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人民日报读者评报活动落幕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 2010年4月23日 09:09 

     这是人民日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读者评报活动,也是人民日报落实“三贴近”,进一步加强与读者互动,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推进报社品牌建设的有益尝试。

  2月25日,本报第五版与人民网同时推出“‘永联村杯’人民日报读者评报活动问卷”。

  5万多份问卷,是5万多颗心的期许,也是5万多双手的支撑。对于有着62年光荣传统的人民日报而言,这一封封答卷中,蕴藏着未来前进道路上最可靠的依赖和不竭的动力。

  读者评报:

  政论评论、深度报道、民生和舆论监督报道受欢迎

  此次评报的主要对象为2009年人民日报刊登的新闻作品、常设栏目和报纸版面,采用报纸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方式进行。通过对5万余份投票的统计分析,评选出“读者最喜爱的新闻作品”30篇,“读者最喜爱的版面”5个,“读者最喜爱的栏目”10个。

  评选结果呈现三个特点:

  人民日报的政论评论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读者最喜爱的新闻作品”评选中,任仲平文章《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何振华文章“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启示”系列评论等9篇(组)政论评论作品入选;在10个“读者最喜爱的栏目”中,有6个为评论栏目,按得票多少依次为“社论”、“民生观”、“今日谈”、“本报评论员”、“任仲平”、“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的深度报道受到广大读者青睐。30篇“读者最喜爱的新闻作品”中,有17篇为通讯、新闻分析、系列报道等深度报道;10个“读者最喜欢的栏目”中,“热点解读”、“人民观察”、“民生视线”、“政策解读”等位居前列。有55.9%的参评读者表示,他们在人民日报上最想看到的是“深度报道与分析”。

  人民日报的民生报道、舆论监督报道受到群众喜爱。《“钓鱼执法”,上钩的是谁?》、《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等作品均高票入选“读者最喜爱的新闻作品”,“新医改十问”的版面入选“读者最喜爱的版面”第一名。

  “多一些曝光与批评,多一些问责与剖析。在我国促转变、调结构、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不能回避问题,就目前人民群众关心的腐败、房价、教育、医疗改革等方面,从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案例出发,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西安刘紫剑的话,代表了相当多读者的心声。

  统计表明,这些作品、版面、栏目的得票多少,总体上体现了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和传统强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读者的阅读喜好。

  读者调查

  充分肯定 几多期待

  广大读者对人民日报满意吗?这是编辑部在调查前最想了解的问题之一。5万多名读者用他们的投票给出了答案:40.25%的参评读者对人民日报内容总体表示“满意”,39.85%的参评读者表示“比较满意”,二者合计高达80.1%。表示“不满意”的读者为2.41%。

  读者心目中的人民日报是什么样的?调查显示,在问及哪些词语最能描述人民日报时,56%的读者选择“权威”,36%的读者选择“深度”,另有34%的读者选择“高端”,另外还有25%选择了“大气”。

  “‘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多年来,我与人民日报一起成长,一起进步。我对人民日报情有独钟。”河南固始县李永海说。

  统计结果显示,参评读者对人民日报忠实度较高。20.2%的参评读者表示“每天都读”人民日报,40.8%的读者“经常阅读”人民日报。此外,22.25%的读者阅读人民日报10年以上,14.52%的读者阅读人民日报5年以上,17.88%的读者阅读人民日报在3年以上。三者合计54.65%。

  “我已经连续十年坚持订阅人民日报。我是一名老党员,每天再忙也要看人民日报,我把看人民日报当成了我的精神食粮。”郑州读者刘华非说。

  表达肯定的同时,许多读者对人民日报提出了更多期待。

  河北省盐山县读者付斌建议:“多报道、关注民生,深刻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山西省襄汾县读者张雅生则说:“希望贵报在稿件选用上多加强视点、观点、民生等方面的报道力度,把那些发生在最基层的百姓呼声和民生事件报道出去,使贵报与民众的心更加贴近,把党的政策及时送到人民群众中去。”

  统计表明,在参评读者看来,人民日报最应当改进的方面是“提高贴近性”(48%),其次是“加强深度报道”(44%)和“增加独家报道”(31%)。

  读者留言:

  改进工作的重要参考

  令人感动的是,5万多参评读者中,有近2万名用文字留下了意见和建议,部分读者的留言长达两三千字。这些留言情真意切,坦诚中肯,既肯定成绩、给予鼓励,又指出问题、提出批评。

  来自山西省灵丘县的读者邓利春在留言中回忆说:“中学时代就参加过人民日报的新闻函授;上世纪80年代,人民日报的一位记者来我县进行读者调查,我怀着试试看的心情向他反映了一个问题,没想到得到了人民日报的高度重视,让我感觉人民日报不愧是人民的日报!”

  来自山东省淄博市的读者李作昕写道:“我已经连续阅读20年以上,曾经多年自费订阅人民日报,多次在人民日报发表言论。感谢人民日报的编辑和所有工作人员对我的帮助,是你们给我自信,给我插上翅膀,使我穿越现实,抵达梦想。”

  近2万份留言中,类似热情洋溢、饱含真情的话语比比皆是。阅读这样的留言,让每一位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体会到感动和温暖,同时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更多的读者在留言中热切期待人民日报发挥优势,改革创新,办出特色。

  江苏省海安县读者朱忠华说:“我一直是人民日报的忠实读者,主要是相信你们的权威和报道的深度。真心地祝愿你们办成世界一流的主流媒体。”

  江苏省徐州市的吴昊说:“ 在当前媒体竞争激烈、特别是新兴媒体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党报最大的优势在主流、在权威。希望人民日报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宣传策划力度,经常推‘大块头’,适时打‘组合拳’,不断树‘新典型’。”

  目前,人民日报组织人力,对全部留言逐一作了整理,从近80万字的留言中汇总、归纳成10个方面的意见,作为改进工作、提高办报质量的重要参考。

  “要坚持全党办报、开门办报,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评报的方式方法,使评报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真正成为了解读者关切的重要途径、主动发现问题的有效方式、提高办报质量的得力抓手。”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对这次读者评报发表了这样的意见。

  这,也是人民日报对读者的承诺。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