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印刷机性能的日趋完善,行业对印刷机的要求已不再仅仅是如何设法提高印刷质量,而是如何能够使价值昂贵的设备投资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印刷机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于是,过去在印刷完成后需要单机完成的加工作业,如模切、打孔、压线及上光涂布、即时干燥等都逐渐集成在印刷机上,实现了印刷品的印刷和印后加工的一站式作业。这种联机加工的工作方式不仅大大缩短印刷品的生产周期,而且保证了印刷品加工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使设备投资得到更大程度地利用。 印刷机的联机上光技术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利用印刷机的印刷机组直接进行上光涂布。这种上光方式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投入即可实现联机作业,是一种较为经济的生产方式。但它的原理和胶印原理大致一样,即通过橡皮布将上光液转移到印刷品上。间接转移的方式造成上光膜较薄,无法充分表现出上光工艺对产品的质量提升效果。联机上光技术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利用专门设计的联机上光机组进行上光。它将原来的间接涂布方式改进为直接涂布方式,涂层厚度得到保证,上光质量得以提高,而且可以进行高精度的局部上光,使局部上光质量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现代上光机组大多采用柔性版印刷机的结构原理,随着柔性版印刷机结构的进步,胶印上光机组的结构原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早期开放式结构的辊式上光在各辊高速旋转上光时,辊上的上光液很容易甩溅到印刷品上或印刷机的其它部位,造成印刷品报废或机器、车间的污染,而且溶剂的挥发也会造成上光液的成分比例不稳定,使得上光性能不稳定,是一种趋于淘汰的结构型式。目前流行的主要是腔式上光装置,即封闭于墨腔中的上光液依靠网纹辊转移到上光辊上完成上光,涂布量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刮刀进行调节。封闭式的循环系统保证了上光液的性能稳定、用量节省。 目前,联机上光印刷机主要应用在包装印刷领域,根据客户对印刷品质量的要求不同,这类印刷机的配置也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上光机组根据企业自身的不同情况选择一个或多个机组,配置扩展型的加长干燥收纸装置,具有红外和紫外灯不同的干燥方式。上光机组和干燥装置的安装位置不同,上光加工的性能也会有细微的差异。如印刷后的双上光和多次干燥组合,可以保证获得最佳上光效果。 对于书刊印刷企业来说,由于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的印刷品也需要上光处理。多数印刷企业选择印刷机组后接上光机组和扩展型干燥装置,以完成书刊封面的上光加工。 印刷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发展趋势,要求印刷机提供尽可能多方面的增值服务,印刷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尽快配置现代化的联机印后加工,使联机上光生产满足现代印刷市场的发展需求。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