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撰文称,虽然网络广告预算即将全面超越电视广告,但这项技术也暴露出欺诈泛滥和供应链碎片化等问题,这有可能促使整个行业展开一场变革。 以下为文章全文: 据广告巨头Interpublic的预测部门测算,美洲广告主今年投入到互联网的广告预算可能首次超过电视;而从全球范围来看,互联网广告预算可能在2017年超过电视广告。数字广告主的野心昭然若揭。 新闻网站、搜索引擎、图片应用,他们的广告无处不在。他们甚至无所不知:广告主的信息量早已今非昔比,他们不仅知道关于你的普通信息,甚至能精准地瞄准你这个具体的人。然而,网络广告想要变成真正的全能广告,似乎要面临更大的困难。 网络广告行业的供应链就像一团乱麻。据投资银行Luma Partners统计,参与到数字广告供应链中的企业超过2500家。营销人员担心,他们的广告可能会隐藏在昏暗的角落中难以展示,更糟糕的是,最终看到这些广告的可能是伪装成人类消费者的机器人。与此同时,网络广告所瞄准的成千上万真实用户却纷纷开始屏蔽这种广告。 与此同时,投资人对“广告技术”的热情也已经降温。数字广告热度不再,虽然广告开支会继续增长,但一场悄然而至的动荡即将重塑整个行业。 程序化广告又称自动化广告,这种技术原本是为了简化网络广告的购买流程。从很多方面来看,它也的确做到了。广告主可以根据cookie和其他追踪用户网上活动的标签竞购用户刚刚在网页上点击的位置。这种拍卖流程可以在几毫秒之内完成,而最终“胜出”的广告也会在几毫秒之内展示出来。这种模式的初衷是帮助网站获得最好的展示价格,帮助广告主获得最佳的投资回报。 然而,网络广告不仅交易速度极快,复杂度也极高。成千上万的公司都会争相对消费者的数据展开分析,然后买卖和监控广告。中间商还会将广告位重新打包,然后卖给其他中间商。美国富国银行分析师彼得·斯塔布勒(Peter Stabler)表示,一个通过程序化方式出售的广告展示在最终被广告主买下之前,可能已经倒手了15次。“我们的供应链并不成熟,但却在不断进化。”美国行业组织互动广告局(IAB)的兰道尔·罗森博格(Randall Rothenberg)说。他认为,这种情况虽然颇具创新意识,但也令人非常头痛。 相对而言,有些问题更容易解决。最近几年,很多行业参与者都在就“可视性”(viewability)展开争论:网页的尺寸往往比屏幕更大,所以如果读者只在屏幕上看到了一则广告的部分内容,而且时长远不足一秒钟,那么广告主究竟应该支付多少费用?作为受众测算标准的制定者,媒体评级委员会(MRC)认为,一则展示广告必须让消费者看到一半,而且至少要展示一秒钟才算“可视”。而视频的播放时间至少要达到2秒。 然而,一些广告主却希望标准能够更加严格。代表各大品牌购买广告位的GroupM认为,只有当消费者能够看到广告的全部内容时才能算“可视”。而具体到视频,播放时长至少要超过总时长的一半,而且要开启声音。MRC仍在针对手机广告制定标准。 但整体而言,关于“可视性”的争论非但不意味着这种模式的失败,反而凸显出网络广告的未来前景。倘若使用的是传统广告,根本不可能知道电视观众在广告播放期间是否去了卫生间,也不可能知道《Vogue》的读者是否跳过了某个广告页面。而在网络世界,营销人员至少可以通过某些手段追踪谁看了哪些广告,从而更好地判断哪些广告效果更好。 欺诈问题更令人厌恶。广告供应链中隐藏着一些不法分子,专门使用机器人“看”广告,骗取广告主的预算。由行业组织支持的Trustworthy Accountability Group希望创建一套注册机制来审核网络广告公司,并使用特殊标识符来追踪每次广告展示为哪些公司带来了收益。 大型广告交易所AppNexus会过滤掉那些疑似吸引了大量虚假“读者”的广告位,并在探测到欺诈问题后向广告主退款,同时压缩通过中间商出售的广告展示量。这些措施都减少了欺诈,但并没有彻底杜绝这种问题。美国全国广告主协会认为,虚假展示每年导致其会员损失逾70亿美元。 更加棘手的挑战在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屏蔽广告。有些人认为广告追踪技术令人毛骨悚然,第三方标签可能是恶意软件的信使。广告不仅会浪费智能手机的电池,还会消耗数据。追踪可视性和机器人的标签还会导致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 这也难怪热门广告屏蔽工具AdBlock Plus的下载量能突破5亿次了。该公司设有一个专门的广告白名单,名单内的广告都可以正常显示。为了进入这份白名单,谷歌(微博)等投放大量广告的网站专门向该公司支付费用。AdBlock Plus认为这种行为并无不妥,因为即使支付了费用,这些企业仍然需要提供合适的广告。但包括IAB在内的批评者却认为这是一种勒索行为。 广告屏蔽器给内容发布商造成的影响最大,他们都依靠广告获得收入。但如果因此而无法接触到网络受众,很多品牌也会感到烦恼。IAB曾经建议广告主减小广告的侵扰性,从而降低消费者屏蔽广告的冲动。 《华盛顿邮报》是众多希望借助“原生广告”降低侵扰性的企业之一,这种广告可以模仿该报的常规内容,所以不会对用户造成太大干扰。但该报也在加快页面加载速度,并通过测试了解哪些类型的广告最不容易引起用户反感。随着这些实验的推进,富国银行估计,广告屏蔽将给内容发布商造成巨大损失,预计今年在美洲造成46亿美元损失,全球范围更是高达125亿美元。 巨大转变 这些问题或许只是成长的烦恼。作为全球最大广告主宝洁公司的营销负责人,马克·普里特查德(Marc Pritchard)说:“自从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电视诞生以来,我们再也没有看到这样的转变。”然而,这些挑战可能促使整个行业的结构发生转变。创业公司会不断涌现,尤其是在技术变化如此迅速的现代。但整体而言,整个行业的话语权将向少数几家大型企业集中。 GroupMe首席数字官罗布·诺曼(Rob Norman)预计,网络广告将继续向谷歌和Facebook等大平台转移,而一些认同更严格可视性标准的企业也可以从中获益。品牌对于欺诈和碎片化的担忧或许有助于简化网络广告供应链。宝洁这样的品牌所有者将得以控制自己的程序化广告购买流程。 其他企业也在努力减少与之打交道的公司数量。“我们肯定希望减少合作伙伴数量。”富国银行首席营销官杰米·摩尔达夫斯基(Jamie Moldafskyi)说。雅虎、甲骨文和Salesforce等大型企业已经收购了规模较小的公司,因而可以更好地为广告主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但最具优势的还是谷歌和Facebook。Luma Partners创始人特伦斯·卡瓦贾(Terence Kawaja)指出,这两家公司在移动广告市场的份额超过一半,今后还有望进一步扩大。由于使用了帐号追踪模式,这两家公司都可以在电脑和手机之间无缝追踪用户。每一家公司都拥有种类多样且不断增多的服务种类。今年3月15日,谷歌还推出了一系列新工具,其中包括一款管理客户数据的工具。 竞争对手对此非常担忧。广告购买软件提供商TubeMogul就制定了一项新的宣传计划,将谷歌定性为一家权力过大的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TubeMogul还对谷歌的其他行为提出批评,包括该公司决定限制品牌购买YouTube广告的方式。但也有可能发生矫枉过正的情况,在纠正网络广告行业现存问题的时候,有可能用力过猛,导致整个行业向着另外一个错误的方向发展。 翻译者:长歌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