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的主政者近来频频提及深圳的未来30年就是要“叫板新加坡”,比如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8月8日央视财经频道的《对话》节目中,面对主持人的提问就回应称“深圳未来就是要叫板香港,叫板新加坡”。“叫板新加坡”一词最初来源于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上的一席讲话。 笔者个人认为,按照深圳目前的发展速度,以及它所背靠的资源和市场,深圳未来在经济总量上叫板香港、新加坡也许真有可能。不过,“叫板新加坡”恐怕并不是指GDP,否则城市就会成为一个畸形的怪物。“叫板新加坡”应该是一个综合的考量,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法治建设。众所周知,今年1月,汪洋参加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深圳团分组讨论时发出“汪洋三问”——— 而立之年,深圳立起了什么?迎接30年,深圳要做什么?未来30年,深圳要干什么?后来,汪洋在自答的一段话中提及“一个法制化的环境才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 福田区城管局在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书,明确提出拆除合法广告牌行为属于行政违法后,仍对辖区内的合法广告牌进行强拆。这是在给深圳的法治建设进程制造障碍,是在破坏深圳的城市形象,对于深圳城市魅力的传播也起到了负面作用,可谓“反法治”的典型个案。 在深圳特区三十而立的特殊背景下发生如此荒诞的事件,实在是对特区过往辉煌业绩的巨大反讽。深圳特区30年的绝大部分时段,都是在呈现极大释放生产力,尊重市场力量,吸引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真实图景。草根的创造,市场的勃发乃是特区30年最美的音符,任何的由头或者庆典都不应终止这首美妙乐曲的演奏。相关部门的违法行政,需要受到最严厉的公众谴责、代表质询和法治力量的高度束缚。 至于相关部门要求各广告公司拆除制作的户外广告,并提出所谓的“先拆后谈、先拆后补,先拆后调”原则,完全就是行政力量的过度张扬和霸道,与“叫板新加坡”的城市目标格格不入,难道法治观念在权力审美面前不值一提?难道深圳的新30年就要在这样不和谐的杂音中拉开序幕? 更何况,合法广告牌带来的收益是诸多广告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行政力量一声令下就要拆除,这其中涉及到复杂的经济纠葛,可能会导致部分公司陷入生存困境,甚至可能会出现裁员乃至倒闭的现象。实际上是涉及部分市民饭碗是否牢靠的问题,相关部门到底有多少过硬的理由要求他们为了所谓整治市容丢掉饭碗?遑论合同尚未到期,即使是合同到期,是否拆除也需听取市民和从业人员的意见,行政力量凭什么慷纳税人之慨,居然“先拆后补”? 特区成立30周年,当然值得隆重庆祝,但前提是一切为庆典而操办的事情,必须依照法律严格执行,违法行政只会导致市民对庆典活动产生恐惧感,并且在心理上留下阴影。福田区城管局局长胡敬东表示,希望“受影响的企业和个人能从大局出发”。试问,何为大局?市民生活有幸福感是不是大局?商家经商有安全感是不是大局?难道把合法广告牌全部拆掉就是维护大局?市民的安全感、幸福感都没有权力的畅快感重要? 即将到来的重要庆典活动本是重新凝聚改革共识,争取民众继续支持深入改革的大好时机,也是深圳向世界彰显自身全新魅力的绝佳机会,拆合法广告牌和强制救助行为事件的发生,毫无疑问是在给深圳减分,行政力量的一意孤行将加深本已存在的某种对立情绪。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