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那群把兴趣当事业做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2017/9/1 

当大多数人都在过着上一代人挂在嘴边的正经生活的时候,有这么一群年轻人选择跳脱出这条正常的轨道,选择了一条并不那么大众化的道路——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试图将其作为事业去经营。

在8月31日的年轻盟莫名其妙日“年轻就是药”的主题营销大会上,果缤纷与年轻盟联合推出的“斜杠青年计划”成员之一的安伦杰就分享了自己投身公益事业的故事。

做公益的想法并不是突然出现的。一次外出旅行时,安伦杰在海边看到了一只身上覆盖着塑料袋的海龟,当时这只海龟在流着血。于是,他开始关注起海洋垃圾的问题。随后,他辞去高薪工作,投身于公益事业。在他看来,公益不应该是死板的,他希望公益能够变得更有趣,给更多人带来快乐。

youngpeoplematter-20170901-pic01

左起:熊成伟、安伦杰

像安伦杰这样的“斜杠青年”还有很多,比如喜欢汉服、弓箭、配音的熊成伟、立志为中国教育做出贡献的学霸童哲以及爱唱民歌的浮砂都在营销大会上生动的描绘了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在“斜杠青年计划”的支持下,他们坚持兴趣与梦想的道路或许会不那么艰难。

尽管这条路上人烟稀少,但目前也不乏小有成就者。跑马拉松的少女彭郑钰已经完成了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巡回赛,成为国内完成这一巡回赛年龄最小的马拉松选手;情趣用品体验师裴壮壮也通过贩卖情趣体验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而刺青爱好者聂超恒已经在京沪两地开起了自己的纹身店,他不仅将爱好印刻在自己的身体上,更印刻在自己的生活里……

youngpeoplematter-20170901-pic02

左起:聂超恒、裴壮壮

有人将自己的兴趣作为一项事业,而另外一批人则从别人的兴趣里看到了自己的事业。

如今,年轻人的个体化趋势愈加明显,他们都喜欢在小圈子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种分众化的趋势也成为一些平台存在的基础。以被称为“年轻人的潮流文化社区”的B站为例,宅男、腐女、重度游戏玩家、coser等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这里没有家长式的反对和说教、没有圈外人异样的眼光。对于某些B站深度用户来说,这里就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围绕着这些用户,B站自2010年起就开启了线上的用户互动活动——拜年祭。拜年祭在每年除夕举行,会邀请B站上的知名UP主表演节目供那些不爱看春晚的年轻人观看。此外,B站还将这些用户引流到线下,自2013年起每年夏季都会在上海举办BML(Bilibili Macro Link)。

目前,B站也与许多想要讨好年轻人的品牌主进行着合作,但盲目的介入二次元往往只会带来尴尬的局面。对此,Bilibili策划总监 张雄 在会上给出了一些建议,“二次元不等同于卡通片,生搬硬套是危险的事情。只有真诚的跨界、真诚的去做营销才能真正赢得粉丝的心。”

youngpeoplematter-20170901-pic03

左起:熊艳、张雄

另一个基于兴趣而存在的平台是一点资讯。一点资讯内容策划总监 熊艳 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是追求“兴别平等,人设自由”的,“你们可以看到现在年轻人有很多奇怪、甚至让人匪夷所思但是很有趣的兴趣,他们对于兴趣的多元、包容都是不断提升的。”在一点资讯上,有一些奇怪的资讯频道,例如养蟑螂、爬楼档等。

“个性崛起的时代,消费升级加剧个性衍生,主流价值观和个体世界观不断冲撞”,年轻盟创始人曹淼认为,我们不能以上帝视角来评判年轻人,他们展现出的很多与众不同的代际特点与品牌营销间常会出现断层,因此,这次营销大会的主角是那些兴趣驱动的年轻人,他们分享的故事是了解他们的一个窗口。但,除了倾听他们的故事之外,你还能透过数据去了解他们。

小米MIUI广告销售部营销中心总经理 郑子拓 以95后“爱创造”为例,发布了一组统计数据显示:95后喜欢拍照、游戏、网文,而且他们还爱国、尊重知识产权。平均下来,他们每天打开相机6次,每人手机里有3个修图软件,每天使用这些软件的时长达10分钟;他们每天花两小时在《王者荣耀》上;网文他们喜欢看玄幻、武侠、科幻类的,在多看阅读平台上,“95后”的作家占比30%。此外,小米手机上95后最爱下载APP中,40%具有原创制作属性。

而Blued 商业化策划负责人 梁嘉伟 则为我们分享了一些关于LGBT群体的数据。全球范围内,LGBT(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人群)人口超过4亿,在中国,男女同性恋者超过7000万人。粉红经济商业潜力巨大,全球LGBT人口一共拥有30000亿美元的庞大消费市场。据Blued数据显示,这些群体最喜欢的消费品类型是服装、化妆品、汽车、3C、旅游、健身产品;相较于大众化的产品或服务,同志人群更愿意选择更具特性的酒吧、咖啡厅、服饰和性用品等专属消费。梁嘉伟认为,品牌要想获得同志群体的好感度,就要洞察需求,给予更多支持与尊重才能与他们走得更近。

youngpeoplematter-20170901-pic04

左起:梁嘉伟、郑子拓

不可否认,这些标新立异、不走寻常路的年轻人是真真实实的消费者,亚文化的巨大潜在市场也让许多营销人员想从这片市场中牟利。但需要看到的是,在那条“正经大路”上,更多的人拥挤在那里,无论哪个营销人都无法忽视。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