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人民日报增量 更有可看性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 2010年7月16日 09:26 

  1月4日,扩为24个版的人民日报以完整、全新的形象首次呈现读者面前。各部门以此次扩版为契机,丰富报道内容、创新报道方式,从当日报道组织和版面处理上看,内容充实,话题丰富,版面亮丽,不仅报纸更厚了,报道质量也明显提高。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

  站在辞旧迎新的节点上,回顾总结不平凡的2009年,展望令人期待的2010年。今天24个版,除了3个版广告外,共有125篇文章,其中辞旧迎新主题的有28篇,占22%,包括4个专版、3个头条,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例如,1版“回眸2009 喜看新成就”专栏突出报道了四川、广东两地在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5版也以整版篇幅对该主题作出呼应,有综述,有案例,有言论,有大事记,内容厚重,解读清晰,案例典型,报道主题进一步深化。4版“人民论坛”也是以新年为契机,对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断的发展历程作出了深刻阐释,文章视野开阔,纵横捭阖,尽情书写了一个古老大国继往开来、实现复兴的使命和责任,既有文采又有激情。经济周刊同样是以“回顾和展望”为关键词,从政府、企业、专家、百姓等不同视角对经济生活中热点话题、民生问题进行探讨,在回顾中凝聚力量,在展望中增强信心。3版和22版则从国际视角就“回顾与展望”主题组织了相关报道。3版“国际论坛”发出了“2010,让期待成为现实”的呼声,“各国领导人新年寄语”展示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信心和决心。22版调动本报多位驻外记者,真实记录世界各地普通民众的新年期盼,故事性强,语言生动。

  以增强新闻性为着力点,“抢抓”新闻意识突出,热点话题跟进及时。针对昨日北方地区大范围的暴风雪天气,本报多路记者同时出动,及时发回各方信息,抢在第一时间组织上版。1版刊发综合性消息,2版整版以“迎战暴风雪 全力保民生”为栏题,详细介绍各地区、各部门的应对之策,表明了政府相关部门对民生的关注。9版头条延展视角,借权威专家之口,就全球变暖与天气变冷之间的关系,回应读者疑问。13版今天推出“岁末年初话温暖”系列报道,首篇聚焦节日期间一线劳动者的身影,图文并茂,处理突出,典型性强,具有感染力。这些报道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本报编辑记者可贵的职业精神,他们同样在风雪之日,牺牲节假日,站在了采访一线,为读者提供了鲜活的报道。

  国际方面也有不少引人关注的热点话题。如21版头条,由美国炸机未遂事件引发的也门反恐,是最近热炒的国际热点。英美关闭也门大使馆,种种举措又将带来什么样的反恐新动向?世界又将陷入什么样的不安宁?文章对事件引发的种种猜测和恐慌进行了及时深入的解答。23版整版主题集中,围绕气候变化这一焦点话题,请权威人士作出分析,集纳了不同方面的声音,加上相关链接,使整组报道做得非常充实。这不仅是对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深度追踪,也是对2010年墨西哥会议的前期预热。文章通过权威人士之口,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合作不进则退的警世之语;同时提出了理解、合作、行动的建设性方案,很有前瞻性,既表达了中国推进气候合作的诚意,也是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主导思想的阐释。

  版面结构优化清晰,照片整体质量较高,视觉效果进一步提升。此次扩版后,本报打破了原有版面结构,由过去的要闻、新闻、周刊专版三大板块,变为要闻、新闻、周刊、国际四大板块。各版版序也有适当调整,其中国际新闻由过去的13、14版改为21、22版,并增加了一个版(23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板块,国际报道的规模更大,分量更重,体现了本报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际一流媒体的内在要求。

  扩版新气象还体现在一些新栏目的推出,比如6版新辟的“百姓故事”栏目,将目光对准普通群众,力求从平民视角讲述普通人的命运悲欢,为百姓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窗口,也是本报增强贴近性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还有12版新推的“第二落点”栏目,重在揭示新闻背景,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力图通过延伸思考,将话题做深做透,强化报道深度。这些新栏目的推出,既是扩版之际的新举措,也是深入挖掘本报新闻资源,丰富报道视角的积极实践。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