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塞浦路斯和克罗地亚媒体发展情况

来源:中国记协网  发布日期: 2010年7月29日 09:27 

  7月1日至10日,应塞浦路斯记协和克罗地亚记协邀请,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周文力为团长的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5人,先后访问了塞浦路斯和克罗地亚。访问期间,代表团拜会了塞浦路斯议长等政要,走访了两国部分主流媒体,与两国新闻界进行了交流。

  一、基本情况

  此次访问旨在了解两国记者组织开展行业管理和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的情况。围绕这一主题,塞浦路斯记协特意安排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拉纳卡、尼科西亚、帕福斯、利马索等市,参观了阿斯特拉广播电台、西格玛电视台、《公民报》、《自由爱好者报》等主流媒体,与塞浦路斯记协执行委员会成员进行了座谈。同时,塞浦路斯议长卡洛扬接见了代表团一行。卡洛扬在会见中说,塞中两国关系友好,最近几年,两国在各个领域都有合作,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都非常好。塞浦路斯一直非常关注中国,两国新闻从业人员之间的互访,对于促进两国人民和文化的交流很有促进作用。塞浦路斯政府新闻发言人斯特法诺、帕福斯市副市长马吉斯·鲁西斯、利马索市政委员会委员达索斯分别会见并宴请了代表团一行。

  在克罗地亚,代表团先后访问了萨格勒布和杜布罗夫尼克,参观了克罗地亚《晚报》、国家广播电视台、克罗地亚通讯社,与克罗地亚记协主席、秘书长等进行了座谈。同时,克罗地亚商会主席、杜布罗夫尼克市旅游局局长分别会见了代表团。

  二、两国新闻媒体概况

  塞浦路斯共有各种报刊30余种。其中《自由爱好者报》是创办最早、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目前周六发行量达6万份,平日发行量在2万份以上。该报平日每天有40至48个版,周六达60个版。创刊于1999年的《公民报》是该国第二大报纸,有自己的印刷厂,日发行量超过9000份。塞浦路斯通讯社于1976年4月成立,为非官方通讯社。

  塞浦路斯国家广播电台建于1952年,除用希腊语广播外,还用土、英、法、阿拉伯和亚美尼亚语广播。国家电视台建于1957年。阿斯特拉广播电台是该国最大的私营电台,规模仅次于国家电台。阿斯特拉广播电台实行24小时播出,每周有一期和土耳其族人合作制作的节目。西格玛电视台是塞浦路斯最大的私营电视台,共有420多名采编人员和技术人员。

  塞浦路斯政府每年给国家广播电视台4000万欧元的补助。对私营电台和电视台,征收广告税。对报纸不征收广告税,只征收赢利税。

  克罗地亚新闻业发展迅速。1991年全国只有7家报纸,现在增至750家,其中日报17家。人口仅有500万的克罗地亚,报纸的发行量却令人惊讶——创刊于1959年的《晚报》,目前的日发行量达85万份,是全国发行量第二大的报纸。《晚报》在全国设有13个记者站、10个印刷点,每天下午5时30分出一个版样,然后每一个小时出一个新版样,增加新的内容,到早上3时30分可出齐所有的版。克罗地亚发行量最大的报纸《24小时》,属于小报,阅读方便,报价便宜,但内容较为低俗。外资在克新闻界势力强大,奥地利施蒂利亚集团控制了《晚报》97%的股份。

  克罗地亚现有3家全国性电视台。国家广播电视台已播发数字电视信号,主要有两个电视频道,第一套以政治经济为主,第二套是文体教育;有4个全国性电台和8个地区电台。国家广播电视台有3500名员工,70%的收入靠用户缴纳的收视费,30%来自广告。国家广播电视台台长由一个11人组成的委员会任命,这个委员会成员由媒体专家、记协代表、国家代表等组成。台长同时向11人委员会和议会负责。

  克罗地亚通讯社按一项专门的法律运行,经费一部分来源于与国家有关机构的合约,另一部分来自信息使用者支付的信息使用费。该通讯社目前共有160多人,每月播发数万条消息和数万张照片。通讯社在美国华盛顿及周边国家设有记者站,以前在北京也设有记者站,在金融危机中因经费原因被迫关闭。通讯社没有属于自己的媒体,记者的收入与每月刊发的稿件数量与引用率直接挂钩。通讯社近两年开展了一项非常有前途的新业务——对庞杂的信息进行细化,然后通过手机提供给特定的用户。

  两国的媒体,基本都实行按级定薪的方式,记者刊发的稿件数量和质量不与自己的收入直接挂钩。但一些媒体对年轻记者则实行收入与稿件数量、质量挂钩的制度。

  两国主流媒体近年来对中国的报道日益增多,尤其是对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给予了较多的报道。同时,对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等重大新闻给予了较多的关注。

  三、两国记者组织概况及运行模式

  塞浦路斯记协成立于1960年。领导机构为9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每3年选举一次。现任主席是78岁高龄的卡纳乌洛斯,担任主席已十多年,是塞有影响的新闻界元老。目前该记协会员大约500人,分别来自报纸、广播、电视、期刊和通讯社,会员费为会员月工资的0.5%。

  塞浦路斯记协的主要工作有:1、制定并推行职业道德规范。2、与有关方面达成协议,争取和保护记者的利益。目前达成的协议主要有,确定记者最低月工资,规定每年年底额外领取1个月工资;每年可享受半个月带薪休假;每周工作5天,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周日工作领双薪;以及其他一些医疗保险优惠。3、经营记者度假村和记者之家。记者度假村位于拉纳卡市郊海滨地区,1989年由国家拨地建成,拥有14套住房。塞记协以优惠价格供记者前来度假,或供外国记者交流团免费下榻。记者之家是位于首都尼科西亚的一座四层(含地下一层)大楼,国家拨地,自筹资金,2004年建成投入使用。除塞记协办公用外,还部分出租。地下一层是新闻博物馆。大楼二层有一间可容纳320人的新闻发布大厅。一层有一个对外营业的餐厅。记者之家平均每天举行一到两场与新闻或新闻界有关的活动,是名符其实的记者之家。

  克罗地亚记协是克罗地亚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协会之一,成立于1910年12月18日。克罗地亚记协有1名主席、11名执委以及41名理事。克罗地亚记协召开会员大会选举执行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和道德委员会。除此之外,克罗地亚记协还设立了其它一些专门委员会,如记者管理委员会、杂志编辑记者委员会、新会员委员会、财政委员会、专业问题委员会以及国际关系委员会等等。

  克罗地亚记协经费来源于会员缴纳的会费以及部分场地的出租费用。该记协有3300多名会员,其中大约有1800名会员来自克罗地亚全国性日报、广播电台和电视台,600名会员来自各地方性报纸、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另外还有一些会员供职于各种专业杂志。

  克罗地亚记协在各主要媒体的编委会和管理中心设有分支,由他们自行决定参加克罗地亚记协会员大会的代表人选。 克罗地亚记协根据记者报道领域的不同分成若干个小组开展活动,如旅游记者、电子媒介记者、法制记者、体育记者等。克罗地亚记协在保护记者工作和社会权益等方面与克罗地亚记者联合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制定劳资集体协定来保护记者的合法权益。克罗地亚记协还有一项固定的工作,就是为年轻记者提供培训。这项活动每年举办两期,每次为期8周。青年记者可以参加各类讲座并且在资深的国内外同行指导下进行业务锻炼。

  四、几点体会和建议

  1、主流媒体要努力向综合性新闻集团方向发展

  此次访问中,代表团最大的感受是,塞、克两国的主流媒体,都在努力向综合性新闻集团发展。比如,塞浦路斯的西格玛电视台,不但有电视台、广播电台,还有报纸和杂志。《自由爱好者报》自1995年以来发展迅速,现在已成为拥有多种报刊、杂志和4个电台的媒体集团。在克罗地亚影响力巨大的《晚报》,除报纸外,还有杂志、可点击观看的电视新闻,同时还出版DVD、CD、书籍。克罗地亚国家广播电视台拥有两个电视频道,4个电台,8个地区电台。

  成为综合性新闻集团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在各类媒体间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也可大大提高媒体的实力和抗击风险的能力。塞、克两国的经验可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

  2、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主流媒体的支持力度

  在塞浦路斯,媒体享有优惠的税收制度,电视台、电台做广告时,需交纳广告税,而报纸不需要交广告税;报纸如果赢利了,需交纳赢利总额的10%的税。除此之外,塞浦路斯政府每年要给国家广播电视台补助4000万欧元。在克罗地亚,国家广播电视台的的收入70%来自收视费,只有30%的收入来自广告。该台主持人莱蒂女士说,台里不存在经费不够用的问题,只是在内部分配上有一点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主流媒体的支持力度是相当大的。但在新的形势下,一部分主流媒体特别是报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经营出现困难。据此,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主流媒体特别是报纸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进行扶持。塞克两国的国家广播电视台,通过国家资金、政策的有力支持,不用过多考虑广告,只需努力提高节目质量。克罗地亚惟一的国有报纸《信使报》,因为没有巨额的资金支持和有效的政策支持,其发行量、影响力远远不如《晚报》、《晨报》等主流媒体。

  3、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主流媒体要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应对

    塞克两国的传统媒体,都感觉到了来自新媒体的冲击。新媒体以其在信息传播速度和信息量上的优势,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塞克两国的传统媒体充分发挥其在人才、资金、新闻来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创办新媒体。塞浦路斯的西格玛电视台,创办的网站日访问量达5.5万人次。还通过在自己的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登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网站。该新闻主编玛尼劳说:“网络是未来,未来10年至15年,网络广告将会成为集团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克罗地亚国家广播电视台虽然有自己的网站,但由于内容比较严肃,点击率并不是很高。该台主持人莱蒂女士认为,虽然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但并不会被打倒。国家电视台拥有的一批高素质人才,这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克罗地亚通讯社总编辑达尔克认为,传统主流媒体的信息严肃、真实,而不少网站的信息是虚假的,传统媒体只要坚持真实、准确、客观地报道,就能经受住来自新媒体的冲击。

    相对于电视台、电台,新媒体对报纸的冲击更大。对此,塞克两国的主流报纸也进行了积极应对。塞浦路斯《公民报》创办了自己的网站,网站中除文字内容外,还加入声音和图像,今后计划加入视频等内容。该报政治栏目主编莱夫特里斯认为,15年之内报纸也许就会消失,因此,传统媒体需要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新媒体结合起来,组成一种新的媒体集团来应对这种冲击。发展势头强劲的《自由爱好者报》,却对报纸的前景充满乐观。该报创办的网站点击率在塞浦路斯排名第一。资深记者克里索斯认为,报纸永远不会消失,因为报纸在新闻报道中的信度和深度优势其他媒体无法比拟。今年发行量增长了3.6%的克罗地亚《晚报》,同样对报纸的前景充满信心。他们不仅有网站、网上电台,而且每天五次把重大新闻发送到用户手机上,为使用苹果手机和苹果平板电脑的用户提供手机版报纸。他们的网站,日访问量达15万人次。

  新媒体使用传统媒体的信息应否付费的问题,在塞克两国新闻界也引起热议。克罗地亚通讯社总编辑达尔克说,按照克国法律,网站转载媒体的文章,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且付费。但在实际中,新媒体使用通讯社和传统媒体的文章时不会付费,这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他们也开始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从技术上讲,使用搜索器即可搜到被转载文章,提出付费要求后如果被拒绝,就可起诉。但在实际中,他们还没有起诉过任何一家新媒体,主要原因是举证困难,而且诉讼过程时间漫长。

  4、应该加大新闻博物馆建设力度

    在此次访问中,代表团参观了两个新闻博物馆,一个是塞浦路斯记协的新闻博物馆,一个是《公民报》的新闻博物馆。塞浦路斯记协博物馆位于记者之家大厦地下一层,里面保存了包括塞浦路斯1878年出版的第一份报纸在内的国内外多种报纸,有老式印刷机、打字机、铅字印刷机、制版机等出版印刷工具、机器,还有电话机、老式照相机、老式收音机等设备,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报纸出版的历史发展进程。《公民报》拥有塞浦路斯最大的报业大厦,大厦一层就是一间小型的新闻博物馆或者说是一间老式的印刷车间,陈列了报纸出版、印刷的老式设备。

  据介绍,这两个博物馆在当地很受欢迎,经常有各类学校的学生到此参观体验新闻出版的历史和过程。

  相对于此,我国各大媒体保存、收集、展览新闻文物的意识不强。为此,建议各大媒体要有新闻文物保护意识,尽早征集相关的资料,尤其是上世纪的报纸出版设备和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在此基础上,可以建设全国和各省的新闻博物馆。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