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当“知识付费”变成“网络传销”

2018/3/19 22:34:00 

从今天早上七点开始,新世相营销课海报一直在朋友圈刷屏。课程刚开始价格为9.9元,每增加万人报名课程,价格涨五元。最终价格为49.9元。
 

课程截止至目前的价格
 
营销课之所以能够在朋友圈呈现出病毒式传销的大爆发,是因为参与该课程后会自动生成自己的分享海报,若朋友圈里的人扫码购买,自己可以获得学费的40%作为回报金。甚至邀请排行榜前列的学院,更有价值五十万的新世相免费推送、高达万元的现金奖励。
 

截止至上午11时的排行榜前十名
 
不少参与的用户表示分享至朋友圈后,经过二级传播扫码购买课程,获得了回报金,且可以直接提现。“知识付费+分享转发=直接变现”的营销形式现在已经屡见不鲜了,之前有网易云音乐的“采铜·好书精读”还有三联周刊的“中读悦听年卡”活动。

去年9月7年,网易云音乐推出了首款自制的知识付费产品《采铜·好书精读》,定价99元,为期一年。然而因为音乐属性平台和知识付费领域二者的跨界融合难以让人接受,用户接受程度较低,推广效果并不好。


 
今年2月22日,《三联生活周刊》联合中读APP推出三联中读悦听年卡活动,原价368元一年改为限时特价68元,为读者提供10年来(包括2018年全年)的《三联生活周刊》电子版,与365天每天1个大咖音频、精选小课。窦文涛、梁文道、马未都等100多位大咖献声为用户解读封面报道。特惠的价格,诱人的福利,《三联》很快刷屏了朋友圈,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关注。但由于用户的大量进入,系统呈崩溃状态。23日《三联生活周刊》发布紧急公开信宣布:暂停用户的进入,购买通道已于9点关闭,促销活动已于12点提前结束。《三联》此次知识付费事件营销无疑是失败的,使得自身的品牌形象减分。
 

 
 
这种活动设计模式是让用户参与知识付费的同时,可以获得经济和精神上的回馈,进而成为该课程的免费推销员,转发分享至朋友圈进行二次转播。朋友圈的影响力和好友的参与程度将直接可以进行“传播变现”。当有人通过扫你的二维码完成购买,你将获得分成。
 
原来的知识付费主要依靠优质内容输出,平台将知识进行拆分售卖,用户能够及时获得他们强烈需求的知识架构,可以省去很多自己直接阅读的时间。这类快速知识急救药丸见效快、药效好。像罗振宇的“得到”和高晓松的“矮大紧指北”。而目前的知识付费模式已经转变为一种分销模式,大家能够通过转发分享获得分成,而不再关心传播的内容优劣。到底是事件营销过头了,还是知识付费的机制变质了?为何好好的知识付费会和分销模式进行绑定?
 
我们已经难以分辨自己购买知识付费课程的初衷了。在这之前,我们购买课程是为了缓解我们对于求知欲的焦虑,能够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快速提升自己,学习知识。而现在,大家疯狂转发的同时,更多关注的已不再是课程的内容我消化了多少,而是有多少人通过我的二维码购买课程,我又可以借此变现盈利多少。

在知识付费刚开始兴起时,我们会质疑这种文化壁垒、知识鸿沟所带来的巨大盈利前景,它所造成的马太效应将会导致“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知识变现所带来的并不是能够转变社会中反智潮流涌动的力量,而日益转变为一种对于知识的盲目追捧,人们对于“文化补缺”心理的焦虑感。到底,我们还是已然被这种知识付费的分销模式“异化”自我
了。
 

 
最后做一个小调查,大家都是因为什么原因购买知识付费的课程呢?

1. 对于营销课程内容感兴趣,想要学习知识
2. 好奇活动形式和内容,想要了解后续进展
3. 看到朋友圈大家都购买了,凑个热闹
4. 有钱任性,单纯想付个费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