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你的logo“欠扁”吗?

2015/9/6 16:13:00 

文/古纳雅尔传媒 Lisa

Google换新logo这事儿,虽然乍一看挺多算是“微整形”,但又一次印证了“扁平化”的审美取向。再加上之前MINI也将原来3D的logo变成了2D,不禁让我想,当人们争先恐后要整成高鼻梁、小V脸的时候,为什么logo就得“拍扁”才美呢?听听logo自己怎么说。 


 
其实我们也不是生来就“扁”的。听妈妈说,老一辈也流行涂高光、画阴影。说着,她带我走到一台iphone 4前面,指着上面一个icon说,你太爷爷当年也是高富帅呢!我一听,扑通一声跪下,原来我祖上也是贵族啊!


历史老师说,icon们之所以一个个长得都和真的一样,是为了尽量消除科技产品与生活的距离感,让人类懂得我们是干什么的。后来人间掀起一股Web2.0浪潮,人类不限于仅仅接受内容了,而是开始在互联网上创造内容。这彻底地改变了我们icon的历史。
 
以前我们还能通过花哨的打扮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是现在信息一多,人类开始控诉我们“扰民”。没办法,我们的祖先只能脱去华服,走下神坛。

 
 
但是这一不小心却让我们找到了真爱!传说icon的soul mate叫内容。每一个icon都是为了与它们完美结合的内容而生。但是也不知道是视力不好,还是老天不开眼,总之不论我们祖先穿得多么显眼,就是看不到soul mate出现。这下可好,当我们回归到最简单、最本质的状态时,内容自然而然就被凸现出来了。从此,icon和内容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说人类简直是让我们吐出毒苹果的恩人啊!
 
但是在我们为什么变得“四肢简单”这个问题上,各方存在分歧。还有一派认为随着人类逐渐从PC走向移动端,屏幕尺寸越来越小,导致icon的领土极大缩水,没办法,为了活命,祖先们只能采取割肉瘦身法,一天掉10斤,我们的目标是没有凹凸!

 
所以当我们现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老师们总要站在PC机前说,你看历史上icon的领土多么辽阔啊。所以说要么瘦,要么死!
 
当然,坊间还流传着很多版本,什么不让印刷材质破坏我们的纯正血统啦,什么让舞(wang)台(luo)转(jia)场(zai)时间缩短啦等等,总之就有了现在“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我们。
 
在icon的发展过程中,祖辈们前赴后继,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眼看着寿命折损太严重,我们请教了仙界的karl Lagerfeld——黑白无常,询问其长寿秘籍,得到的答复就是:以不变应万变!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把自己拍扁、变瘦、穿少点的决心。当我们一切从简,我们也就成了经典。看来,为了让子孙们练就长生不老,我们的祖先也是蛮拼的!
 
 
 
一旦我们icon已经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并且深入人类内心,再动刀子可就得得悠着点。听说前几年,北欧有一个叫IKEA的哥们儿,估计是冬天太冷,待在家里实在没事儿干,脑袋一抽,把自己从Futura整成了Verdana。以为这小小的改变不会引起注意,谁知遭到了来自人间的强烈抗议。

 
后来她学乖了,不在自己身上打主意了,改在内容上下功夫了,结果追求者越来越多。

 
所以说到底,如果生来是绿叶,非要打扮得和红(nei)花(rong)一样,结果只有落单,不能怪父母起的名字啦。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