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4A就是“创意”的代名词。而一提到本土公司,我们脑中立刻冒出来“粗制滥造”、“创意水平低下”、“执行差劲”等一系列负面的评价。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是2014年左右吧,小公司的作品开始频繁刷爆我们的朋友圈,并屡次斩获广告大奖,与此同时,4A的光芒日渐微弱。 最近这几年的广告作品,百雀羚神广告、淘宝二楼、以及keep的“自律给我自由”、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江小白、NB的“每一步都算数”、大众点评的“我们之间就一个字”,这些作品,无一例外的,没有一个出自4A,我甚至都不用在“没有”前加上“几乎”。 茫茫的4A大军中,唯独W+K给NIKE的热血文案,还会时不时刷一下我们的眼球。 我这儿不是要唱衰4A。只因身在其中,有些现象,忍不住就想谈谈谈谈。至于4A转型啥的我就不谈了,也没这资格谈。我今天就基于“人”这个角度,谈一些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看法。是不是4A的创意真的不行了? 不是4A创意不行,是“4A人”过了拼老命的时间了 为什么小公司容易出作品?简单,不出作品就死了。你们仔细点观察会发现,那些作品频出的小型广告公司,他们的作品井喷期,往往集中在公司成立的前2年。 不刷作品,优秀的人就不会来你公司,甲方就不会瞧上你,等到几个创始人的名声消耗殆尽,公司也差不多完犊子了。4A还可以玩资本,小公司要生存只能靠作品,所以那几个从4A出来的老将,开了小公司,哪个都是莽着一股劲儿地在冲。 本身实力就OK+去除体制限制+生存压力=作品井喷。 所以,我在此也建议看到这篇文章的应届生们,如果比起洗简历,你更注重在前期的积累作品,不妨多去看看小型的优秀创意热店,特别是刚开没几年的,你一定会有所收获。原因很简单,你想出作品,他们也想。 不是4A创意不行,是太平盛世过了,“小公司人”立山头的机会来了 传统广告的时代,是广告公司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4A是无敌的存在。 一是媒体垄断,在那个时代,你小公司要出去立山头,手上根本就没有资源,砸央视你认识人吗?你连个地方台的关系都打不通。就算认识,你砸得起吗?最后往往只能寄生4A,做个丙方。丙方意味着什么?丙方就没有创意自主权,基本上大方向都是4A公司定的,丙方公司无非做做外包执行执行。这也杜绝了做大的可能。 二是人力资源垄断,那时候,广告行业的顶尖人才只有去4A一条路,根本没得选择,这也保证了4A的香火兴旺不断。 这个时代是属于4A公司的太平盛世,广告那么大一块肥肉,就只有4A吃,至于怎么吃,谁先吃,规矩也只能是4A公司自己来定。 然而,问题是,现在肥肉不止那一块了。“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配上三四个人,只要有实力,就能开一家广告公司。媒体就靠KOL,随便找个公司拉个KOL list,就不怕作品没人看到。传统媒体根本连碰都不用碰。 同时,互联网甲方的兴起,给了小公司更多机会。你小公司没人。我甲方有。你小公司没资本?我甲方有钱有资本。不仅有钱有人,互联网还敢做。最终,一个敢做想做,一个有实力做,产出的化学反应,自然是秒天秒地。而4A的传统客户们,却往往缺少这种胆魄,当然,他们也没必要去冒险。 不是4A创意不行,是真的“人多嘴杂” 说4A公司人才外流是事实,但4A依旧聚集着这个行业大部分的顶尖人才,你说他们为了洗简历也好,为了安稳也罢,只要4A的金字招牌在,人才就在。但为啥顶尖的人,就是出不了顶尖的作品? 简单,因为4A不是小公司那样的一言堂。曾经某知名小广告公司的小伙伴告诉我,他们想到一个创意,立马就和客户电话,客户当即表示可以做,大家就去做了。这种看似“不专业”的做法,却被证明是这个时代最容易出作品的做法。 然而,这种事在4A是不太可能出现的。先要有策略,策略要N多人磨好久。然后出创意,一个创意,底层创意工先想,然后组长看,杀一批,然后创意总监看,杀一批,杀剩最后几个,全组再细细揣摩一遍。 而这其中,评判创意好坏最大头的,不是“创意”本身,而是“安全”。而可惜的是,在新媒体时代,最“安全”的广告,往往就是是最烂的广告。 “没有争议,就没有意义。”如今的时代,这句话不知道教过多少耕耘广告十几载,习惯了高大全大佬们,重新认识了广告。 4A不会死,也不会慢慢凋零,同时,4A也不太可能转型。而小广告公司最后会变成新的“4A”,但是过了热血澎湃的年纪,上了市,赚了钱,他们也会走上4A的老路,直到新的时代,新的小广告公司再出来,长江后浪拍前浪。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硝烟弥漫、尔虞我诈的不是魏蜀吴,而是孙刘曹。如今的广告行业,风云迭起,而推动时代前进的,既不是4A也不是小公司,而是那群人。 只是,那群人算是碰上了一个好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