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中国达人秀》背后的真人秀节目嬗变

来源:综艺报  发布日期: 2010年8月24日 11:56 

  文章摘要:2010年8月12日,初试锋芒便拔得头筹的《中国达人秀》节目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众多资深媒体人、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中国选秀节目发展趋势

  C h i n e s e G o t Ta l e n t,在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总导演金磊看来, 是个既有文化“ 野心” 又富有多元含义的节目名称, “ 你可以理解为中国有很多天才, 也可以理解为天赋中华,再具体些还可以是才华天赋, 而《中国达人秀》就是这些才华的展现平台”。

  2010年8月12日,初试锋芒便拔得头筹的《中国达人秀》节目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众多资深媒体人、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中国选秀节目发展趋势。

  真人秀突围战

  今年国内外选秀节目整体趋于平淡, 在此背景下东方卫视推出的《中国达人秀》, 播出前三期海选节目分别取得了1 . 3 7 % 、2.1%、2.16%的收视率,成为同期各大卫视真人秀节目中的收视冠军。

  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 之前的真人选秀节目多是将收视群体年龄层下移, 而《中国达人秀》通过扩大选手范围、丰富表演形式, 将中老年收视人群带入真人秀节目中, 开始吸引对中国电视关注度最高的人群, 这一群体或许没有8 0 、9 0 后的狂热, 但却是电视收视率的最坚实支柱。

  《中国达人秀》的节目模式

  源于2 0 0 7 年英国的全民选秀节目《英国达人》, 虽然是购买版权的泊来品, 但运作模式与拍摄手法都有较为成熟的借鉴。国家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主任金文雄表示, 该节目既有一定程度的本土化, 又将“ 度” 把握得比较好, 没有“ 毒舌评委” 的哗众取宠, 评委在专业点评外多了人文关怀, 少了“ 凤姐” “ 著姐”“ 曾哥” 等问题选手, 多了对生活充满梦想的普通中国人, 年龄跨度大, 包容度强, 着力传达“自信”这一主题。

  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长、《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认为, “ 达人秀” 取得收视成功的原因, 有着鲜明的中国社会烙印, 它满足了社会对电视节目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是表面繁荣的虚假热情, 而是真正体现了百姓的心理诉求和媒介规律。通过相对宽泛的规则和舞台门槛的降低, 创造了更多包容空间。让观众与参与者都能获得更大的心灵舞台, 让其在此释放能量, 抒发情感, 缓解焦虑, 抚慰心灵。其次, 节目的整体运作遵循了电视节目制作的规律, 通过高水平的电视制作标准( 多机位, 精剪辑) , 让观众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更丰满的细节。第三就是它满足了大众文化通俗但不庸俗,追随时代潮流但不媚俗的要求。

  “中西合璧”

  自2 0 0 4 年, 真人秀节目走过七年, 纯粹移植节目模式与本土化改造的试验都进行过。一些大型户外生存节目, 因为同中国社会的生活基础和文化背景脱节而未能取得期待的效果; 而一些本土化过度的节目, 又失去了方向, 流于炒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谈到, “ 达人秀” 是国外电视台运作证实有效的形式, 用这套模式装上中国内核, 是一种成功的方式。中国电视现在还是需要一定的借鉴和模仿。

  张颐武认为, 以往选秀, 选手年龄偏小, 生活阅历比较简单, 很难把生命中的元素融合到选秀节目中去。相反, 在那些有着或特殊或丰富人生经历的人身上, 表演和故事的结合就显得生动而又打动人心。

  喻国明教授认为, 小人物大梦想, 讲中国梦就是讲国人在实现理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某些困境。达人秀实际上是各种生活形态的舞台, 一方面是才艺表演的展现, 另一方面体现才艺表演背后的价值观对接、文化内涵, 滋润人们精神上的贫乏, 缓解精神压力。同时《中国达人秀》为广大电视观众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文化鉴别路径—— 在任何时代, 说真话表真情,都是值得肯定的。

  其实, “ 英国达人” 苏珊大妈、“ 美国达人” 凯文的成功,也是节目模式和本土文化结合的结果。人们从苏珊大妈身上看到了惊人的歌声与对传统文化坚守的组合; 从农夫凯文身上看到了在经济危机阴云笼罩下的美国社会所渴望的一份宁静。

  真人秀的“蓝海”

  胡智锋提到, 在这样一个时期, 作为一档克隆真人秀节目,《中国达人秀》可谓生不逢时又恰逢其时。从前三期的效果看,这档刚“ 满月” 的节目在真人选秀的竞争中开辟了一条蓝海之路, 无疑给了主创团队和对其抱有期待的人们以希望。

  《综艺》报社总编辑陈晓梅说: 第一, 从产业的角度看,《中国达人秀》是对真人秀节目的理解更加到位的一档栏目。它所展现的奋斗,自强不息,乐观,价值选择,还有人性的光辉,都是很好的真人秀素材。第二为整合。节目的访谈、镜头、主持人,表现方式方法,电视手段的整合达到了一定程度。第三, 尼尔森发布数据表明, 中国演艺市场最大的特点在于中国草根明星更受关注,它的市场份额远超明星、名人。所以相信未来几年, 像《中国达人秀》这类的普通真人秀、脱口秀节目会更有市场。

  如何将该档节目做得更好?

  与会嘉宾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确保雅俗共赏, 通俗而不流于媚俗; 要防止将天赋英才简单化, 变成“ 天桥杂耍” ,而要将节目和平凡人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 在现有基础上尽量将内容中国化, 开掘中国文化的精髓, 让天赋中华落到现实中来,接中国的“ 地气” ; 要强调节目的主旨—— 从平凡人身上发现不平凡, 多些“ 苏珊大妈” 这样的选手; 在节目内容很丰富,表现力很强的情况下, 相应节目制作, 节目组对评委的选择应该更为多元, 评委的表现应更加理性。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