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工信部欲定手机支付标准 银联不想沦为配角未必买账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日期: 2010年4月21日 10:44 

    中国移动看重手机支付,因为大部分手机要经过它的网络;银联看重手机支付,因为手机支付最理想的形式就是将信用卡功能整合在内。双方想通过自身优势主导手机支付市场,至今为止都没有表达过与对方紧密合作的可能。此外,中国移动和银联的手机支付硬件标准也存在差异,让国内手机支付的未来市场很有可能出现不“兼容”的问题。

    有鉴于此,近日工信部发话了,表示将尽快制定手机支付行业标准。可以预计,运营商自然唯工信部马首是瞻,但银联呢?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工信部欲定游戏规则

     近日,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昨天在“2010第二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透露,目前工信部科技司和通信发展司正在积极协调,开展小额手机支付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并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筹备下一步的标准制定工作。

    国家金卡办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亦表示,未来中国一定要有统一的标准。“因为我们的产业无法应对多种标准需求,产业太分散,不可能形成规模与合力。”

    自今年以来,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在手机支付上的投入力度,特别是中国移动,更将手机支付列为集团今年的K PI(关键性指标),列为重点发展项目。此前其斥资近400亿,入股浦发银行,借道进入信用支付市场。

    然而,由于国际上的手机支付技术标准不一,三大运营商各有选择,如任由其各自发展,很有可能出现不兼容的情况。例如在未来,麦当劳的柜台上可能要放置三种不同运营商的手机支付“刷卡”终端,极为不便。因此,对于更快更大规模的发展需求而言,行业标准的尽早出台显得尤为必要。

    来自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我国手机支付用户突破1920万户,实现交易6268.5万笔,支付金额共170亿元。并预计,手机支付将超过网上支付规模。

    谁都不想沦为配角

    据了解,作为手机支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际主流的近距支付解决方案有四种,包括N FC、R FID -SIM、SIM Pass和智能SD卡,目前,中国移动选择了RFID -SIM技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选择了SIM Pass技术,而中国银联选择了智能SD卡解决方案。

    工信部方面此次并未透露会选择哪种解决方案作为行业标准,更没有透露标准制定的时间表。也就是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三大运营商的手机支付业务仍将存在“各自为政、自行发展”的情况。记者则从工信部内部获悉,工信部会尽快给予运营商指导意见,以免有与标准不一的重复投资出现。

    由工信部牵头,既然有制定标准的想法,三大运营商手机支付解决方案最终走向一统可能性很大。而目前更为不确定的因素来自于体系外的银联。据悉,目前银联正紧锣密鼓发展自己的手机支付模式。如果工信部想要将银联纳入标准之内,还存在各部门协调的工作。

    希望在未来手机支付领域中占据主导的银联无可厚非,因为其拥有我国最大的信用卡支付体系。但运营商,特别是手机用户绝对数量占优的中国移动,坐拥亿万潜在手机支付的客户,自然也不甘心沦为配角。

    银联绕开运营商?有难度

    “其实运营商和银联之间谁少了谁,都难以迅速将市场做大。”华捷咨询电信行业分析师郑重湘表示,若运营商和银联双方无法达成共识,各自采用不同的技术并大规模投入商用市场,再想要殊途同归就不容易了。

    如此一来,在工信部意欲制定行业标准背后,还需要解决如何“打动”银联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银联正转向采用集成在移动终端上,具有非接触功能的IC卡芯片作为支付信息的安全载体,将银行卡和电子钱包信息存储在该芯片中,完全绕开了电信运营商的网络通道。但郑重湘认为其中存在的问题很明显。“既然是手机支付,能绕开运营商也绕不开手机。”他表示,如果银联单独与手机厂商谈,在其产品中植入自己的支付芯片,一来工作会相当繁琐,二来还要另外考虑植入芯片的成本问题。相比之下,选择运营商作为唯一接口要容易得多。

    尽管相对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主导产业链的意图并不是那么强烈,但一旦未来在工信部的引导下,运营商端的手机支付标准走向统一,银联还是要向运营商的标准“妥协”。

    手机支付三种常用技术

    第一种是NFC,这种方式的最大缺陷在于用户若要使用手机支付,必须更换带有N FC功能的手机;

    第二种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技术13.56MHz的SIMPASS标准;

    第三种则是中国移动目前主推的基于2.4GHz的RFID-SIM。

    和NFC相比,采用后两种技术,用户只需换SIM卡,免去了更换手机的麻烦。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