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金像奖前主席文隽再度发出质疑:应检讨评选制度

来源:南方报业网-南方都市报  发布日期: 2010年4月20日 08:44 

文隽批金像奖:检讨评选制度 本土明星过于集中

前金像奖主席文隽再度对金像奖发出质疑。

    要评论今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是否成功,要看从什么角度出发。

    由于改由亚洲电视(ATV)转播,所以过去经常被诟病的“不尊重地删剪,现场限制得奖者发表感言”、“小气地把有关对台的人和台词抹去”这些缺点全部得到改善。亚视更大方地让曾志伟和钱嘉乐肆意在台上吹嘘(或趁机宣传)同时段在无线播出的“奖门人”,大家还发觉,现场毫不吝啬地把镜头转给乐易玲。

    这就是有竞争的好处。一台独大,就算电影界,有时也被逼礼下于人,忍气吞声。原来,不在意收视率高低,才是置诸死地而后生的最好决定。

    作为一个电影颁奖礼,这晚的气氛略嫌严肃正经。阿旦郑丹瑞当然经验丰富,绝对能够压场。但缺少了拍档,一人唱独脚戏,就变得不够活泼生动。过去几年一堆司仪插科打诨、你一言我一语式的那种互相促狭的调皮气氛,今年没有了。嘉宾们坐在台下,亦鲜有和台上的互动。大会经常强调的所谓Party气氛,Sorry,我感受不到,这一晚,真的像学校派成绩表的毕业礼。

    曾几何时,金像奖颁奖礼的焦点不单只在场内,更开始于场外的星光大道上。观众和媒体沿着红毯霸占最佳位置,无非为捕捉明星的风采!今年的嘉宾阵容,我敢说,是这几届比较黯淡的一次。

    来自内地的,最有看头就是获提名的张静初、李宇春及代表《南京!南京!》的高圆圆。来自台湾的,还好有一对帅哥:赵又廷和阮经天,其他的全部是香港本地熟面孔。有提名的大多都出席,这是传统,但不知道什么原因(难道经费不够?)连邀请的颁奖嘉宾也没有惊喜,似乎就地取材,顺便让这些提名人上台颁奖就算了!当然,换个角度,可解释这不就更能体现香港电影界的团结吗?那无话可说了!

    得奖名单显示,由于投票机制乃业内人士的集体决定(一人一票),有某些岗位,感情因素盖过了真正的专业判断。黄岳泰继续被摄影师学会的徒子徒孙们保送金奖;王学圻败给任达华,却叫知道内情者(如本人)不得不静下来思考,金像奖的评选制度,是否有再行检讨的必要!

    今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让人感到,完全回归到传统港片的核心价值。香港电影的出路,要不就像《十月围城》那种大热合拍;要不就像《岁月神偷》,地道、情怀、用心出发,不必管什么内地市场。那些意图一鸡两味、大小通吃的伪港产片或不伦不类的合拍片,今年得奖名单正好告诉大家,此路不通。

    金像奖其实正处在十字路口。应该坚守香港本土风格口味、继续维护“小香港”的利益,还是直奔神州大地、蜕变成大中华电影的战场?这些都是有待我们探讨摸索的问题。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