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5年开始,中国就进入了web2.0进程。而经历了好几年的发展之后,web2.0的核心服务已经被我们耳熟能详:博客、SNS、微博以及微信。 博客诞生之初,有强烈的个体色彩,因为相对于更早期的以内容帖子成排展示的BBS服务而言,它是以个人展示为内核的:从日志到博客模板到博客上的各种彰显博主趣味的小插件。博客兴起后,大量的人涌入其中,最高峰中国博客号称有1亿之巨,其中不乏媒体人士,从记者到编辑,因为写两笔对他们而言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但博客的发展很快就从“人”转向了“内容”。博客中国网号称要打败新浪,首页上琳琅满目地挂着各种内容,和新浪首页本质上完全类同,而新浪,本就是以“海量快速”的内容堆砌起家,则将整个博客频道作为各个分类频道的内容来源支持。博客们为网站提供了流量,但个人博客,在这场网络运动中,成名的并不多。 SNS对媒体人的吸引力不足是不奇怪的,因为SNS并没有太强的媒体属性。无论是人人还是开心,一般用户从来不觉得这是一个获取媒体内容的地方,开心还是以玩游戏著称于世的。而人人上类似“转发”功能则是在微博起来后才加上。至于豆瓣,这是一个出了名的匿名网络,媒体人即便有兴趣,也并非图名而去。主要用户群体为学生的SNS,对整个媒体生态的影响,非常之弱。 博客基本上于08年开始走入低谷,09年下半年,迎来了新浪微博的内测运作,10年微博强势发展,再次引发了媒体人对互联网2.0服务的极其强烈的兴趣。 不能否认很多媒体人依靠微博获得信息源,但也需要注意到的是,微博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将“人”推到信息消费者眼前的知名网络服务。微博上是什么人说,比说什么远远来得重要。一个大V的一句无甚意义的话同样会引来巨大的关注(比如韩寒第一条微博只有一个字:喂,转发评论数都是好几千的)。 媒体人拥有一定的信息灵通优势,在微博上很容易发出一般受众尚不知晓的信息。比如借助工作便利,媒体人还有现场报道和现场照片可晒。与过往媒体人躲在内容之后所不同的是,微博让他们站到了前台。过去穷十数年之功才能打造出来的“名记”,这一次看上去只需要几条不超过140字的微博。一向很看重自己声名的媒体人,在微博这个场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或是铁肩道义,或是妙手文章,总有成千上万的围观者一片加好,又怎不让媒体人怦然心动,前赴后继地去运维这个通常意义上会标注“私人言论,与单位无涉”的自媒体账号? 苦哈哈地写字的平媒人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本就是“明星式”的电视媒体人同样获得了满足。后者其实比前者更容易成名,但到底这个成名成到什么份上,有两个缺陷:其一是没有定量的描述,其二是缺少来自粉丝的反馈,总有些虚名之感。微博的粉丝数也好,评论转发机制也好,实实在在地告诉了他们:嘿,你的名望可不是说说的。 不过随着微博的发展,也出现了几个劣势。其一、它的机制本身就是短平快式的,稍许想多写两个字或和人多来回讨论几次,就被限制住。长微博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长微博是否会被人仔细阅读很需要打一个问号。其二、用户谩骂成风,尤其是自己一条微博被转发若干层后,用户和自己无亲无故,观点稍有不合,就很容易出言不逊。其三、到达率不高,写一条微博很容易淹没在timeline中,而且如果在几个小时内没有得到大量转发,这条微博的寿命基本到头。 微信出现,并在12年成为盖过微博风头的新兴互联网服务——应该说:移动互联网服务。本来微信这种手机通讯服务与媒体人没什么关系,但微信的“公众账号”这个平台,再一次引发了媒体人的极其强烈的兴趣。 说实话,微信公众账号的后台管理系统不仅功能薄弱而且还很不稳定,从一条信息制作完成到订户手机端上出现有时候会出现长达数个小时的时滞,但这依然阻止不了媒体人前赴后继的热情。在我看来,所谓自媒体能够赚钱这件事,其实对媒体人吸引力并不是太大。传统媒体的逐渐衰落,的确会导致不少媒体人跳槽。但微信公众账号只不过是给他们多了一个写字的地方,而内容经营,连媒体组织机构都日益艰难,自媒体到底能赚多少钱,谁都心里没谱。 不过,订户每天的增加(有些甚至每天几百几百的上升)带来的愉悦感是实打实的:这是对媒体人个人品牌的认同。微信三亿多用户,着实是一块巨大的个人品牌锻造地。媒体人对自媒体的热情,始终围绕的不是写两个字,拍两张照片,而是TA自己的浮出水面。 但不得不要泼上一瓢冷水。从博客到微博到微信,媒体人始终在疲于奔命地寻找属于自己的那块自留地,但也在自留地的频繁切换中,不断在失落过去积累下的粉丝(或者订户)。 由此可见,Web2.0时代的媒体人需要重视自己的每一块媒体平台,它们都是传播和推广的重要阵地。更观点请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