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狂侃体育 | 5万亿的中国体育江湖,泡沫有多大?

2016/9/18 

全世界的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中国的体育市场,尤其是从中国政府在红头文件上明确亮出“5万亿体育产业”的数字之后,更是撩拨了一阵阵资本狂热:中国资本高调输出,国外赛事强势涌入,分分钟让人产生形势一片大好的幻觉。【狂侃体育】第11期,和大家分享一下9月14日在新加坡举行的 All That Matters 体育分会场上,真枪实战的体育产业从业者们如何看待中国体育的5万亿?

(目前为止)中国体育最好的一年?

体育圈里的四位“带头大哥”万达、腾讯、乐视、阿里强势引领国内体育市场方向,中国各大资本入注国外球队、赛事、购买媒体版权等等,国内大小赛事迅速崛起,可穿戴设备、体育数据、体育社群类App也是遍地开花…… 国外赛事除了NBA、英超、德甲、NFL等中国体育迷早已熟知的赛事,最近WTA 联合爱奇艺、WWE 联合PPTV 、还有踌躇满志的UFC,都对中国这片巨大的市场信心满满。
中国体育进入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群狼混战的场面已经初见倪端,不敢细数,否则血压迅速升高。

wechat-sports-1

Mailman Sports Business Director 
David Hornby 分享中国国内体育投资讯息

政府的决心就是撬动地球的杠杆

我参加过许多国外的体育商业会议,从来没有一个像今天这样,外国嘉宾一遍遍重复着“So excited to see the support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有了政策的支持,我们缺的又是什么?

Catalyst Media 的 CEO Patrick Murphy 谈到自己的切身感受时说,他带着团队在中国走访各地考察场馆硬件设施时,最直观的感觉是“no Infrastructure” ,市场可直接操作使用的基础设施建设近乎于“完全没有”,对于5万亿的远大愿景,他评价的用词是“virtually impossible”。

“混乱”和“没有专业的人”大概是许多从业者最刻骨的感受。几位深谙国外体育市场的“外国人”,带领着一群20出头的中国年轻人,一个一个教、一步一步走。未来应该是好的,但整个发展的过程也会很慢、也会很波折。“因为没人懂这个,大家都在摸索。”

我最喜欢干的事情之一,就是听人在舞台上讲“现状如何激动人心、公司又取得了怎样喜人的成绩”,转个背下台了,再听同样的人愁苦地叙述着跨国际跨文化的沟通合作的如何磨人耗神、在没有一个行业标准的圈子里如何步步惊心。(圈内人可以自行脑补各种案例)

wechat-sports-2

Ben Flint
CEO of Asia Sponsorship News

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市场

中国体育市场区别其他欧美市场,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个自上而下主要靠行政力量“拎”起来的经济,而不是自下而上靠消费力去“推”出来的市场。

对于这样躁动的资本圈和体育市场,体育界老前辈马国力聊到了一个他的切身感受,90年代初中超市场化改革,当时的“弄潮儿”大都是些热爱体育的人,而如今的投资者(或是投机者)有许多只是看准了“风口”的纯商人,他们考虑更多的是顺应政治形势以及经济上的利益回报,但对体育却少了一分情怀和理解。

马国力还预测,如果2026年世界杯在美国举办,那么2030年世界杯不出太大意外应该会轮到中国。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将会继2022年冬奥会之后,持续依托大赛、自上而下掀起地一阵阵波澜。哪怕不会一路凯歌高唱,也会颤颤巍巍地挺下去。

wechat-sports-3

走出去和引进来 

对于中国资本家而言,为什么要到国外买买买?如果自己从头去培养一个高价值的赛事,耗时长、风险大,就像养一个孩子,养一二十年,最后能不能成器,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现在直接在海外到处撒钱,不能完全说是“功利”走捷径的举动,至少在这个抢滩市场的关键时刻,很多人已经没时间没耐心去培养一个自己“亲生的”,所以更要大力“走出去”,直接抢夺资源。一片混战的中国体育圈,现阶段拼的还不是谁做得多好,而是谁有钱、能撑得到最后。

与还在发展初期处于“厮打阶段”的中国体育公司不同,那些在国外运营已经相对成熟的体育大IP进入中国,又要注意什么呢?“哪怕在国外已经很成功的赛事,进入中国后仍旧需要持久的耐心和长期的计划,不要不切实际地期待着短期内就收回成本。” 这是NBA 中国 CEO David Shoemaker 给从业者的建议。他还有另外一个更加中肯的建议——国际体育资源进入中国后要适应当地文化,但负责人不用慌着学中文,以免出现像他那样普通话刚“半瓶醋”就出去乱显摆,比如在餐馆想点“西红柿汤”,他特自信地跟人说来一碗“洗手间汤”。

wechat-sports-4

David Shoemaker
CEO of NBA China

茶歇期间我与几位英国足球大佬闲聊发现,在欧亚两洲频繁飞来飞去的他们,现在正悄悄琢磨着——整个城市平均年龄30岁、中产迅速崛起、消费力旺盛、但还没有一支职业球队的神秘城市——深圳,传说中的中国硅谷,或许是他们的下一个大目标。


5万亿的中国体育产业,泡沫有多大?大家怀疑着又期待着。“不管能不能实现,至少也算个奋斗目标吧。至少你应该庆幸自己生在这个年代!”这是战斗在体育产业一线的实干者和我说的话。

乱世可以出英雄,但炸出来的也可能是炮灰。想象中的盛世和耀眼的数字背后,道阻且长。

(完)

狂侃体育作者

狂侃体育由体育行业达人吴若旸发起,其为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学士,旧金山大学体育管理硕士,现居加州。

曾供职于国内门户网站体育新闻中心和体育用品公司管理部门,赴美之后服务过全美大学生体育联赛、职业联赛以及硅谷企业,始终关注体育背后的历史文化、商业逻辑以及移动新媒体时代的全球体育产业大变局。

注1:《狂侃体育》栏目由作者授权,首发麦迪逊邦平台,不代表本平台意见。未经允许请勿随意转载,如有疑问请联系麦迪逊邦编辑部:news@madisonboom.com 。更多栏目专题内容,请点击#狂侃体育#了解。

注2:封面图片源于网络。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