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党报与玉树灾区人民同在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日期: 2010年5月6日 14:01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让美丽高远、风景旖旎的玉树县城——结古镇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地震造成道路严重损毁,通信基本中断,砖木结构的建筑全部倒塌,10余万群众无处安身,上千条生命在瓦砾下呻吟。

  灾区人民受伤的心灵急需抚慰,干部群众波动的情绪急需稳定,更重要的是,在第一时间里,要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声音,及时传达给灾区各族群众,化作抗震救灾的精神力量。4月16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指示,要求青海日报社组织力量,将每天的报纸送达地震灾区。

  青海日报社接到领导指示后,果断决定务必于4月17日将4月16、17日两天的《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各加印两万份,《青海藏文报》由周报暂改为日报,同样加印两万份一并送达玉树灾区。

  由于西宁至玉树的道路遥远,邮运报纸到达灾区时间较晚,在有关领导部门积极协调下,同意将4月16、17日两天的《青海日报》、《青海藏文报》、《西海都市报》总计12万份报纸,以及此后的这三种报纸,每天通过空运送达灾区。

  从16日深夜到17日清晨,青海日报社印刷厂机器轰鸣,随着飞轮的转动,12万份报纸终于加印了出来,印厂工人们眼睛布满了血丝,双手沾满了油污。

  12万份报纸,97个蛇皮袋,4吨多重,运输成了问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报社发行中心的同志们联系到了一辆私家大货车,并赶在指定时间将报纸送到了机场。中午1时30分, 12万份报、97袋报纸随着其他救灾物资搭载中国东方航空公司飞往玉树的飞机,运往灾区。

  从4月17日到5月5日,在19天的时间里,累计数十吨的报纸运送到了灾区。为了使报纸在运送中少出纰漏,青海日报社负责运送报纸的同志们从报纸印刷出厂、提取报纸,打包捆扎,装车、运送机场、卸车,过磅办理手续,全程跟班。19天,报社发行中心和负责运送报纸的数十名同志没有休过一个双休日,很多同志都是早晨七时上班,到中午一、两点钟才休息,大家没有怨言。因为大家知道,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灾区抗震救灾最大的支持。

  震后起初的几天,运往玉树的物资堆积如山,报纸运到玉树后,有的一时半会儿找不着,甚至会有丢失的可能,报社发行中心的同志找到玉树巴塘机场的同志,通过他们在第一时间将报纸交给青海日报社在灾区负责接收的同志。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处、省救灾办等负责大批救灾物资调运的同志,特别关心送往灾区的报纸,不论谁值班,都负责任地在飞机起飞后,尽快用短信或电话告知报社接送的同志,使得运送报纸工作顺利进行。

  报纸运送到巴塘机场,任务只完成了一半,从机场提货,再到灾区分发,还有很大的工作量。为了及早让党报同灾区干部群众见面,在灾区采访的报社记者,省委宣传部、州委宣传部的同志们也参与报纸分发工作,此后,灾区志愿者也主动加入灾区“报纸发行”队伍中,大家默默做着这份分外的工作,目的只有一个:让党报“走进”受灾群众中间。

  党报走进地震灾区,灾区干部群众通过《青海日报》、《青海藏文报》、《西海都市报》等报纸,看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及全国各地对灾区的关心、支持,深切感受到了共产党亲、社会主义好,从而更加坚定了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信心。

  就在灾区干部群众第一时间阅读党报的时候,我们衷心感谢为党报送往灾区开辟“通道”,默默做着“分外”工作,而不言苦累的同志。他们是:省政府综合处副处长王有东,在曹家堡机场坐镇指挥的省民政厅巡视员陈有珍,省民政厅监察处处长田延英,机场货运室主任周付强,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处处长李巷太,省救灾办副主任索南,省民政厅助理调研员杨辉川,来自湖南的灾区志愿者吴渊平父子和他们一起的志愿者。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