷时,娄晓琪坦言:“中国文化要想更快更好地走出去,就需要打造中华民族自己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文化品牌。”在他看来,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是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是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创刊以来,《文明》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我们坚守立足本土,植根中华文明;同时面向世界,兼容并包,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在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不同文明对话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在竞争和比较中补短扬长,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娄晓琪如是说道。

  《文明》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解读世界,以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角度让世界读懂中国。“我们所依托的资源和背景,是中国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积累和今天丰富多彩的新文化内容和新文化需求,国内外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和中国人天生对文明的感知与传承,这一切支撑着我们以中华文明为底蕴来认知和汲取世界文明精华。”娄晓琪补充道。

  坚守“文明”标准 尽显和谐融合

  自创刊至今,《文明》选题几乎囊括世界各国,从美国、俄罗斯到梵蒂冈、摩纳哥,遍及全球数百个国家的主题内容都有所涉猎。从中国的56个民族到非洲这块文化的绿洲和沃土之最迷你部族,《文明》15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编织着世界民风民俗之多彩画卷。“创刊15年来,《文明》积累起一套规范与传统,也给自己设置了原则,即不媚于时俗,不急于求成,不搞话语霸权,不行文化歧视,不片面地妄下断语。”对于《文明》所坚守的文化标准和尺度,娄晓琪一言以蔽之。

  《文明》一方面曾派或特约相关专业的摄影师和编辑深入中国56个民族、31个省(区、市);一方面远赴海外,如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巴西、阿根廷、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希腊、意大利、瑞典等五大洲近百个国家,独立制作凸显文明思想性的选题报告800多个。

  以中华文明为底蕴来认知和汲取世界文明精华的《文明》,以其明确的主题,通过对文明的深度认知,展现出中华文明具有普世性的文明价值——和谐与融合。对此,娄晓琪进一步阐释道:“和谐体现的是包容和对话,既是一种文化风度,又是一种文明能力,是人类的大智慧;融合是发展与进步的前提与基础。和谐中积极融合、引导、协调、提升和规范多样性,在多样性中积极对话,进而从中提炼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前进动力。”

  展示中国形象 发现世界之美

  《文明》一直将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和纽带,以此推动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从2004年开始,经国际奥委会独家授权,《文明》推出了“新北京·新奥运”系列珍藏特刊共10本,为中国和奥林匹克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文明》奥运系列特刊同时成为获得国际奥委会认可向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赠送的第一套“奥林匹克文化读本”;2012年伦敦奥运,《文明》创造性地推出“《奥林匹克宣言》——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Ⅰ”,并开展“《奥林匹克宣言》全球文明传播”等经国际奥委会授权的一系列活动,在有效传播展示奥林匹克文化的同时,成功传播展示中华文化;2016年2月,《文明》推出《冬奥·北京冰雪文化》特刊,开启了中国春节和奥林匹克世界两大文化的融合之旅,立体展示22届冬奥会以及中国与冬奥会的不解之缘,生动勾勒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盛景。

  对此,娄晓琪表示:“在奥林匹克的旗帜下,《文明》将一座座奥运城市相连,将奥林匹克文化变成连接全世界青年的纽带,为不同文化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他认为,这是奥林匹克传播的一个创新模式,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全新模式,也是奥林匹克与世界文化大融合的崭新开始。

  2015年11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周年暨第38届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由《文明》特别策划推出的《人类的文明记忆·世界遗产》系列珍藏特刊I《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国世界遗产》成为大会指定唯一文化读本。在大会期间受到博科娃总干事、秘书处高级官员和世界各国与会代表的好评,一致认为《文明》特刊内容丰富、易于阅读和传播,很好地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世界遗产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国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所形成的辉煌文明成果。

  2016年6月,一年一度的中美高层对话磋商在北京拉开帷幕,《文明》推出《中美人文交流》特刊,经中美双方同意,成为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全体会议唯一读本,开创了两国间交流对话传播的新方式,第一次成为国家间外交对话的新平台。娄晓琪向记者介绍道,如今,《文明》已成为被国际认可的有国际高端影响力的中国“民间性”期刊和文化传播机构平台,能够领先发起和参与全球性高端文化对话传播活动,助力中国参与建构国际传播话语权。

  近年来,《文明》杂志开始积极探索把“让世界读懂中国”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来实践,并通过多个案例在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形成了一个“让世界读懂中国”的新模式。

  “‘让世界读懂中国’是一件既利己也利人的事情。对《文明》来说,一方面及时向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的变化,以便世界了解中国、认同中国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让世界接受中国文化并因此调整相关政策;另一方面,这也是《文明》了解世界并向中国读者讲述世界故事的一个过程,发现世界之美,并让中国读者接受与欣赏世界文化。”娄晓琪阐释道,对中国来说,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关键在于首先用国际视野来面对和理解自己,在理解自己的基础之上,才能逐步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参与全球话语体系的建构,并参与国际传播话语权的竞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明》不是打造出来的,是人类文化千百年的积淀孕育了它。”在娄晓琪看来,“我们只需站在世界历史文化的高地上,轻轻地擦拭,就会看到金光灿灿的文明成果。”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