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狂侃体育 | 奥运侧脸:五环下的阴影与荣光

2016/9/6 

we chat sports-10-top

作者:吴若旸

2016年里约奥运会,随着中国女排最后一个有些突然的扣杀,四年一度的体育盛事也伴随着朋友圈里的欢呼中结束。一直想聊一聊里约奥运会,选题从VR在奥运转播里的运用、各大门户如何争资源玩儿直播来抢头条、美国的大学体育为奥运会输送了多少人才、到各大品牌如何挖空心思打擦边球搭上奥运营销战……

几番掂量,最后我决定只聊聊个人的见解,【狂侃体育】第10期,说一些迟到但还不过时的想法:自诩为“体育人”的我们,看到的是一场怎样的奥运会?

过气的小鲜肉?

we chat sports-20160906-1

今年年初收到朋友发来的一条信息:我担心宁泽涛会成为下一个刘翔。短短14个字,其实没有什么好惊异的,我俩心照不宣。

当时的宁泽涛广告事业蒸蒸日上,想找他代言的企业可谓是比肩接踵,先是游泳中心不允许单独开发宁泽涛的品牌价值、要求把整个游泳队捆绑销售,再到各大赞助商本身,为了抢到当下炙手可热的“小鲜肉”不惜砸下重金。然而,在这样一个半封闭略混乱的体育市场里,没有一个体系和标准可以相对客观地去评估一个运动员的真实价值,也难有一个长远的包装和合作计划。如果用小钱去押还没大红大紫的运动员,那就是赌博;砸重金和知名运动员合作,却更像是投机,双方都没有一个把故事好好讲一讲的长期规划。

体育营销中请著名运动员来代言,对于很多品牌来说,还是试水和投机,“你表现好的时候我们搭搭顺风车,不好的时候也别来牵连我们。”体育赛场上的输赢起伏,像耐克这样始终能把故事讲出“人性”味道的品牌,少之又少。

“现在捧成这样,可宁泽涛如果拿不了金牌怎么办?他能游到什么水平,其实很多圈里人心中有数。”这是今年年初说的话,我们现在亮出来,确实有一种马后炮的感觉。宁泽涛的现状也许比我们想象的好一点儿,哪怕今年没有奥运奖牌,暂时凭着颜值和个性还能撑一段儿,庆幸没有刘翔当年“摔”得那么惨烈。只是对于绝大多数运动员而言,竞赛成绩才是市场的通行证。

混沌的体育市场里,捧杀之间并没有一个独立的视角和评判的标准,多方的投机者与获利者看的都是只眼皮底下的利益诉求。

高高在上的运动员 VS 最真实的普通人

we chat sports-20160906-2

里约奥运会,傅园慧孙杨的率性让更多的人看到新一代年轻运动员真实的一面。在正统的央视语言体系之下,两人随口讲出来的很普通的几句话,让我们看到高高在上、一直负责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也有这样不一样的一面——像是一个更真实的“普通人”了,这种“接地气”的新形象也为运动员的商业价值开发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

可惜的是,现阶段在一个缺乏按市场规律操作的体育圈里,很多运动员的市场开发和品牌包装被运动中心领导和父母(亲戚)一手掌控,知名运动员的品牌价值开发却类似于小打小闹的家庭作坊,这些缺乏市场概念和实操经验“经纪人”跟着感觉随口要价,哪怕是红遍全国的知名运动员,也常常会出现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大家对市场的供需、对自我的定位缺乏一个稍微理性的认知。

尤其对于大部分还没有成为“一代传奇”的运动员而言,一夜成名赚的是噱头,只有持续出好成绩才是纵横市场的硬标准。

跌宕起伏的爱国情怀

we chat sports-20160906-3

在观摩李宗伟和谌龙的羽毛球男单对决时,我的内心是纠结而极度矛盾的。情感上我希望谌龙最终夺冠,但是在观赛过程中我却一直希望李宗伟这名老将能挺住。很多人感慨这届奥运观众都“成熟”了许多,看比赛不再紧盯“国家荣誉”,而是以更开放的心态去享受运动的乐趣以及懂得去“惜英雄”,逐渐看到了体育当中有趣、人性化的一面。

然而,女子4X100 接力预赛美国重赛引起轩然大波,瞬间激发了大家新一轮的爱国热潮,更让人们认识到体育江湖里“话语权”的重要性。大家纷纷在微博和朋友圈发中文泄愤,不是说这样做不可以,而是对解决问题无实际意义,其实颇有点儿关起门来自己骂的架势。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舆论环境里,自己高潮了几轮,也用爱国热情感动了自己,却不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表达对不公平的反抗。奥运会不是简单的竞技场,其中政治和经济的博弈还不是我等稚嫩凡人所能看懂、甚至参与进去搅和的,但至少很多人明白了一点,一场体育竞技不仅仅是公平或者不公平这样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那检测出来的兴奋剂问题呢?有人指责说这是有人在背后故意“黑”中国队。毫无疑问,这样一个自上而下的集体行为,为了争夺国家荣誉,也为了功成名就之后潜在的多方利益,运动员本身也是被动加主动地不惜用青春赌明天,所谓的“被黑”又从何而来呢?兴奋剂的问题向来很复杂,这次不多聊。

说回爱国,必须想到郎平,2008年她带领美国女排在预赛中3:2逆袭击败中国队,2016年她率领中国夺冠。从运动员变成“郎导”的郎平一路从中国辗转到美国、到土耳其又回到中国,从执教恒大到重回国家队的迁徙历程,除了她的个人选择和爱国情结之外,也是体育全球化和体育人职业化的缩影。当初因为她带领美国“干掉”中国而对她恶语相加的人,现在是否又随着大潮在猛烈鼓掌呢?

何谓“人生赢家”?

we chat sports-20160906-4 

新加坡游泳小将Schooling和菲尔普斯的这组照片,是温暖而有力量的一个画面。江山代有才人出,通过努力去平视、去超越你所敬佩的人,是体育赛场上常常让人热泪盈眶的理由。

we chat sports-20160906-5

还有我的一位校友Maor,这次奥运会上她代表自己的祖国以色列参加马拉松比赛。Maor可能和许多运动员一样,最后一刻晋级成功搭上奥运末班车。她常年在跑步俱乐部训练,没有“举国体制”的保障(当我们在批判举国体制的时候,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国外运动员羡慕中国运动员的地方),平时还需要打一些比较“廉价”的小时工挣钱,只是为了在跑步训练之外能有一个基本的生存保障。Maor可能和其他许多运动员一样,哪怕现在不能站在领奖台上,但一路上的抗争、坚持、不妥协、实现,其实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较量。

近期有一篇刷频的文章,标题是程菲痛斥国家队是浪费人才之地。我问一位已经退役的国家队运动员、曾经的奥运奖牌获得者:你也和我们聊聊你的辉煌历史呗!TA特别不给面子地说:别跟我提奥运,看见五环我就头晕,都有心理阴影了。

看奥运,我最后看的到底是什么?

 “体育还有净土吗?”过于感性的理想主义者会这么问。一边是不断打破人类极限的一个个纪录,一边是兴奋剂、裁判不公、政治操纵、基因改造…… 体育竞技场上,这样的正邪较量一直都在。

然而,在奥运赛场上,每一个个体,在经过持久的磨砺之后所能迸发出来的力量和技能之美、因为不满足去冲击更多可能性、以及赛场上总会让人扼腕叹息的“命运”之憾——这应该才是我始终为之着迷的奥运和体育。

(完)

 

狂侃体育作者

狂侃体育由体育行业达人吴若旸发起,其为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学士,旧金山大学体育管理硕士,现居加州。

曾供职于国内门户网站体育新闻中心和体育用品公司管理部门,赴美之后服务过全美大学生体育联赛、职业联赛以及硅谷企业,始终关注体育背后的历史文化、商业逻辑以及移动新媒体时代的全球体育产业大变局。

注1:《狂侃体育》栏目由作者授权,首发麦迪逊邦平台,不代表本平台意见。未经允许请勿随意转载,如有疑问请联系麦迪逊邦编辑部:news@madisonboom.com 。更多栏目专题内容,请点击#狂侃体育#了解。

注2:图片源于网络。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