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科技 《纽约时报》上周三在报道新教皇“登基”时尝试了一种新的评论形式,旨在通过添加结构化的数据来增强讨论。其做法是:当读者在阅读新教皇弗朗西斯 (Francis)当选的报道时,被要求回答三个调查性问题:是否对选举结果满意?是否对将选举结果吃惊?是否是天主教徒?然后用户可以通过以上条件筛选 阅读自己想看的评论。 通过这些问题,《纽约时报》完成了对读者评论的分门别类。与一般的文章结尾会使读者放松不同,《纽约时报》在文章结尾通过提问,并将回答字数限 制在100字以内(正常回复字数上限是800字),调动了读者的积极性。同时,该报在设计上也做了些许调整,评论字体变大了,评论框也被加宽,提升了读者 参与评论的兴趣。更妙的是,其他读者可以通过上面设定的三个问题,筛选阅读不同阵营读者的评论观点。
《纽约时报》此举给爱好阅读评论的读者带来了好处,使得他们感觉自己是在阅读杂志刊物上经过挑选的观点汇总,而不是在看一群人在那里乱哄哄地互相谩 骂。但是,这样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太可能被作为基本功能而广泛推广。《纽约时报》也只是针对少数报道开通了这一功能。《纽约时报》互动类新闻副 总编萨沙•科伦(Sasha Koren)表示:“这绝对是一个个案,当我们认为某一新闻能够引发很多评论时,我们才考虑采用这样的方式。” 与其它所有报纸媒体进军网络时面临的处境一样,《纽约时报》对网络评论也有自己的疑问和担忧。报纸的记者编辑们坚守的是平和中正的中庸策略,这 一点与网络观点往往背道而驰。所以,当报纸转向网络时,需要一个颠覆的适应过程。《纽约时报》互动类新闻助理编辑马克•拉瓦力(Marc Lavallee)指出,新闻类网站常常在是否要增加评论模块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而陷入挣扎。 拉瓦力指出,当前大多数新闻媒体各网站、各版面都调用的是同一个评论系统,而没有针对特殊的故事或新闻开发针对性的评论平台。他表示:“《纽约时报》正在做这样的事,目的是对读者的杂乱的评论做一个清晰的分类,提升用户阅读体验。”
《纽约时报》采取的吸引用户参与评论的方法之一就是让读者“站队”。例如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十周年纪念时,该报询问读者,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的那 天他们的心情如何,结果收到了大量的回复。该报将读者的态度分为愤怒、恐惧、不为所动、安全和满怀希望等几类,然后通过可视化的图像将热门的心情呈现出 来。同时,用户可以通过这些不同心情关键词筛选阅读评论。在奥巴马于去年五月宣布支持同性结婚后,《纽约时报》也借机做了一个类似的“站队式”调查。 科伦认为评论就像是新闻的数据包或多媒体功能,能为新闻故事带来给多的价值。拉瓦力指出:“人们希望看到别人在说些什么。”他表示,设置调查问 题的秘诀在于简单,不要让用户做太复杂的动作。上面讲到的教皇“登基”故事产生了3200多条回复,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拉瓦力称,这类功能的设置有助于 媒体引导对话,吸引用户深度参与到新闻故事中来。 新闻媒体的评论一般都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发布,因此拉瓦力认为《纽约时报》的这种分门别类、结构化以及有字数限制的评论设设置有助于编辑快速 审核通过评论。并且,当媒体做出这样的引导后,大多数用户在回复是都会“保持队形”,也大大节省了编辑后台审核的时间,提升了效率。 这样做还有一个意义深远的好处,它会迫使用户在读完一篇文章后进行一些额外的思考,并且对他们回复也会加入思考过程。拉瓦力认为,这样的评论设 置能让用户释放更多的想法,以及更愿意去看别人的观点。而简明的评论分类则为用户节约了宝贵时间。同时他相信,好的引导还能产生社会正能量。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