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新媒体时代的《第一财经周刊》

2010/12/15 13:02:00 

采访:苗浩 AndyTsai
撰文:AndyTsai

从智能手机到电子书再到平板电脑,人类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地被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所改变。而在苹果公司的iPad面世之后,随着《时代》、《连线》等杂志迅速登陆这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科技产品,更有西方媒体预言:“传统媒体终将会被新媒体所取代”。虽然目前还无法去验证这句话的真假,但新媒体的浪潮却已经切实地向我们涌来了。

也许有人会说:“新媒体时代不是从网络诞生以来就开始了的?”不过对于传统纸媒来讲,我们更愿意相信,新媒体时代是随着各种移动互联终端的逐渐发展而到来的。曾经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现在却几乎销声匿迹的“电子杂志”行业用它最终的结果告诉我们,人们对于报纸、杂志、书籍的阅读习惯终究还是更偏好于通过传统的休闲式阅读,而不是正襟危坐在显示器前面。相比之下,类似Kindle、iPad一类的产品则更接近于人们的传统阅读方式。

12月6日上午,《第一财经周刊》(以下简称“一财”)的iPad版本正式上线,提供付费下载内容,这家在国内首屈一指的财经类周刊也终于迈出了新媒体时代的第一步。这也许将是国内传统纸媒向新媒体时代迈进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虽然“一财”并不是国内第一本开发iPad版本的杂志,但无论是其目前在国内杂志中的地位还是影响力,都值得我们对她的新媒体化道路去细细考量。而作为iPad版主编并主要负责此次iPad版本研发的“一财”编委会成员刘春先生,则正是我们采访的最佳对象。

 

广告门:是何时产生推出iPad版本的想法的?是什么原因开始有这样想法?

刘春:应该是在今年3、4月份左右。当iPad开始逐渐风靡之后,我们便开始考虑,是否也要尝试着去做一款针对iPad应用的“一财”版本——在我们看来,国内曾经的“电子杂志”由于设备上的原因,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阅读习惯,而iPad则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契机。直到4月份《时代》杂志的iPad版上线以后,它展现出来的模式和理念正好给了国内同行一个进行参照的主要标准,当然也包括我们。

另外,新媒体对于传统出版行业的改变也是我们考虑的一个主要因素。它体现在印刷厂、纸张、发行渠道几个方面,这是传统出版业所无法逾越的障碍。而新媒体出现之后,我们可以节省掉相关的印刷与发行的费用,同时对于读者来讲也省去了购买渠道上的问题,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网络下载。

还有一点就是,新媒体在内容上相较传统纸媒来说要更加丰富,我们可以不用局限在传统的文字、图片上,可以添加如视频、改为动态效果等更多有意思的东西,也不用担心版面有限的问题。

如果说传统纸媒向基于移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的新媒体发展是一条必经之路的话,那么这一步是我们迟早要迈出的,而iPad的面世显然是一个最为合适的机会。

广告门:iPad版本的开发大约用了多长时间?开发中最大挑战是什么?

刘春:我们从今年5月份开始寻找技术合作伙伴,然后构思杂志框架,最终开发完成是在10月份。我认为其实并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但毕竟这是一个新的事物,我们需要反复地去琢磨和修改。比如iPad版杂志的UI(User Interface,即用户界面)和UE(User Experience,即用户体验)设计,这就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其实在具体技术上的问题并不是很大。

广告门:“一财”的iPad版和纸质版在内容上会有哪些区别?

刘春:iPad版本的“一财”一定不会只是简单把的PDF文件放到网上的过程。我们今后会加入更多的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动态效果来丰富杂志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文章。

另外,我们也在尝试着针对iPad版本推出一些合适的选题。比如有些互动性比较强或者需要视频等内容来传达的主题,它们很难在纸质媒体上做出来,而新媒体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在前期制作的DEMO版本的iPad杂志中,我们曾经做过一些这样的内容。不过由于目前在经验上的欠缺,这些内容还不是很完善。我想等时机成熟之后,大家一定可以在我们的iPad版杂志中看到更多新颖的东西。

广告门:目前的iPad版杂志订阅状况如何?

刘春:从正式推出到现在,大约有1.5万个账号下载了我们的免费终端,进行付费订阅的人数超过了1000个。(注:截止至采访当日即12月14日数据)

广告门:目前大部分纸媒的iPad版本都是免费的,为什么“一财”会选择收费的订阅方式?

刘春:我们在制作iPad版“一财”时也曾内部讨论过是否收费这样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讲,似乎电子类的产品就应该是免费的。但是对于国外媒体来讲,像《华尔街日报》、《时代》、《连线》等这些主流媒体,它们所推出的电子版都是采取收费制度的,因为它们提供的内容是有价值的。而对于“一财”来说,我们同样觉得我们的内容也是有价值的,会有读者愿意去付费下载。当然,我们也认为在电子杂志这个领域,价格相对优惠些也是合理的,所以我们的订阅费用并不高,读者订阅一年48期杂志的话相当于每期只需要支付2元人民币。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所制定的策略还是没错的,目前iPad版本“一财”的订阅数量已经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广告门:iPad版本是否会和纸质杂志同步上线?

刘春:按照我们的设想,我们是希望可以同步上线的,以我们现在自己的能力来说做到这一点也没有问题。但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苹果对于每一期杂志的上线都要有一个审核的时间,而且这个审核的时间苹果公司并不能给我们一个准确的保证。这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很多开发者都会抱怨这个问题。

广告门:iPad版“一财”在广告销售策略上会选择单独收费还是仅作为对纸质杂志客户的一项增值服务?

刘春:iPad版与纸质杂志的广告销售是分离开的,二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其实在“一财”的iPad版本上线之前,我们就已经做好了广告刊例。

这里面涉及到的一个问题是,通常大部分客户会选择以“打包”的方式来购买我们的广告,也就是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广告一起进行购买,在价格上会有一定的优惠。这种方式我们也非常欢迎。但对于媒介公司来讲,一般来讲,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购买并不是同一个部门,因此在谈到“打包”策略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些问题。不过我相信,随着新媒体趋势的越来越普及,这个问题在今后会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广告门:在iPad版的广告内容上,目前有什么样的想法?

刘春:即使是广告,也要成为我们内容的一部分,它要为我们的内容加分——至少也不能给内容减分。首先广告一定要做的漂亮,另外它的实现形式要有一定的想法。所以读者将很难再在iPad版“一财”上看到软文一类的广告,既然有了更好的表现形式,为什么还要使用软文的方式呢?我想这也是客户希望看到的。

另外一点是,由于在iPad版杂志上的广告会存在着数据大小的问题,会影响到杂志本身的文件下载速度以及用户的网络流量,因此未来在iPad版“一财”的广告费用上会和“流量”相关。

(注:根据我们的了解,2011年“一财”iPad版的广告刊例费用大致相当于纸质杂志刊例费用的一半左右。另外,在广告的特殊形式上,也以音频、视频、多屏广告等多媒体内容为主。)

广告门:iPad版“一财”是否会对纸质杂志产生一定冲击?

刘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对立,毕竟对于大部分传统纸媒来说,主要收入并不是依靠发行而是广告。因此只要能够保证足够的读者数量,我们并不担心这样的问题。

另外,假设未来iPad版本“一财”的订阅量会占据较大的比重,从而影响到纸质杂志的读者数量,但这其实也是个“从左手到右手”的问题,无论怎样它的总量还是不会变的。而且,我们现在的纸质杂志订阅数量很大,而持有iPad终端的数量毕竟还是少数,因此我们暂时还不会考虑这个问题。

广告门:未来有没有开发除iPad以外其它系统电子版的计划?

刘春:很有可能。比如Android系统、苹果系统的手机以及一些其它品牌的平板电脑,都是我们感兴趣的方向。不过目前从iPad版“一财”来看,依然存在着下载速度慢、程序有Bug等方面的问题,改善当前的软件体验是我们眼下最重要的工作,等我们将iPad版本开发成熟后就会去考虑实施下面的开发计划。

 新媒体已悄然进入生活

广告门:你觉得新媒体带来的改变是怎样的?

刘春:对于传统纸媒来说,它所依托的基础被彻底改变了。首先是前面提到过的印刷、纸张和发行渠道上的简化;其次是内容上的多元化,我们可以通过更多形式的手段来表达文章的思想;最后是在一些细节上,比如一本杂志在印刷时出现了一些差错,也许从前就只能将杂志回收,对媒体本身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现在只需要在电子版中进行一下修改就可以了。

另外,对于编辑、记者以及美编等传统纸媒的核心人员来说,他们的职能也会发生改变。记者需要提供更加及时的信息,让电子内容可以最即时的进行更新,这可能会在一些电子版的日报上最先实现;对于编辑来讲,也许以前纸媒编辑与网站编辑的差别很大,但今后纸媒编辑也需要拥有Web的思维和理念,要考虑怎样来处理一条新闻或文章,以把文字、图片乃至视频最好的结合到一起;而对于美编来讲,他们不止是要设计传统的版式,同时还要考虑到用户体验的问题,让用户在使用新媒体时有更好的感受。

最后,对于读者来说,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这是由技术带来的市场趋势。移动电子设备不止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同时它也提供了更大的存储空间——人们不必再担心书架被各种书籍和杂志堆满,而可以将它们都存到自己的电子设备甚至是网络上。正所谓体验在终端,服务在云端。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