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姜茶茶(ID:jiangchacha0314) 下午看到一篇文章,给我气的,小学生一样的水平,本来不准备怼的,后来我一看,这么多人转,真是服了。 几个看法: 1.消费有滞后性。可能我把我手里的lamer用完了再买百雀羚不行吗?(好了我就是装装逼)我就非得现在买? 2.商品有渠道性。一个曾服务百雀羚的朋友,告诉了我这个数据。“作为国产化妆品第一品牌,百雀羚线下有两万家门店,16的销售额108多个亿,电商所有平台销量占不到总销量15%。 ” 可以说,对于百雀羚来说,线下才是她们的阵地。而且电商还分天猫,京东,淘宝店。只拿天猫旗舰店来比,有点耍流氓了。通过天猫销量,算出一个0.0008,危言耸听的数据,你丫吓唬谁呢? 3.很明显,这是一篇品牌曝光和宣传大于带货目的的广告。要卖货,为什么不做硬广,为什么不做淘宝直通车,为什么文章里连一个原文阅读链接都不加?因为这是品牌曝光度美誉度大于销售的一次投档。人家压根没期待通过这个导流! 4.你说这广告有没有用,我觉得有。买百雀羚的人,是我妈那批人,是把所有护肤品统称为油”的一群人。他们看了,也许就会买。 就算我们这群年轻人,看了不买,我也觉得这牌子会玩,那也是品牌年轻化的一次非常好的曝光啊!我要是百雀羚的人,早就偷偷乐死了。 5.是否是广告圈自嗨,这事谁都没发言权,你不能凭着“我的朋友圈里没有非营销人转百雀羚,就说这是营销人的自嗨”,做调查还讲究基数呢,你朋友圈那几百人就代表全世界啦?面对任何一个campaign,都没有办法去定论这是不是广告人的自嗨,因为这事没有数据支撑,只能凭感觉。 6.百雀羚那篇文章,也向我咨询过广告投放,但是后来取消了,我的见解是,因为意外刷屏,效果爆表,所以取消了后期媒介推进。 7.文章分两种,一种刷屏,一种怒刷屏。在这个创意上挑转化,多半是嫉妒。我就不明白,那么多人转啥心理?你甲方转,也许是想让乙方背kpi压力。广告人也转,我也是服气了,你们这样子,只会让广告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又要做品宣,又要卖货,你们非要把自己逼死吗? 以及这文章我没收一分钱。 我去加班了。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