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杭州《倾听·人生》:党报副刊的成功样本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日期: 2010年4月20日 15:41 

       一家地方党报,一份党报副刊,用了十年时间,默默地坚持了一件事情:以倾听的姿态,为小人物立传。十年来,他们每周一期,每期六七千字,以“小人物的命运反映大时代的变化”为宗旨,以第一人称口述实录的方式,搜集公众的民间记忆,记录下五百多个小人物的精彩人生,折射出大时代的跌宕起伏。这就是本报西湖副刊的《倾听·人生》栏目。
  《倾听·人生》栏目正在成为新闻界关注的“副刊现象”:在杭州,它受到了读者的强烈喜爱和热情追捧:许多学校把《倾听·人生》的文章列为学生教育的课外教材,也有企业把《倾听·人生》作为员工必读的企业文化读本,还有读者收藏了从《倾听·人生》创办以来的每一期版面。它不仅在民间层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也得到了来自专家层面的认可:十年来,栏目被评为浙江省首届新闻名专栏,作品五次获得浙江省新闻一等奖,三次获得全国报纸副刊年度金奖,两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其中《一九八零,四位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获得了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为了更好地研读“杭州日报副刊现象”,探讨大传媒时代下党报副刊的发展方向,4月17日,在《倾听·人生》创刊十周年之际,《中国记者》杂志邀请杭州日报赴京召开品牌研讨会。会议由《中国记者》副总编文璐主持,杭报集团总编辑赵晴、杭报集团编委徐晓杭对栏目做了介绍。
  杭报集团总编辑赵晴在会上介绍说,创办《倾听·人生》这样一个栏目,是对“权威亲民新型城市党报”办报理念的一种探索与实践,更是杭州日报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的具体体现。因为“唯有贴近实际,才能倾听到来自底层的真实声音,唯有贴近生活,才能触碰到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唯有贴近群众,才能感受并传递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深刻表现普通人的光辉心灵和坚韧力量”。
  与会专家对于杭州日报的这一副刊理念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他们指出,在当下流行快餐化阅读并受到新媒体不断冲击的时代,以每周一个整版的篇幅推出副刊专栏,能够坚持十年之久,并且拥有忠诚度极高的读者群,这在如今的报纸中已不多见。专家们为《倾听·人生》栏目总结出四大特质:新闻性与副刊性的结合、真实性和故事性的结合、小故事和大历史的结合,思想性和悦读性的结合。他们认为,在当下报纸副刊出现边缘化倾向的形势下,《倾听·人生》的模式,为中国副刊突围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杭州日报《倾听·人生》栏目,成为党报副刊的一个成功样本。

  米博华(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这一定是一支非常敬业的团队,你们的工作是高质量的
  我拿到你们的作品,随手翻到一篇《花壳儿》,看一眼,竟欲罢不能。像我们这样每天有大阅读量的人,竟然可以抓着一篇稿子从头看到尾,一边看一边想:“怎么有这么坏的男人,怎么有这么傻的女人!”所有的信息,都在字里行间反映出来——这一定是一支非常敬业的创作团队,你们的工作是高质量的。难怪你们能够拿到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得奖是偶然的,却也是必然的,这是对你们十年努力坚忍不拔的回报。
  你们的栏目,对于党报如何让人物宣传更能打动人心,是个很好的启示。其实小人物也好、大人物也罢,总有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你们的作品,反映了老百姓所关心的悲欢离合,柴米油盐,人之常情。你们的成功,并非简单地抓住了小人物,而是抓住了人类的共同命题。你们观察人物的视角,题材的剪裁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我要选几篇文章,向我们的记者推荐、学习。
  我的感觉是,这是一群很聪明的人在做一件事。希望杭报支持这个创作团队,让这个栏目保持下去。他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以副刊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是一件很罕见的事。
  《倾听·人生》应该走出杭州,走向全国,让更多老百姓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也让故事讲得更加丰富。

  李存厚(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
  这是媒体发挥宣传舆论作用的,最好看的表现形式
  一个栏目,十年保持不衰,十年保持影响,非常不容易。我认认真真地读完了作品。许多篇目,都让我落泪了。比如《俘虏》,比如《二次插队》,比如《钟点工》。小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从他们身上,折射出历史之大。你们的作品,写的是小人物的亲身经历,道出的却是人生世态的大道理。
  这些年来,媒体对于明星、名人的私生活津津乐道,却很少有报纸的版面是这样持久、深入地关注弱势群体。《倾听·人生》很好地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理念。媒体需要关注新闻背后的民生与民情——如果我们不倡导这一点,构筑和谐社会就是空谈。杭报这个栏目,把握得非常好,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倾听·人生》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以事写史,留下时代的传奇。这是媒体发挥宣传舆论作用的最好看的表现形式。比如《大三线》、比如《我是三峡移民》、比如《一九八零,四位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这些故事,在历史上只是一瞬间,对于个人,却是终身难忘的生活。
  这个栏目印证了,报纸副刊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大有作为。

  马雨农(浙江省记协主席):
  它是党报副刊的成功样本
  2005年我到记协工作以来,一直比较关注杭州日报的西湖副刊。在当今这个厚报时代,许多报纸的副刊被冷落了,搞副刊的人也觉得很自卑。但是杭州日报却创出了优异的成绩。它可以说是党报副刊的一个成功样本。我觉得《倾听·人生》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新闻性与副刊性的结合。新闻性,关键是贴近现实、贴近百姓,关注民生。报纸副刊是正刊的延伸,可以起到正刊起不到的效果。杭报副刊正是探索了这样一条新路。
  二是真实性和故事性的结合。见诸媒体的口述历史挺多,但是报纸办口述历史,可能只有杭报一家。它以新闻报道的标准来还原历史,充实历史细节,留下来的是一部信史,这才是真正的纪实文学。
  三是小故事和大历史的结合,做到了以小人物的平凡人生来反映大时代,反思历史。
  四是思想性和悦读性的结合,很好地体现了美好的价值追求和媒体的社会责任。
  接下来,《倾听·人生》要以多媒体方式来扩大影响,拓展深度,争取打造成为体现杭州日报持久影响力的专有品牌和一大支柱。

  丁士(经济日报副总编辑):
  它开创了网络时代深度报道的样式
  《倾听·人生》采取口述历史,这种形式很好。去年美国《时代周刊》用4个中国女工作为封面人物,把世界经济的繁荣、中国的现代化,归功为普通中国工人的努力。小人物的故事就是大时代的历史。新闻界有责任记录历史,记录普通人的命运。
  我认为《倾听·人生》专栏,就是网络时代报纸的深度报道。网络时代,大家都上网看新闻,年轻人都不看报了。报纸怎么办?就要做深度报道。将来的分工,很可能是网站发布即时新闻,报纸做深度报道。
  刚才有人提出,《倾听·人生》栏目要考虑拓宽地域性。我倒觉得,它应该更多地体现地域特色。浙江的文化非常丰富,浙江的经济非常发达,一些行业都走在全国的前列。这里面都有很好的故事。《倾听·人生》应多挖掘本地故事,越是地域性的,越是全国性的。
  我送给《倾听·人生》八个字:永远倾听,百年人生。

  尹韵公(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它以小人物印证大时代
  在中国当下的媒体中,以小人物为主要报道对象的副刊,我想来想去,还真是没有。
  在我国报纸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先例:副刊办得好,名声超越了报纸本身。比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晨报副刊。《倾听·人生》办下去,肯定会有这样一天。
  在我们这个商业化的时代,小人物是弱势群体。但不要小看小人物。赫鲁晓夫就说过:我要了解社会,不需要看统计数据,只要去大街上问问买菜的老太太就行。平凡人的经历,最能反映大时代的变迁。杭州日报把小人物推到时代的前沿,显示了不同凡响的勇气和大气。
  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我觉得这个栏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观赏性”。这是比“可读性”更高的一种境界。这个栏目真正做到了真实性、细节性,故事性、典型性的结合。
  我提一点建议,在选材方面,《倾听·人生》的视野与题材可以放得更宽。你们已经有了十年,坚持下去,它一定能成长为最美的花朵,茁壮的大树。

  蔡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它为如何办党报提供了启示
  杭州日报的倾听栏目,让我很感动,十年坚持,500多个人物的自述,每篇都是精品,非常不易。它也为我们如何办党报,提供了很多启示。
  这个栏目的成功,在于开放的办报理念。它拥有一支非常优秀的采编队伍,十年来不断创新形式和版式,鼓励那么多普通民众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其中很多稿子是有风险的——可以看出,杭州日报是一家鼓励创新的报社,杭州日报的领导不简单,有胆识有魄力。
  这个栏目也使我重新思考,什么是新闻?我看了倾听的多篇作品,按照传统的新闻价值观,不能算新闻。例如《涉外导游》,一个普通人讲述了在工作中遇到的外国人是怎么处理一些事情的,这些都是我不知道的信息,对我来说,它就是新闻。所以,这个栏目其实是很有新闻性的。
  我知道杭州日报对于新技术的运用非常重视,你们正在用新的理念和模式在运行报纸和网站。报网一体以后,副刊栏目可以借助网络力量,向全国征集题材与线索。

  司久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它是一个生动的教材
  去年《一九八零,四位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以后,我把这篇作品作为一个生动的教材,发给所有的本科生,请他们认真学习,作为一名记者应当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昨晚我还读了《倾听·人生》的十几篇作品,每一篇作品都让我非常感动。
  杭州日报的《倾听·人生》专栏,让我对中国报纸的副刊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据我所知,国内还没有一家报纸,能够坚持十年、用一个整版来做这样一件事。我在美国住过很多年,订过很多报纸,也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副刊。
  这个栏目这么抓人,就是因为特别有人情味。人情味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新闻要素。其实读者最为关心的是,正是普通人的生活。
  我有一个建议,今年可以在编后增加历史背景介绍,用一些统计数据来增加它的历史厚度。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的互动和视频,来吸引更多的读者。
  
  丁振海(中国副刊研究会会长、人民日报海外版前总编):
  它为副刊突围找到了一条路径
  中国报纸副刊这些年来被边缘化得厉害,有人甚至发出了“保卫副刊”的呼声。为什么呢?副刊阵地在萎缩,副刊人才在流失。然而,请看杭州日报。它的副刊办得那么成功。去年,它的《一九八零,四位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获得了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一个副刊作品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何等的荣幸!
  所以,对于杭州日报的副刊栏目,我第一表示祝贺,第二表示感谢:感谢你们为中国报纸副刊增光添彩,为副刊突围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这个路径的核心,就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结合。副刊的新闻性,说白了就是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倾听·人生”栏目的作品,几乎都是“三贴近”原则的具体体现。这个栏目之所以成功,一是典型性,二是故事性,三是语言的个性化。《倾听·人生》都做到了。
  它的成功,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副刊的传统优势和新闻优势。
  好品牌贵在坚持。我希望《倾听·人生》能持之以恒地办下去,现在已经有了五百期,以后可以搞一千期纪念,争取成为“百年老店”。
  
  柳婷婷(中国记协学术处处长):
  创新是它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创新意识,是《倾听·人生》办到十年之久,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这可能也是杭州日报的特点——这是一份勇于尝试、大胆创新的报纸,据我所知,杭州日报是全国报纸中第一个尝试做电子版的,也是全国党报里最先尝试自办发行的。你们还拥有很多品牌记者,比如陈庆港,他的作品非常富有新闻冲击力。
  今年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发展的改革攻坚年。我有一个建议:杭州日报《倾听·人生》已经具有非常好的内容优势,积累了10年、500多人的人生故事,非常有看点。接下去要抓住机会,争取介入到影视制作中,延伸报业的产业链,把内容做深、做强、做透。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