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和在广播室播音 【阅读提示】 他身处闭塞山村,自1972年起自办家庭广播,从村里的大事小情到国家政策,一天三次,38年从未间断,如今村民们已经离不开他的广播……他,就是陕西省旬阳县白石河村村民黄世和。在陕西省秦岭南麓的旬阳县,有个村庄叫白石河,村里有一位残疾农民叫黄世和。他今年64岁,已坚持自办家庭广播38年,拄着拐杖用广播谱写精彩人生。 残疾后开办广播室 38年来他的家庭广播从没有间断过 1969年麦收时节,黄世和因病致残。那时,村里每日响三次的小广播,成为他唯一的精神寄托。大家整天要上坡干农活,而小广播只能在家里听。到了1972年春,可以拄着拐杖下地的黄世和,决心开办自己的广播室。他把广播放在自家房顶,用两用机扩音。除了转播新闻之外,他还帮生产大队搞生产进度评比、表扬好人好事、早上喊工、播放音乐等。黄世和从此开始了他的广播人生。 1972年底,邻村姑娘涂可婷不顾家人反对,与黄世和结为夫妻,从此也成为黄世和的好帮手。从两用机换为三用机,再换为四用机,黄世和坚持天天播音。2008年,妻子被评为镇优秀人大代表后,专程到县城给丈夫买了一套价值800多元的调频调辐收录扩音机。 风风雨雨38年,他的家庭广播从没有间断过。换了多少个大喇叭,用过多少节电池,播了多少条新闻,自己写过多少篇稿件,黄世和已经记不清了,他唯一清楚的就是自己离不开广播。 大事小情全传递 村民们离不开他的广播了 “共产党真正好,我给乡亲表一表:不缴农业税是小,反过来还给你倒找;栽树种粮给补助,困难户还给低保……” 6月25日7时10分,“黄世和家庭广播室”开始了当天的第一次播音,这是黄世和自己编写的花鼓词《庆七一专刊——共产党真正好》。这熟悉的声音,白石河村700多名村民已经听了38年。 黄世和有一个固定的播音时间表:第一次,早上6时30分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7时摘播党报和上级重要文件,7时10分播送自办本村节目,7时15分结束;第二次,上午10时30分至11时文艺节目;第三次,18时重播第一二次重要内容,18时30分至19时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节目。 白石河村是一个典型的山村,四面都是秦岭山系的大小山脉,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黄世和居住的地方名叫“十里庙”,地处“锅”型村子的“锅底”,是这个村的中心。为了把党的声音及时传播给村民,黄世和在对面200米高的山上放置了3个高音喇叭,使声音可以覆盖全村90%以上的农户。 汶川特大地震时,黄世和冒着余震造成土房垮塌的危险,从院子一瘸一拐挪进播音室,急忙打开广播:“乡亲们,刚刚发生了强烈地震,估计还会有余震,请大家不要在屋内停留!”乡亲们闻讯纷纷走出家门。2008年冬季,赵老汉烧地边时不小心将林木引燃,风助火势,十分迅猛。黄世和急急火火扑到播音室:“紧急!紧急!对面山上发生火灾,请大家快去扑救!”听到广播的村民们纷纷带着工具上山灭火。 提起黄世和播音的事,村党支部书记刘桂成说,老黄的广播对我们宣传政策、发展经济、开展工作都有很大帮助,村民们已经离不开他的广播了。 快乐日子共分享 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开幕……他与村民们一起度过这些激情时刻 38年来,读书看报、转播、写稿、播音,构成黄世和的全部生活。目睹祖国发生的变化,黄世和感到无比自豪,他要通过广播来让村民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幸福、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当时村里还未通电,黄世和提前从外村租来一台发电机,将自己的电视机搬到学校操场上,让大家一起分享这让国人自豪、举世瞩目的感动时刻,村里村外有1000多名群众翻山越岭赶来看现场直播,他的“直播”一直到凌晨两点多。 2008年8月8日,又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日子,北京奥运会开幕了。他转播完开幕式之后,便开始播送自己的天津快板《欢呼奥运大喜庆》:“各位领导乡亲们,请听我言;自编自演自宣传,天津快板;2008年,神州好春天;百年期盼奥运会,百年好梦圆……” 2008年,他还自费包车办起“流动广播室”,巡回开展以“迎奥运、构建和谐”为主题的宣传。镇党委书记周犹存说:“黄世和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党的义务宣传员。” 我要通过广播来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让大家珍惜生命、懂得感恩、回报社会。 ——黄世和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