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临近海地的美国,在地缘上、政治上等多方面和海地联系密切,因此美国媒体对这次突发灾难的报道格外关注。 CNN在海湾战争、“9.11”等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一直是美国媒体的代表,拥有较高权威性和可信度。因此通过对CNN海地地震的报道分析,可以从个性归纳共性,窥见美国乃至世界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传播模式。初期灾情报道:信息的迅速、准确传递 —I report和 Google earth辅助报道总体信息 Thelwall和Stuart 将大规模突发性灾害事件中人们的信息需求分为三类:总体信息需求,个人信息需求和运用信息需求。突发事件发生时灾区道路、通讯受阻,信息不明朗, 受众的认知平衡被打破,出现“信息饥渴”现象。因而,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受众十分需要有关事件的总体信息,而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体无疑是总体信息的主要提供者。 海地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在得知地震消息后,CNN按照惯例在第一时间投入报道。第一时间的信息传递(即“元信息”) 能重构民众对于媒介的依赖。简单地说, 地震发生后电视“播”是第一步。不仅是CNN及时报道,以中国CCTV为例,在海地地震后,央视也在第一时间播出相关新闻,派驻记者赴前方采访。 这一时段的信息表现出突发性特点,信息量大且庞杂,需要媒体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出去。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将信息及时并准确传递出去?除了直播、滚动新闻、派记者亲赴现场采访等常规手段外,大众媒体也在整合不同手段和资源,辅助传播总体信息。以CNN为例, 就采用两大手段辅助报道I report 和Google earth 。 在灾难报道中,由于灾难造成的破坏,媒体获取现场画面和采访往往十分困难,但由于需要及时传递信息,受众参与报道成为弥补信息缺失的一种有效办法。CNN的I report版块于2006年8月1日推出,由公民提供新闻的线索、画面甚至报道。 而此次海地地震中,I report 版块也发挥重大作用。CNN 特别制作“Haiti through your eyes”栏目,播出地震幸存者记录的有关地震的珍贵视频资料。并且呼吁各地公民,为CNN的报道提供资料,参与I report的版块。除了海地当地的报道外,在“I reporters focus on Haiti”的节目中,伦敦一名“I reporter”,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也记录了即将奔赴海地的救援医生的状况。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汶川地震期间我国的新闻报道。在地震初期缺乏画面信息,不少手机拍摄的地震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可以说,资源共享,尤其是公民参与能够弥补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的不足,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传递信息。I report 的新闻虽然画面粗糙,制作不够专业水准,但是真实的现场感弥补了地震初期信息的不足,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地震初期,除了及时传递信息外,受众同样需要准确、直观的信息。而CNN对于Google earth的运用,一则弥补了画面的不足,二则准确、直观的提供地理信息。 在新闻中使用Google earth, CNN 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的报道中,CNN就使用Google earth。而这一次海地地震报道中,Google earth的运用生动、准确展示了海地的地理位置,首都太子港的状况,震源的区域,海地与美国,特别是佛罗里达州的距离关系。可以说在重大灾难报道中,新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好的辅助报道,提升信息含量,提高信息准确性。中期救援报道:情感、价值的渗透 ——美国国家形象的渗入 在地震刚发生时,地震的有关信息是受众关注的焦点,但随着地震信息被受众知晓,救援工作展开,救援信息成为最核心信息,受到最多关注。 此次海地地震报道中,CNN 极大关注了海地的救援工作,如“被埋七天奇迹生还”等信息。但无论是美国派出救援人员帮助救助,红十字会的募捐,还是美国民众的帮助都体现出美国,这个基督教文化国家的关爱、帮助的理念。透过这些现象可以看到,在友爱、互助的背后渗入着美国国家形象,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似乎在宣示着自己的慷慨和强大。 地震后的第二天,CNN报道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其中提到一个词“leadership”,宣示着美国在救援工作中的领军作用,而随后奥巴马也承诺“我们不会抛弃你们”。在1月15日的CNN新闻中,报道了总统奥巴马视察红十字会的情况,期间奥巴马用到“generous”“graceful”这样自豪的词语称赞美国的红十字会。如果说总统的言辞不一定是CNN的立场,那么在美国民间救助的报道中,美国国家形象的渗入则显示无疑。 海地地震发生后,美国民间组织大量救援募集活动。在CNN新闻中诸如“Miami hears Haiti.call for water”“Aids flowing to Haiti” 等主观性较强的标题比比皆是。在迈阿密援助海地的报道中,解说最后用升调强调“help is coming”。 在地震报救援报道中情感、价值渗入理所当然。如同此次海地地震中我国媒体对于牺牲的中国维和人员的关注。但此次CNN的报道更像美国政府的代言人,宣言美国政府“世界警察”的角色,过分展现美国的善心,在收养地震孤儿问题上甚至缺乏了理性思考,忽略了地震孤儿将来的成长问题,以及收养带来的潜在贩卖儿童风险。 CNN这样做并不奇怪,CNN的创立者特纳曾自诩“成为美国的良心”,而在CNN的发展中,“良心”逐渐变成以美国政府的价值观和立场来构筑新闻报道,甚至成为政府的发言人,例如为迎合美国政府的策略,在对伊朗总统的采访中,CNN曾把“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力”翻译成“拥有核武器的权力”。此次地震的救援报道中,在CNN的新闻中潜在渗入美国强大、慷慨、乐于助人的形象,并且有意美化了美国的形象。后期反思、总结报道:铺垫效果与议题的转移 —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重构和强化 地震后期,随着救援工作的逐步稳定,生还者生存的可能性逐步降低,震后恢复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而在恢复工作中,媒体往往关注的是灾难带来的经验、教训以及今后如何开展重建工作。 反观CNN此次报道,震后媒体核心议题一直是海地的贫穷和动荡,这些问题是存在的,但媒体关注的焦点不能“只破不立”。为何CNN反复强调这些问题? CNN正是运用强大的铺垫效果,强调海地的贫穷与动荡来美化甚至转移了美国派兵海地的议题。 美国于1月15日派兵前往海地。截止到18日,美军已向海地派出超过1.1万名军事人员、33架救援专机、“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和多艘军舰。而联合国在海地部署仅仅只有7000名维和军人和2100名维和警察。22日联合国也与美国签署协议,美国全权统筹在海地的救灾、重建工作。对此,国际社会深表担心,各国对此的解读也是美国是在借机控制海地,扩大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军事影响力。而在15日到18日的CNN的新闻中,报道强调的核心一直是海地的混乱和美国的“帮助”。如“海地人民游行”“海地医疗用品荒”“海地面临大灾难”“海地:世界末日”“生还者露宿街头”“地震孤儿无家可归”等等。由此看来CNN强调海地的动荡与贫穷似乎别有用心。在这样大量铺垫效果下,由于强调海地的灾难,海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美国的这一系列举措都是正义并且值得肯定的。 为何海地地震造成如此大灾难,CNN给出的答案是海地的贫穷,但为何海地如此贫穷,恐怕美国媒体应该清楚其中的历史原因,海地风雨飘摇的经济很大程度是由于美国的政治渗透、军事施压和极端不平等的经济控制。以至于美国报刊漫画家协会主席特德·拉尔撰文认为“海地地震,美国制造”。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