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夏天来了,可口可乐教你怎么用“名字”来搭讪

2017/5/1 14:00:03 

案例说明:

在夏天的泳池里,怎么用一瓶可乐完美搭讪?可口可乐有个办法:
 
可口可乐最新广告,“名字瓶”又回来了
 
广告中,帅哥想讨好美女,就不断递给她印有名字的可口可乐,结果一个都没猜中。谁知道,就在帅哥正要放弃的时候,美女却主动走到他面前介绍自己。这是什么情况?原来他们的名字一样。这也太巧了吧,隐约感觉到夏天的故事要开始了……
 
美女,你的名字到底是什么?
 
没错,可口可乐的“名字瓶”又回来了。为什么是“又”呢?其实,“名字瓶”从2011年就有了。这个创意最先从澳大利亚市场开始,随后蔓延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了名字的可口可乐就有了个性,也增强了人们购买并分享可乐的欲望。
 
推出“名字瓶”后,即使是在美国这样成熟的市场,可口可乐的销量也在2014年增长了11% ;随后的2015年还延续有4%的增长。所以,2014年之后可口可乐便决定把“Share a Coke”作为保留项目,不同市场每年都会推出这个特殊包装,并且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2017年可口可乐的“名字瓶”
 
你知道的,可口可乐是很喜欢玩瓶身花样的,昵称瓶、歌词瓶、台词瓶什么的,真是玩得66的。4月18日,可口可乐宣布今年美国“Share a Coke”同样还是“名字瓶”的套路。他们会在5款可口可乐的产品包装上,印上1000个名字,其中包括200个姓氏。
 
不仅如此,可口可乐今年还把“名字瓶”的创意延续到了可口可乐、健怡可乐、零度可乐、轻型可乐(Coca-Cola Life)以及樱桃可乐(Cherry Coke)之中。这或许是为了延续它“一个可口可乐”的策略——自从今年1月份可口可乐公司把几个可乐品牌的口号都改成“ Taste the Feeling ”之后,它又准备更换为统一包装了,强调品牌的统一性。
 
只是不知道,“名字瓶”的创意会不会在中国本土化呢?毕竟,中国人的名字真的太多了,姓氏瓶的话倒是还有可能,你说呢?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