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引进中式早点,这家“洋快餐”越来越本土化了

2016/3/4 10:30:00 

文/Vicky

在进驻中国25年后,为了适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麦当劳开始卖粥和馒头了。

继肯德基中国式本土化之后,麦当劳也试图开始尝试这样的方式。就在最近,麦当劳开始售卖中式早餐,推出了一款名字叫“谷物鸡肉麦鲜粥”的产品,添加了薏米、红芸豆、燕麦、鸡蛋等食材。除了这款粥之外,还增加了一款类似炸小面包的“金馒头”。同时,还推了一款炸鸡,而这款炸鸡的名字也是相当的接地气,叫“那么大鸡排”。

 
 

麦当劳的本土化产品,从2004年首次推出的“珍宝三角”,到2011年推出两款非汉堡类主食“五色嫩鸡菠菜卷”和“五色至牛菠菜卷”这中间相隔了8年的时间,不难看出,麦当劳最初只是想将自己品牌在其他国家延伸,并不会太考虑与当地文化结合,在中国的经营也并没太多的本土化理念。

而在产品本土化层面,肯德基的就相对成熟一些。从进入中国前就开始熟悉和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2000年开始肯德基便邀请40余位国家级食品营养专家,成立了“中国肯德基食品健康咨询委员会”,开发适合中国人口味的产品。从2002年推出“早餐粥”开始,肯德基陆续创新出豆浆、油条、烧饼、粥等一系列中餐,甚至中式主餐米饭也成为其主打产品之一。

这两家洋快餐品牌在中国经营模式的不同,使得肯德基在中国的规模扩张与发展速度一度超越了麦当劳,这对麦当劳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导致了很多中国人都误以为肯德基在世界上其他地区规模一定也高于麦当劳,但事实恰好相反,作为美国排名第一的餐饮连锁集团,麦当劳在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33000家餐厅,而肯德基在全球仅拥有15000家门店,其母公司百胜集团的总市值也不到麦当劳的1/4。随着麦当劳海外市场的逐渐饱和,麦当劳也不得不更加重视中国市场。

坚守了几十年标准化的麦当劳,在本地化的落败之后,不得不转变品牌策略。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开始尝试转变策略,经营模式从最初的直营到借力本土加盟商的转变,中国也成为麦当劳在全球首个拥有直营餐厅、传统特许经营和发展式特许经营三种业务模式的市场。再到产品转型、汽车餐厅、到最近的主打定制化服务的概念餐厅等等都在很大程度的提高与中国消费者的用户粘性上做着努力。

据麦当劳公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业绩显示,美国同店销售增长率为5.7%,是其过去四年的最好业绩。其中中国市场需求在持续改善。四季度全球同店销售升5%,中国同店销售增4%,这也是中国连续两季获得增长。

随着中国饮食习惯的改变,国内的餐饮行业越来越丰富化多元化,中式快餐品牌也逐渐崛起,成长起来的区域品牌稀释了洋快餐的市场份额,洋快餐们在中国的日子也逐渐变的没那么好过了。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8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