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限韩令”再升级,巨额损失谁来买单?

2016/8/4 9:21:00 

  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限韩令”,已经开始在韩国媒体上发酵。

  尽管到现在为止内地并未诉诸公文,但是在7月28日,据香港媒体报道“中国内地广电总局向各大电视台下令,不可邀约韩星演出剧集或者上节目,包括综艺、戏剧、广告、商演等。”

  8月2日,《首尔经济日报》的报道也让“限韩令”基本落实,报道称中国将从本月开始对韩国明星有以下调控:

  韩国人气偶像组合禁止在中国活动;

  韩国偶像不允许开展1万人以上的公演;

  新规定韩国文化事业公司禁止投资;

  包括事前制作的相关合作项目禁止。

  据“娱乐独角兽”了解,原定于8月底在上海举行的EXO演唱会日前爆出被取消;韩国演员李俊基将会缺席原定于8月7日举行的,由其主演的电影《谎言西西里》首映礼,原定不久后来录制《快乐大本营》的池昌旭也将不会在节目中出现。

  

  限令来袭,中国公司为政策买单?

  中国的影视行业发展近年来保持着高速的增长,2015年中国在线视频广告的市场规模为231.9亿元,同比上年增长52.7%,而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44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8%。

  而近两年韩国本土电影市场已达到饱和状态,甚至还呈下滑趋势。韩国的影视娱乐市场总的来说比较小,因此其影视节目需要输出到亚洲市场。

  对韩国来说,中国是很重要的一个阵地,在14年广电与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签署了《中韩电影合拍协议》后,政策大开,中国掀起了一股韩国导演远赴中国拍片的热潮,而国内多家公司也在近几年纷纷开启与韩国公司提前策划合作的模式。这次“限韩令”的颁布让与韩国公司展开深度合作的中国公司着实受到了不小的波及:

  早在2014年,华策就耗资3.23亿元人民币成为《太阳的后裔》的制作公司、韩国电影三大巨头之一的N.E.W的第二大股东。

  

  今年5月底,腾讯刚刚宣布与韩国YG娱乐将进行深度合作,未来能否收回1.8亿的入股投资,应该会是腾讯最头疼的事。

  去年年初宣布与韩国SBS、KBS、MBC电视台合作的优酷与土豆,采购了其近70%的影视剧版权,还安排多部韩剧登陆暑假档打造了 “韩剧月”。

  而寰亚影视则是早早签下SM公司所有艺人在中国的所有代理活动,成为SM的独家代理人。

  今年2月,阿里音乐宣布与韩国著名娱乐公司SM娱乐结成独家战略合作伙伴,阿里巴巴集团更投资1.9525亿元人民币,拿下SM娱乐4%的股份。

  此外,入股了韩国HB娱乐公司的华谊兄弟,投资韩国FNC公司的苏宁环球。这些公司如何面对政策限制,调整各方合作计划,也是下一步最需要考虑的事情。

  中方或赔违约金,内地综艺得以呼吸?

  而在综艺方面,韩国明星成为近些年中国综艺节目的常客,如《加油美少女》、《如果爱》等给韩国艺人留有固定嘉宾位置的综艺节目。

  据媒体称,目前部分电视台也已经根据风向开始提前主动对节目做出调整,正在拍摄和制作中的综艺节目,或许在短期之内不会再考虑邀请韩国艺人进行拍摄,以保证综艺节目正常播出。

  与影视剧有所差异的是,综艺的特殊性令其不存在过高的连续性,嘉宾有所替换和更迭也是常事,因此若将其中的某个韩国明星替换掉,也并不会对节目造成过多的影响。

  不过一旦“限韩令”成为实锤,中国投资方无论是换角还是剧目搁置,都会造成不小的损失,甚至有可能需要对韩国方面赔偿部分违约金。反观韩国方面,已拍摄完毕的剧集搁置虽然会令明星长时间的努力付之一炬,但在片酬或者赔偿金方面,韩国方都会得到一些弥补,不会落得满盘皆输的局面。

  有媒体认为,限令政策其实对中国综艺是利好的,韩国引进综艺基本都是自带团队,使得内地综艺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更加难以呼吸,这一举措对于刺激国产影视综艺的兴盛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韩国影视股票暴跌,谁来为“限韩令”买单?

  据悉,韩国艺人在中国片酬不菲,有些甚至比在韩国片酬高几十倍,限韩令一出,韩国各大娱乐公司的股价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8月2日,BIGBANG、李钟硕所属的YG公司股价下跌7.96 %,刚刚签下台湾艺人吴映洁的CJE&M公司股价下跌6.85 %,JYP公司股价下跌5.4 %,韩国SM公司股价下跌5.32 % ,FNC公司股价下跌4.96 %。

  与之前引起冷嘲热讽和哀鸿遍野的“限娱令”和“限外令”不同,这次在吃瓜群众中反响并没有那么强烈,而且竟呈现一边倒的叫好状态,甚至有网友认为“广电做了一回好事”,政治原因不必多提,毕竟国家面前无偶像。

  对于一些狂热韩饭来说,追韩星的渠道也从来不是电视媒体,网盘、贴吧、上传视频等等都是接触偶像咨询的隐秘便利途径。

  原文链接:http://www.tmtpost.com/2430650.html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