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三 读完《沟通》合集需要小半年。插画:瑞雪 1、年轻气盛那会儿,特鄙视很多写书评的,且不说出于什么目的,拿着一本书也不仔细读个完整,就洋洋洒洒把数千字的书评给憋了出来。以前这样鄙视别人,没想到事到如今自己也遭报应了,轻率应了劳博之约,给红鹤新出的这本《沟通》合集写书评,书拿到手,便想这下坏了:按我自己的准则,书得看完才能给人写书评,可手上这书,整个儿比《悲惨世界》文字量还大,以我的阅读速度,一有功夫就看,那也得小半年,可活到现在,还没有什么事情让我能坚持上半年的,唉,这事想想就悲惨,硬着头皮先写吧,借用小型章的体例,只是不想让它成为一篇严格意义上的书评,以减弱自己及众读者对我良心上的谴责。 2、我没做过地产广告,也不熟悉地产广告,但这些年北京那些家风头较盛的地产广告公司我也能像数NBA那些球队一样列出一些,那些被大伙当话题讨论过的作品如耕天下、左岸公社、美林香槟小镇、CLASS之类的,毕竟不了解,所以在作品与公司连线时常被我张冠李戴地搞混淆,反正都觉着挺NB的,谁做的谁于我一外行来讲,就如同把蛤蟆功配给黄药师,桃花岛划给洪七公一样,怎么混搭都无妨。但这本叫《沟通》的杂志问世以后,就算老年痴呆症提前四十年发生在我身上,我也能字字珠矶地说出,《沟通》,是红鹤的。 3、“沟通”不仅是地产界的命题,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我从小由于囿于乡村,语言及性格上的自闭,沟通一直是我面对的大难题。在这本叫《沟通》的杂志里,沟通被放大为建筑上的沟通,电影上的沟通,美术上的沟通,音乐上的沟通,舞蹈上的沟通,文学上的沟通……我们现在做广告,恰恰又是以上述这些形式为手段去试图和消费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个超出地产界的命题,现在让一个叫做红鹤的地产广告公司通过一本杂志给做出来了,所以我说,红鹤是只大螃蟹,在两只眼睛直勾勾发向前盯着地产这个靶心的同时,几条粗腿却早已不安分地把触脚伸向五花八门的领域,以沟通的名义。所幸的是,可以看出,他们是在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情,认真,才是让一件事深入,认真的人才能成为可爱的人。 4、并不是因为这本书厚我才觉得人家做事情认真(今年同样厚的书也有“今天30年特刊”,多好的题材啊,多值得纪念的事情啊,可一翻开,居然有成段成段的文字错误,说的那虔诚,做的时候咋就不能虔诚点呢?),在我翻看“沟通合辑”的时候,虽然里面也不乏愤青式的意淫文字,也不乏他们李老板的口水文章,但可贵的是,他们会正儿八经去找泛文化圈里有标志意义的人来解读“沟通”这个命题,有如编剧廖一梅,话剧导演田沁鑫,云门舞集的林怀民,也没有放过被炒滥了的欧阳应霁,洪晃等人,仔细一翻,低低调调埋头做“鲜氧”的喜生也在队伍之中,难得,真的。 5、前阵有传言说芮成钢在G20上采访奥巴马,他说要问奥总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是代表中国问的,第二个问题是代表全世界问的。”我代表全世界六十亿人民觉得,人做只螃蟹倒也无妨,但不能数只蟹钳一伸,就觉得全世界只有就你壳下蟹黄那么大吧?这里,我也代表全世界六十多亿人民,在粗略翻过这本“沟通”合集之后,发现他们虽然触角伸的范围够大,一钳下去,挖得也挺深,但整个杂志,他们的大部分篇幅也仍然没有离开他们擅长的那一块:地产广告的文字沟通,策略思考,以及由此外延的有关建筑的内容。 6、希望这书别卖的太好,就像我不希望贾樟柯拍商业片。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