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告导报》记者 赵照 她声音干脆,笑声爽朗且干净。话不多说,但每个回答都直指要害。她的每句话都有一个中心,都有一个所指。她的每个比喻都简单到位。她说,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她说,我的生活和事业一直都是——进行式。 “我没有选择广告,是广告选择了我。” 直到今天郑以萍仍喜欢用这句话形容自己跟广告的缘分,简单直接,有种归咎宿命的甜蜜。从最初的台湾奥美,到后来的达美高创意总监,再到阳狮台湾总经理,最后到阳狮广告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郑以萍始终坦然地走过这些历练:“我每一天都在接触新的东西,每一天都很忙很忙,每一天都忘了时间是怎么过的,就到了现在。忘了忙碌,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年龄。”眼前这位留着短发,干练而犀利的女性,如今已成为华语广告界最有影响力的女人之一,寥寥数语间,她总结着自己在广告行业的蜕变:“创意需要激情,需要才情,而一个团队需要的是管理,是纪律。我享受着这样的转变。” “我没有办法重新来过”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妈妈生病,我很需要一份兼职的工作。于是,不经意间参加了一个广告公司的选秀活动,这个选秀在台湾非常有名。”郑以萍轻描淡写地提起最初的岁月,“没想到的是,参加了最后的主持人决赛的试镜,却阴错阳差般没有主持那个节目。反而是被当时广告公司的老板看准,做起了他的PA。这便是我的开始。” 一个开始,改变了一切。 “我过去是在实验室,因为大学的专业是与药学相关的。它是一种一个实验你要做100遍的生活,你必须要确定它是一个定性的研究。如今,虽然我们也做很多关于消费者的定性研究,可是每个消费者都不一样,都会给你带来很多洞察和新的理念,这是非常不同的。实验室的工作在过程里是没有互动的,它的互动来自于你要对数据有好的解释,但是我认为在创意的过程里面,一直是互动的,一直是有启发的,一直是可以往上加分的。”郑以萍说。 “我没有办法重新来过,重新去回到实验室,所以谈不上这种转变是否理想。如果回到实验室,做一辈子的实验,我想我应该也会找到做实验的乐趣。然而,可以确定的是,我非常享受现在的生活,我认为每个人的选择只有一次,你这一次需要真正活在这个体验里面,活在这个精彩里面。如果选择了,就不要后悔。既然有了这个选择,就要享受你的选择。” “创意的宠爱与包容” 郑以萍在创意总监的职位上曾获奖无数,但跟创意人相比,她显然更适合成为一名管理者:“任何团队的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与许多部门互动的。这里的‘互动’与广告无关。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必须发掘每一个团队人员的特质,享受他们的成长过程,并且跟着他们一起成长。” 她喜欢这样的成长,在她看来,广告是一个年轻、充满朝气、富有成就感的行业,因为这里面一直都有新的东西进入,一直都能看到新的创意。 “我最大的工作挑战之一就是人。因为我们团队的构成就是人。人的改变会影响整个团队,个人的丰富性和突出性显得尤为重要。其实,创意人员犹如过江之鲫,游出特色是关键。人的稳定性很重要,因为创意人员或者有才气的人是很难掌握的,所以,你要给他一个沃土,让他觉得他需要在这里扎根,又能成长,可以看到更远的根基。”郑以萍用画家的生活来比喻自己的这番观点,“画家的生活必须要浪漫,但也必须有稳定的支柱。这就是说,你又要宠爱创意人员的才情,又要包容他的不确定和个人部分各式各样的‘偏执’。” “我们要成为中国最独特且具有法国气质文化的公司。”郑以萍继续只用这一句话表明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愿景。 “感染力=精彩球赛” 郑以萍总是可以用简单的例子描述出事情的本质。在谈到自己的创意团队如何为客户服务的时候,她应景地为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这就像世界杯足球赛一般。虽然说这些规范很严谨,但是球员照样可以踢出非常精彩的球。我希望我们的‘球队’也是如此。纪律严谨,但充满激情,这样才可以看到场外的尖叫声,电视机前的尖叫声和酒吧里的尖叫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感染力创意’。” 现今,“大感染力创意”理念已经渗透阳狮的每个员工心中。 “品牌就像是人体结构,它需要一个心脏,这心脏就是它主要构件——创意。电视和平面是疏通这些动脉的主要通道,而网络就像是微血管,它沟通的部分更精确。在全传播之后,让每个血脉打通。让每个人看的,想的都是你这个品牌。每个微血管,都各自独立。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创意将各个部分进行整合。而有感染力的大创意可以驱动这种对话。”郑以萍说。 对于集跳脱气质和沉稳做派为一身的郑以萍来说,优秀的互动广告案例和经历都是慢慢累积的。她说,中国幅员辽阔,如果没有投资四五个亿人民币媒体投放的品牌,阳狮很难有全国性的成功案例。2008年,阳狮曾在奥运会上为LG音乐手机做互动宣传,这足以成为业界的经典。此次活动以搜集中国最动人的声音为主旨,来增强人们对于LG的品牌敏感度。结果消费者上传了成千上万的声音到网上。这其中有消费者对奥运的尖叫声,有对奥运的欢呼声……阳狮把这些声音变成一首很长的音乐。这个活动无形之中使人们接受了LG音乐手机。 “其实,其他的雀巢、兰蔻等案例都显示大部分消费者是愿意主动谈论品牌的,品牌文化渐渐变成中国消费者街头巷尾谈论的话题之一。因为他们觉得好的品牌带给他们品质和安全感,带给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毋庸置疑,中国的消费者更愿意参与对话,我们也有研究数据表明,如果品牌对话多25%,销售会增加100%。”郑以萍这样总结到。 “我很幸运,因为我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我的事业,他们是融合的。”郑以萍这样解读她的生活和事业,似乎在她这里并没有这二者之间抉择的苦恼。 “人生最重要的便是勇气和激情。广告人更是如此。没有勇气,你在广告这个改变人的行业里,是无法前进的;没有激情,你在广告这个感染人的行业里,是无法开怀的。这是个进行式,一直都是。”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